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9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迅速繁荣的商品运输促使下,厢式运输车的需求迅速升温,各行各业都需要满足本行业特殊功能的专用运输车。

在易燃易爆气瓶运输领域,传统的易燃易爆气瓶通过普通货车进行运输,气瓶一般采用立式放置与车厢内,由于气瓶之间缺乏隔离,在路口不好或紧急刹车时,气瓶之间产生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气瓶倾倒,或可能对气瓶造成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可用于运输易燃易爆气瓶,改善了在运输过程中气瓶之间的相互碰撞,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包括由底板、前板、两侧板和顶板以及铰接于侧板的开合式后门围合成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并列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前板,所述纵向滑槽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槽,每一所述竖槽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臂,两所述侧板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缓冲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在竖槽的中部设有贯穿多个竖槽的销轴,每一所述竖槽内的销轴通过转动套安装有转臂,所述转臂与竖槽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臂的中部与销轴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设于竖槽一侧且与销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设于隔板一侧且与第一齿盘相对设置的第二齿盘和一端设于隔板另一侧的凹槽、另一端连接竖槽另一侧的弹簧,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槽为倒“t”型结构,所述隔板的底部设为与纵向滑槽相匹配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设有容纳所述隔板通过的避让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厚度5~20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采用abs塑料制成,其两侧还设有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采用abs塑料制成,其外包覆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隔板将气瓶之间纵向隔开,利用所述隔板上的转臂将气瓶之间横向隔开,从而使每一气瓶之间隔离开,改善了运输中出现的气瓶之间的碰撞现象,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所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所述转臂在隔板的转动状态图;

图4是图2提供所述转臂与隔板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述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1包括由底板111、前板112、两侧板113和顶板114以及铰接于侧板的开合式后门(图中未示出)围合成的车厢11。

所述底板111在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并列的纵向滑槽12,所述纵向滑槽12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前板112,所述纵向滑槽12内安装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槽130,每一所述竖槽130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臂14,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竖槽之间的距离根据气瓶的直径相配作,两所述侧板113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缓冲块15,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块15为橡胶块。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隔板13在竖槽130的中部设有贯穿多个竖槽130的销轴16,每一所述竖槽130内的销轴16通过转动套(图中未示出)安装有转臂14,所述转臂14与竖槽130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转臂14的中部与销轴16通过转动套(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这样设计使转臂转出后,转臂的两端分别位于气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对气瓶上端和下端进行阻隔缓冲,提高了阻隔缓冲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结构18包括设于竖槽130一侧且与销轴16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181、设于隔板13一侧且与第一齿盘181相对设置的第二齿盘182和一端设于隔板13另一侧的凹槽132、另一端连接竖槽130另一侧的弹簧183,所述第一齿盘181与第二齿盘182相啮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360°自由旋转,利用弹簧183的弹力使第一齿盘181与第二齿盘182相啮合,起到转动角度自保持的作用,即:可自由设置转臂14相对隔板13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纵向滑槽12为倒“t”型结构,所述隔板13的底部设为与纵向滑槽12相匹配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槽12与隔板13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可拆除隔板12使厢式车厢作为普通的货箱使用;同时也能根据气瓶的之间调节相邻隔板13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11上还设有缓冲垫17,所述缓冲垫17上设有容纳所述隔板13通过的避让槽170。

优选地,所述缓冲垫17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厚度5~20mm。本实施例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通过若干螺钉沉头式地固定安装于底板17,或通过粘胶的形式固定安装于底板1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原料,就是分子量在15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自润滑性、耐化学药品性、冲击能吸收性、耐低温性、卫生无毒、不粘性,且吸水性小、拉伸强度高。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的冲击能吸收性达到缓冲的目的,降低路况对气瓶的振动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13采用abs塑料制成,其两侧还设有橡胶垫(图中未示出),利用abs良好的力学性能,保证了结构强度,且设置的橡胶垫也具有缓冲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臂1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采用abs塑料制成,其外包覆橡胶垫(图中未示出),利用abs良好的力学性能,保证了结构强度,且包覆的橡胶垫也具有缓冲的作用。

气瓶在装车时,如图1所示,由内至外一层一层逐一放置,每一次气瓶防止后在后一层气瓶防止前,将转臂14转出合适角度(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利用隔板13及转臂14将每一气瓶均隔离开,从而达到将气瓶隔离的目的;所述隔板13两侧设有的橡胶垫、转臂14外包覆的橡胶垫、底板111上的缓冲垫17以及侧板113内壁设置的缓冲块15共同实现气瓶的缓冲,实现了气瓶的阻隔缓冲的目的,改善了运输中出现的气瓶之间的碰撞现象,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包括由底板、前板、两侧板和顶板以及铰接于侧板的开合式后门围合成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并列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前板,所述纵向滑槽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槽,每一所述竖槽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臂,两所述侧板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缓冲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竖槽的中部设有贯穿多个竖槽的销轴,每一所述竖槽内的销轴通过转动套安装有转臂,所述转臂与竖槽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的中部与销轴通过转动套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设于竖槽一侧且与销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盘、设于隔板一侧且与第一齿盘相对设置的第二齿盘和一端设于隔板另一侧的凹槽、另一端连接竖槽另一侧的弹簧,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槽为倒“t”型结构,所述隔板的底部设为与纵向滑槽相匹配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设有容纳所述隔板通过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厚度5~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abs塑料制成,其两侧还设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采用abs塑料制成,其外包覆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运输车新型车厢结构,其包括由底板、前板、两侧板和顶板以及铰接于侧板的开合式后门围合成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并列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前板,所述纵向滑槽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在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竖槽,每一所述竖槽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臂,两所述侧板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缓冲块。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隔板将气瓶之间纵向隔开,利用所述隔板上的转臂将气瓶之间横向隔开,从而使每一气瓶之间隔离开,改善了运输中出现的气瓶之间的碰撞现象,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晨兴达特种车辆(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5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