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6  3


本技术属于咽部通气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1、麻醉科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手术或者一些休克病人需要优先开通口腔咽部的通道,以保证患者的呼吸正常,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建立临时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

2、现有的咽部通气装置一般只有一个通气孔,虽然能够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但是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时就十分麻烦,并且口咽通气管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杂质和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便于插管进入的同时不影响患者进行通气。

2、所述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底部固定有限位管,限位管与通孔连接相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

3、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调节块,且调节块与第一通孔呈过盈配合,调节块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水平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中部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竖直固定有用于插管通过的通道,通道上竖直固定有内管,内管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杂质进入的密封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块,且固定块整体呈“t”字形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穿装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连杆,固定块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板,底部与连杆顶部固定,且固定块除连杆以外区域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相通的透气孔。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管与第一通孔底部的连接端为漏斗状结构,且其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

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通孔的顶部和底部,且顶部过滤网目数小于底部过滤网的目数。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便于防止杂质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或伤害,通过内管的设置便于插管的插入的同时不影响进出气,通过密封组件的设置便于在不需要使用插管时,将内管封闭,防止杂质从内管处进入患者体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底部固定有限位管(3),限位管(3)与通孔连接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固定块(4.1),且固定块(4.1)整体呈“t”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1)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穿装有与之呈螺纹配合的连杆(4.2),固定块(4.1)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板(4.3),底部与连杆(4.2)顶部固定,且固定块(4.1)除连杆(4.2)以外区域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上下相通的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3)与第一通孔底部的连接端为漏斗状结构,且其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2)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通孔的顶部和底部,且顶部过滤网(2.2)目数小于底部过滤网(2.2)的目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咽部通气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技术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底部固定有限位管,限位管与通孔连接相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调节块,且调节块与第一通孔呈过盈配合,调节块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水平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中部开设有上下相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竖直固定有用于插管通过的通道,通道上竖直固定有内管,内管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杂质进入的密封组件。本设计便于防止杂质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或伤害,还便于插管的插入的同时不影响进出气。

技术研发人员:李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昌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8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