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装置

专利2025-11-08  3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1、救治重度缺氧患者时,出于成本和使用效果的考量,经常会采用鼻导管和面罩两套吸氧器械同时使用的方案,这两套器械的结合不仅能迅速提高患者的外周血氧饱和度,且耐受性好。

2、但是现有的鼻导管和面罩同时使用时,由于面罩和鼻导管相互独立,导致面罩的边沿容易挤压鼻导管的进气管,进而影响吸氧浓度,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鼻导管和面罩同时使用时,由于面罩和鼻导管相互独立,导致面罩的边沿容易挤压鼻导管的进气管,进而影响吸氧浓度,降低使用效果的问题。

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氧装置,包括用于罩住口鼻的罩体,所述罩体外侧沿纵向依次设有用于供氧的主导管和副导管,所述副导管延伸至罩体内侧,所述副导管的外露端可拆卸地封堵有堵头,所述副导管的延伸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副导管的延伸端上沿径向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位于副导管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转动管至少一端远离副导管并贯通。

3、优选地,所述转动管的贯通端为弯折结构。

4、优选地,所述转动管的两端均贯通,且结构对称。

5、优选地,所述吸氧装置还包括拆装管,所述转动管的贯通端延伸有外径小于转动管的插接管,所述拆装管可拆卸地套设在插接管上。

6、优选地,所述转动管的贯通端在插接管的外侧设有磁铁,所述拆装管靠近转动管的一端设有与磁铁相吸附的磁吸件。

7、优选地,所述拆装管的内壁沿周向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上垫设有密封圈,所述插接管远离转动管的一端与密封圈抵接。

8、优选地,所述进气孔设有多个,并沿转动管的周向设置。

9、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两侧设有透气孔。

10、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用于将罩体固定在头部的固定带。

11、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采用了上述的吸氧装置之后,常态下患者佩戴罩体后,可通过主导管接通外界供氧设备进行吸氧,此时堵头封堵副导管的外露端,而当需要提高吸氧浓度时,可先为患者插装鼻导管,取下堵头并使副导管的外露端连通外界供氧设备,再将鼻导管的进气端沿副导管的朝向伸入罩体的内侧,并套设在转动管的贯通端上,最后再将面罩佩戴在脸部,此时转动管可配合患者鼻部与罩体的相对移动进行适应性旋转,氧气可依次通过副导管、进气孔和转动管,最后流入鼻导管中,从而避免佩戴罩体的过程中拉扯或挤压鼻导管,确保患者的吸氧浓度,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住口鼻的罩体(1),所述罩体(1)外侧沿纵向依次设有用于供氧的主导管(11)和副导管(12),所述副导管(12)延伸至罩体(1)内侧,所述副导管(12)的外露端可拆卸地封堵有堵头(3),所述副导管(12)的延伸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副导管(12)的延伸端上沿径向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管(2),所述转动管(2)位于副导管(12)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21),所述转动管(2)至少一端远离副导管(12)并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的贯通端为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的两端均贯通,且结构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装置还包括拆装管(4),所述转动管(2)的贯通端延伸有外径小于转动管(2)的插接管(22),所述拆装管(4)可拆卸地套设在插接管(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的贯通端在插接管(22)的外侧设有磁铁(51),所述拆装管(4)靠近转动管(2)的一端设有与磁铁(51)相吸附的磁吸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管(4)的内壁沿周向设有抵接块(41),所述抵接块(41)上垫设有密封圈(6),所述插接管(22)远离转动管(2)的一端与密封圈(6)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1)设有多个,并沿转动管(2)的周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两侧设有透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上设有用于将罩体(1)固定在头部的固定带(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装置,包括罩体,罩体外侧依次设有用于供氧的主导管和副导管,副导管延伸至罩体内侧,副导管的外露端可拆卸地封堵有堵头,副导管的延伸端密封,副导管的延伸端上沿径向可转动地套设有转动管,转动管位于副导管内的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转动管至少一端远离副导管并贯通,当需要提高吸氧浓度时,可先为患者插装鼻导管,取下堵头并使副导管的外露端连通外界供氧设备,再将鼻导管的进气端沿副导管的朝向伸入罩体的内侧,并套设在转动管的贯通端上,最后再将面罩佩戴在脸部,此时转动管可配合患者鼻部与罩体的相对移动进行适应性旋转,从而避免佩戴罩体的过程中拉扯或挤压鼻导管,确保患者的吸氧浓度,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倪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9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