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式蓄水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8  2


本技术属于蓄水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式蓄水罐。


背景技术:

1、蓄水罐作为一种结构安全、安装方便的蓄水装置,广泛应用于灌溉、应急水源、人饮蓄水、水产养殖等领域。蓄水罐的出水水头是指从蓄水罐中提供水源时的水流高度或压力,大多数情况下,对蓄水罐的出水水头压力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出水水头的要求,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提高蓄水罐的安装位置来增加出水水头。通过将蓄水罐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利用重力作用,可以使水从出水口自然流出,形成较高的出水水头。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能源。另一种方法是在蓄水罐的出水口安装水泵。水泵可以增加水流的压力,从而提高出水水头。通过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出水水头的高度和流量。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水头或远距离输送水源的场景。但以上情况会增加蓄水池的施工难度,部分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亦难以获得电力供应来驱动水泵,往往造成蓄水池出水口水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增压式蓄水罐,以实现手动出水增压,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增压式蓄水罐。

4、进一步的,包括蓄水罐主体、隔板、排污管、进水管、出水管、手动增压泵;隔板位于并与蓄水罐主体内部固定连接,蓄水罐主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蓄水腔、出水腔;排污管、进水管与蓄水腔导通,排污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底部,进水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上部;出水管与出水腔导通,出水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底部;手动增压泵与出水管连接,用于控制出水压强。

5、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有联通孔、单向阀,联通孔位于隔板低处,并贯穿隔板,单向阀外形为圆柱形;单向阀与联通孔连接,单向阀的左端开口,其右端封闭,其中端设有若干通孔,单向阀左端位于所述蓄水腔,单向阀右端位于所述出水腔;单向阀用于抬高出水腔的水位线。

6、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设有球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球阀、单向阀右端;所述出水腔水位线高于所述蓄水腔水位线,弹簧展开,球阀位于所述单向阀通孔左侧,出水腔与蓄水腔互相隔离;出水腔水位线低于蓄水腔水位线,弹簧压缩,球阀位于所述单向阀通孔右侧,出水腔与蓄水腔互相导通。

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所述蓄水罐主体底面形成夹角连接,隔板倾向所述蓄水腔,实现蓄水腔体积大于所述出水腔。

8、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罐主体还包括牺牲阳极,牺牲阳极通过导线与蓄水罐主体连接。

9、进一步的,还包括三角固定架,三角固定架均匀分布与所述蓄水罐主体周围,三角固定架分别与蓄水罐主体、地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蓄水罐主体内部,用于监测水位线。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过蓄水罐主体内部隔板构造和单向阀的单向功能对水流方向进行控制,拔高出水口处的水位线从而提高出水压强,手动操作即可灵活地增大出水压强,无需电力等其它能源,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结构简单更为可靠;

1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牺牲阳极通过导线与蓄水罐主体连接,用于延缓蓄水罐主体外壳生锈被腐蚀;

1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液位传感器放置在出水腔处监测水位线,避免水压过大致使出水管和手动增压泵负载过大导致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罐主体(1)、隔板(2)、排污管(3)、进水管(4)、出水管(5)、手动增压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有联通孔(201)、单向阀(202),联通孔(201)位于隔板(2)低处,并贯穿隔板(2),单向阀(202)外形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202)设有球阀(203)、弹簧(204),弹簧(204)的两端分别连接球阀(203)、单向阀(202)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与所述蓄水罐主体(1)底面形成夹角连接,隔板(2)倾向所述蓄水腔(7),实现蓄水腔(7)体积大于所述出水腔(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主体(1)还包括牺牲阳极(9),牺牲阳极(9)通过导线与蓄水罐主体(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固定架(10),三角固定架(10)均匀分布与所述蓄水罐主体(1)周围,三角固定架(10)分别与蓄水罐主体(1)、地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1)位于所述蓄水罐主体(1)内部,用于监测水位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式蓄水罐,包括蓄水罐主体、隔板、排污管、进水管、出水管、手动增压泵;隔板位于并与蓄水罐主体内部固定连接,蓄水罐主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蓄水腔、出水腔;排污管、进水管与蓄水腔导通,排污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底部,进水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上部;出水管与出水腔导通,出水管的管口位于蓄水罐主体底部;手动增压泵与出水管连接,用于控制出水压强。本技术有益效果:实现手动出水增压,降低蓄水罐建造和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祖萌萌,于涛,闫国栋,武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9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