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基坑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土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基坑建设,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常会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潜水大量渗入,造成场地浸水,破坏基坑边坡稳定进而影响施工进行,因此必须做好基坑场地的排水、排洪等工作,通常采用明沟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在上述两种排水方法过程中都会使用到抽水泵来将水体抽吸转移来实现基坑内部的排水,保持基坑的干燥。
2、现有的基坑排水通常采取集水井的方式来进行水体收集,即在基坑的坑底挖一个集水井,再将与抽水泵连接的软管的尾端放进集水井靠近底端的位置来进行抽水操作,随后将水体抽取至集水坑。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采用集水井的方式对基坑的水体进行收集抽取,容易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周边地区地面下沉,从而引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防水地下水被过量抽取,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包括坑体和排水机构,所述坑体周边开设有多个降水井,各所述降水井组成外降水系统,所述坑体包括第一坑部和第二坑部,所述第一坑部和第二坑部连通,所述第二坑部开设有多个疏干井,各所述疏干井组成内降水系统,所述排水机构用于将各所述降水井和各所述疏干井的水体抽出并输送至集水坑。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中的水体高至影响施工进程时,排水机构驱动先将各降水井内的水体抽出输送至集水坑,从而使得基坑内的水体高度初步降低,从而完成基坑的外部降水,当各降水井内的水体高度降低至设定高度时,基坑中的水体大部分集中至各疏干井,此时排水机构对各疏干井内的水体进行抽吸,当将各疏干井内水体高度抽吸至不易影响施工进程的高度时,排水机构的排水功率降低,从而控制基坑内水体的总抽取量,从而完成基坑的内部降水,改善了采用集水井的方式对基坑的水体进行收集抽取,容易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周边地区地面下沉,从而引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的问题。
5、可选的,各所述降水井底部均铺设有砾料层,所述砾料层砾料的粒径包括2毫米至4毫米。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砾料层的设置,使得排水机构抽吸至砾料层时对砾料层内的水体抽吸效率降低,从而使得排水机构不易对各降水井内的水体进行过度抽吸,同时砾料层砾料的粒径包括2毫米至4毫米,使得粒料不易被排水机构抽吸,使得使用性更佳。
7、可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抽水泵组、内排水管以及排水组件,所述抽水泵组设置于坑体周边,所述抽水泵组的出口端与集水坑连通,所述内排水管穿设于疏干井并与疏干井连通,所述内排水管与抽水泵组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漂浮盘,所述漂浮盘固定设置于内排水管的入口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排水管对疏干井进行抽吸时,漂浮盘使得内排水管的入口端漂浮于水体,从而使得内排水管不易将疏干井中的杂质抽吸,从而使得内排水管的抽吸效果更佳,使得使用性更佳。
9、可选的,所述内排水管的入口端固定设置有内过滤网。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过滤网的设置,使得内排水管抽水时,水体中的杂物被内过滤网阻隔,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杂物不易进入内排水管,从而使得内排水管的抽吸效果进一步增加,使得使用性更佳。
11、可选的,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均设置于漂浮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排水管将疏干井内的水体高度降至至设定位置时,各支撑杆均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漂浮盘不易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内排水管不易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疏干井内部的水体高度降低不易影响内排水管的抽吸效果,使得使用性更佳。
13、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各支撑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支撑板的设置,使得各支撑杆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时,各支撑板均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支撑组件与疏干井抵接配合的面积增加,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对漂浮盘的支撑稳定性更佳,使得实用性更佳。
15、可选的,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螺纹套、调节齿圈以及多个调节齿轮,各所述支撑杆均设置有螺纹,各所述螺纹套分别与各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齿圈转动设置于漂浮盘,各所述调节齿轮均转动设置于漂浮盘,各所述调节齿轮均与所述调节齿圈啮合,各所述调节齿轮分别与各所述螺纹套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漂浮盘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各所述限位块分别穿设并滑移配合于各所述限位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漂浮盘距离疏干井底部的高度需要进行调节时,调节齿圈转动,调节齿圈转动带动各调节齿轮转动,各调节齿轮转动分别带动各螺纹套转动,各螺纹套转动,使得各支撑杆在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朝靠近或远离漂浮盘移动,直至移动至设定位置,完成漂浮盘距离疏干井底部的高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支撑组件更适应不同的支撑需求,使得使用性更佳。
17、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锥齿盘和多个调节锥齿轮,所述调节锥齿盘与调节齿圈固定连接,各所述调节锥齿轮转动设置于漂浮盘,各所述调节锥齿轮均与调节锥齿盘啮合,各所述调节锥齿轮一端开设有转动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调节锥齿轮需要转动时,将工具穿设并卡接于转动孔,转动工具,工具带动各调节锥齿轮转动,各调节锥齿轮带动调节锥齿盘转动,调节锥齿盘转动带动调节齿圈转动,从而完成对调节齿圈的驱动,从而使得调节齿圈的驱动更加简单方便,使得使用性更佳。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当基坑中的水体高至影响施工进程时,排水机构驱动先将各降水井内的水体抽出输送至集水坑,从而使得基坑内的水体高度初步降低,从而完成基坑的外部降水,当各降水井内的水体高度降低至设定高度时,基坑中的水体大部分集中至各疏干井,此时排水机构对各疏干井内的水体进行抽吸,当将各疏干井内水体高度抽吸至不易影响施工进程的高度时,排水机构的排水功率降低,从而控制基坑内水体的总抽取量,从而完成基坑的内部降水,改善了采用集水井的方式对基坑的水体进行收集抽取,容易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周边地区地面下沉,从而引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的问题。
21、2.砾料层的设置,使得排水机构抽吸至砾料层时对砾料层内的水体抽吸效率降低,从而使得排水机构不易对各降水井内的水体进行过度抽吸,同时砾料层砾料的粒径包括2毫米至4毫米,使得粒料不易被排水机构抽吸,使得使用性更佳。
22、3.当内排水管将疏干井内的水体高度降至至设定位置时,各支撑杆均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漂浮盘不易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内排水管不易与疏干井底部抵接配合,从而使得疏干井内部的水体高度降低不易影响内排水管的抽吸效果,使得使用性更佳。
1.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坑体(1)和排水机构(2),所述坑体(1)周边开设有多个降水井(111),各所述降水井(111)组成外降水系统,所述坑体(1)包括第一坑部(11)和第二坑部(12),所述第一坑部(11)和第二坑部(12)连通,所述第二坑部(12)开设有多个疏干井(121),各所述疏干井(121)组成内降水系统,所述排水机构(2)用于将各所述降水井(111)和各所述疏干井(121)的水体抽出并输送至集水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降水井(111)底部均铺设有砾料层(112),所述砾料层(112)砾料的粒径包括2毫米至4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2)包括抽水泵组(21)、内排水管(23)以及排水组件(24),所述抽水泵组(21)设置于坑体(1)周边,所述抽水泵组(21)的出口端与集水坑连通,所述内排水管(23)穿设于疏干井(121)并与疏干井(121)连通,所述内排水管(23)与抽水泵组(21)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排水组件(24)包括漂浮盘(241),所述漂浮盘(241)固定设置于内排水管(23)的入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水管(23)的入口端固定设置有内过滤网(2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2)还包括支撑组件(26),所述支撑组件(26)包括多个支撑杆(261),各所述支撑杆(261)均设置于漂浮盘(2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6)还包括多个支撑板(263),各所述支撑板(263)分别固定连接于各支撑杆(26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2)还包括调节组件(25),所述调节组件(25)包括多个螺纹套(253)、调节齿圈(251)以及多个调节齿轮(252),各所述支撑杆(261)均设置有螺纹,各所述螺纹套(253)分别与各所述支撑杆(26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齿圈(251)转动设置于漂浮盘(241),各所述调节齿轮(252)均转动设置于漂浮盘(241),各所述调节齿轮(252)均与所述调节齿圈(251)啮合,各所述调节齿轮(252)分别与各所述螺纹套(253)固定连接,各所述支撑杆(261)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62),所述漂浮盘(241)开设有多个限位孔(2411),各所述限位块(262)分别穿设并滑移配合于各所述限位孔(24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5)还包括调节锥齿盘(254)和多个调节锥齿轮(255),所述调节锥齿盘(254)与调节齿圈(251)固定连接,各所述调节锥齿轮(255)转动设置于漂浮盘(241),各所述调节锥齿轮(255)均与调节锥齿盘(254)啮合,各所述调节锥齿轮(255)一端开设有转动孔(2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