一种带钢拉矫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5  6


本技术涉及带钢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拉矫机。


背景技术:

1、带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通常由钢制成,具有平整的带状外形,在使用带钢时需要对卷曲的带钢恢复平整,以满足特定的平整度和张力要求,复平带钢需要用到一种带钢拉矫机。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200227u,公开了一种带钢拉矫机,包括沿带钢输送方向布局的弯曲辊、矫直辊和出口转向辊,所述出口转向辊与矫直辊中心距为995mm,出口转向辊周面下沿低于矫直辊周面上沿,且出口转向辊周面下沿与矫直辊周面上沿的竖直间距为20~25mm。进一步的,弯曲辊与矫直辊之间,还设置有中间转向辊,所述中间转向辊和出口转向辊分别设置有博士刀,博士刀d刀刃贴近其所在辊的周面。该带钢拉矫机,改进了出口转向辊的设置位置,能减少带钢矫正时出现的c型弯问题,尤其适用于大厚度的带钢矫正;增加博士刀和喷吹装置的优选方案,能避免辊面粘连的氧化铁粉尘对带钢质量造成影响,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不同规格及宽度的带钢进行拉矫,对不同规格的带钢拉矫需要多套设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拉矫机,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带钢拉矫机不能对不同规格的带钢进行拉矫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钢拉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与左侧第一转动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左侧所述支撑辊通过所述传动带与右侧所述支撑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壁上下侧均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的前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矫正辊,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可以带动传动带转动,启动马达可以调整矫正辊之间的距离。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第二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集尘箱,两个所述集尘箱的相邻一侧均连通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滤网。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毛刷可以清理传动带上的杂质,启动气泵可以将杂质吸入集尘箱内。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底座的顶端前后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左右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尘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集尘箱的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集尘箱转动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槽可以拆装集尘箱。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均与所述支撑辊滑动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板可以便于拆装支撑辊。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左右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可以沿着第二滑槽上下滑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多个所述矫正辊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矫正辊的摩擦力。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转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马达、电机和气泵电性连接。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马达、电机和气泵的启动。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护罩通过所述第二合页与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护控制器不被误触。

2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转动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定位并允许第一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杆、支撑辊、电机和传动带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带钢移动,通过马达、双向螺纹杆和升降块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板和矫正辊之间的配合,可以对不同规格及大小的带钢进行拉矫,无需为不同规格的带钢配套多套设备,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2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转动杆和毛刷之间的配合可以对传动带进行清理,通过集尘箱、气泵和滤网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清理时产生的杂质进行吸收并收集,可以保持传动带的整洁,尽量避免粉尘等杂质干扰装置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钢拉矫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所述底座(1)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前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3)并与左侧第一转动杆(6)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辊(7),所述支撑辊(7)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8),左侧所述支撑辊(7)通过所述传动带(8)与右侧所述支撑辊(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马达(9),所述马达(9)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3)并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0),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外壁上下侧均螺纹连接有升降块(11),所述升降块(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2),两个所述升降板(12)的前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矫正辊(13),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清理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两个第二转动杆(201),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01)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前侧,所述第二转动杆(2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202),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集尘箱(203),两个所述集尘箱(203)的相邻一侧均连通有气泵(204),所述气泵(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滤网(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前后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的内部左右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集尘箱(20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集尘箱(203)的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活动板(14),两个所述活动板(14)的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合页(15),所述活动板(14)通过所述第一合页(15)与所述集尘箱(20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4)的顶部与所述转动板(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壁均与所述支撑辊(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内壁左右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两个所述升降板(12)的左右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17)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矫正辊(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马达(9)、电机(22)和气泵(204)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钢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9)的外侧设置有护罩(20),所述护罩(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合页(21),所述护罩(20)通过所述第二合页(21)与所述转动板(5)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带钢生产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钢拉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并与左侧第一转动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本技术中,本技术中,通过第二固定板和转动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带钢进行拉矫,并且通过第二转动杆和毛刷之间的配合,可以尽量避免粉尘等杂质干扰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汪佳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锦制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5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