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建筑装潢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窗户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1、为将阳台充分利用,都会将阳台包封起来,包封阳台的窗户有移窗和推窗两种,推窗就需要用到推窗铰链,推窗铰链安装在窗扇和窗框之间(窗扇上顶面和窗框的内顶面之间,窗扇下底面和窗框的内底面之间)。
2、如专利号为zl01270603.5(公告号为cn251287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改进的推窗”披露了这样一种推窗铰链结构,包括底框、顶框及连杆部,底框及顶框上分别设有上、下滑槽;上、下滑槽内分别设有可移动的滑块,连杆部分别设置于顶框及底框,连杆部由一固定杆及一连动杆组成,连动杆的一端枢设于固定杆的适当处,连动杆的另一端则枢固于上、下滑槽的一端;固定杆是固设于窗部,固定杆的一端则固定于滑块。
3、还如一专利号为zl201520575858.x(公告号为cn2049205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建筑用推窗的开启关闭控制装置”披露了这样一种推窗铰链结构,包括固定杆、推动杆、连杆组件、滑动件以及卡制件,固定杆固定设在一窗框上,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有轨条,两侧轨条至少设有相对的第一卡制口;推动杆固定设在窗体上;连杆组件设有第一连杆以及与第一连杆相间隔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分别枢接在固定杆与推动杆之间;滑动件设在固定杆上以及枢接在连杆组件上,滑动件沿着两侧轨条作前后滑动;卡制件连接设在滑动件上,卡制件设有两侧相对的第一凸出卡制部以及第一凸出卡制部后面延伸设有引导部。
4、前述两种推窗铰链大致相同,其为多连杆结构,然连杆的最大缺点是连杆在承重时会弯曲变型,当窗扇小时,承重小,弯曲变型小,当窗扇大时,承重大,弯曲变形也大,变形后会导致窗扇下垂,窗扇上沿与窗框间隙变大,窗扇下沿与窗框间隙变小,严重的会导致窗扇与窗框因相互干涉而磨损或导致窗扇不能关闭。市面上还有一种解决连杆变形的方式是在一扇窗是配套两种不同的铰链,窗扇上方的铰链总高度做低,窗扇下方的铰链总高度做高,在连杆承重变形后窗扇正好在中间位置。但这种方式是一种定制方式,窗扇重量需要保持不变才可以,而且会增加一倍的铰链品种,增加了生产难度。不清楚的安装工人还有可能反向安装。
5、综上所述,现有推窗铰链还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产品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将窗扇上下位置进行调节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包括用以固定在窗框上的第一固定板;用以固定在窗扇上的第二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短杆,一端通过第五铰轴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调节件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调节件具有螺纹轴段和位于螺纹轴段上方的光轴段,所述第二短杆上开有调节螺纹孔,调节件的螺纹轴段螺纹连接在调节螺纹孔内,所述光轴段穿设并轴向限位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能以光轴段的中轴线旋转,且第二固定板能随调节件轴向移动。
3、作为调节件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优选连接方式,上述光轴段的根部和螺纹轴段之间形成搁置面,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被穿过第二固定板的光轴段锚固在第二固定板的顶面,从而将第二固定板约束在所述搁置面和压板之间。锚固结合压板的方式能使调节件与第二固定板牢靠连接,第二固定板能被有效压制在压板和搁置面之间,确保调节件的上下移能带动第二固定板上下移。
4、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约束在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短杆之间,所述光轴段穿过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外端形成外凸出窗扇一侧的呈弧形的限位部,第二限位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外端并临近窗框的侧壁,第二限位板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匹配的限位槽,在所述窗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限位槽。窗扇处于关闭状态下,限位部卡入所述限位槽,彼此形成约束,窗户的外边沿不能进一步外翻,确保窗扇与窗框结合严密,在大风天气也不易发生异响。
5、为将第一限位板更稳定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上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面设有两下凸的定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有供所述定位柱插配的定位孔。两处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确保第一限位板不会相对第二固定板前后晃动。
6、因窗扇较重,长时间使用,调节件可能松动,易引起窗扇下移,导致窗扇关闭受阻或关不上,为此更进一步改进,上述螺纹轴段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外露出第二短杆的六角头,六角头的设置方便操作者使用扳手扳动调节件进行微调,所述第二短杆的外底面可脱卸固定有止转板,止转板上开有外形与所述六角头匹配的止转孔,在止转板固定在第二短杆的外底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六角头位于所述止转孔内。因止转板固定在第二短杆上,而调节件的六角头又被止转板上的止转孔约束住,使得调节件不能转动,因此止转板对调节件起到锁止作用,有效避免调节件松动。当需要调节时,只需将止转板从第二短杆上拆卸下来即可
7、为方便将止转板较为牢靠固定在第二短杆上,又方便将止转板从第二短杆拆卸下来,作为优选,上述止转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短杆的外底面上。
8、作为优选,上述第二固定板的外端具有向上的用于固定在窗扇侧壁上的固定翻边。这样第二固定板不仅与窗扇的底面进行固定,还通过固定翻边与窗扇的侧壁固定,因此第二固定板与窗扇的固定更为牢靠。
9、窗扇和窗框的连接都在窗扇和窗框的一侧,窗扇受重力的影响,以及各连杆和铰轴连接的公差间隙的累积原因,窗扇相对窗框总是容易出现倾斜。铰链连接一侧的窗扇的侧壁与窗框内壁之间的间隙通常是上宽下窄。为解决间隙不均衡现象,传统方式是将第一固定板拧松,然后推动窗扇移动进行调节,因窗扇大且重,为此移动窗扇调节精度非常低,可能需要多次调节。针对前述现状,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具有向上延伸的调整壁,所述调整壁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丝,所述调整壁与窗框一侧的侧壁临近设置,且所述紧定螺丝的内端抵靠在所述窗框的侧壁上。装配时,会将位于窗框的上内顶面的第一固定板的调整壁与窗框的内侧壁抵靠牢,再将第一固定板与窗框的上内顶面固定,调节时,只需拧松位于窗框的下内底面上的第一固定板与窗框之间的连接,然后用螺丝刀转动紧定螺丝,在螺纹传动作用下,带动位于窗框的下内底面上的第一固定板相对窗框移动,进而实现微调,螺纹传动具有调节精度高的优点。
10、为方便将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窗框上,又方便解除第一固定板与窗框之间的锁定,作为优选,上述窗框的底面上设有呈条形的滑槽,滑槽的左右槽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板搁置在滑槽的上方,滑槽内设有多个锁紧块,锁紧块的两侧位于定位槽内,有锁紧螺钉自上而下穿过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锁紧块铆接,在锁紧螺钉带动锁紧块转动至锁紧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板和锁紧块夹紧在定位槽的上槽壁上。解锁时,只需将锁紧螺钉转动至解锁位置,锁紧块也随之转动至解锁位置,第一固定板和锁紧块没有夹紧在定位槽的上槽壁上,这样便可移动第一固定板;锁紧时,则只需将拧紧锁紧螺钉转动至锁紧位置,锁紧块也随之转动至锁紧位置,第一固定板和锁紧块夹紧在定位槽的上槽壁上,等完全确定位置后再用自攻螺丝把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窗框上,实现第一固定板在窗框上的固定。
11、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具有向下弯折插入所述滑槽内的导向部。导向部与滑槽的配合对第一固定板有约束作用,确保第一固定板仅沿长度方向移动。
12、作为一种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杆结构的优选,还包括第一短杆,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第一铰链轴能沿第一固定板滑移;长杆,一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第三铰轴铰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一短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铰轴铰接在所述长杆的中部,且第四铰轴临近第二铰轴;所述第二固定板、第一短杆、长杆和第二短杆均摆动至其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所述窗扇相对窗框关闭。当然前述连杆结构也可以采用背景技术中的滑块滑槽式连杆结构,或者其它现有的结构方式。
13、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能滑移的滑块,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面上设有将导向槽遮盖的盖板,所述滑块固定在盖板底部,所述第一短杆搁置在盖板上并通过第一铰链轴铰接在所述滑块上。盖板的设置避免杂物进入第一固定板下方而影响滑块的滑移。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铰链结构中的第二短杆通过调节件铰接在第二固定板上,调节件的螺纹轴段螺纹连接在第二短杆上的调节螺纹孔内,调节件的光轴段穿设并轴向限位在第二固定板上,因此调节件的旋转能相对第二短杆轴向移动,而调节件的轴向移动又能带动第二固定板的轴向移动,第二固定板又是固定在窗扇上,最终带动窗扇上下移动,进而上下对窗扇的上下位置的调节,调节操作方便且精度高。
1.一种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段(72)的根部和螺纹轴段(71)之间形成搁置面(721),所述第二固定板(3b)上设有压板(70),所述压板(70)被穿过第二固定板(3b)的光轴段(72)锚固在第二固定板(3b)的顶面,从而将第二固定板(3b)约束在所述搁置面(721)和压板(7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板(8a)和第二限位板(8b),所述第一限位板(8a)约束在第二固定板(3b)和第二短杆(5b)之间,所述光轴段(72)穿过第一限位板(8a),所述第一限位板(8a)的外端形成外凸出窗扇(2)一侧的呈弧形的限位部(8a1),所述第二限位板(8b)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a)的外端并临近窗框(1)的侧壁,第二限位板(8b)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匹配的限位槽(8b1),在所述窗扇(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限位部(8a1)卡入所述限位槽(8b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b)的底面设有两下凸的定位柱(3b1),所述第一限位板(8a)上开有供所述定位柱(3b1)插配的定位孔(8a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段(71)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外露出第二短杆(5b)的六角头(73),所述第二短杆(5b)的外底面可脱卸固定有止转板(9),止转板(9)上开有外形与所述六角头(73)匹配的止转孔(91),在止转板(9)固定在第二短杆(5b)的外底面上的状态下,所述六角头(73)位于所述止转孔(9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b)的外端具有向上的用于固定在窗扇(2)侧壁上的固定翻边(3b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a)的一端具有向上延伸的调整壁(3a1),所述调整壁(3a1)上螺纹连接有紧定螺丝(14),所述调整壁与窗框(1)一侧的侧壁临近设置,且所述紧定螺丝(14)的内端抵靠在所述窗框(1)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底面上设有呈条形的滑槽(11),滑槽(11)的左右槽壁上开有定位槽(12),所述第一固定板(3a)搁置在滑槽(11)的上方,所述滑槽(11)内设有多个锁紧块(10),锁紧块(10)的两侧位于定位槽(12)内,有锁紧螺钉(13)自上而下穿过第一固定板(3a)后与所述锁紧块(10)铆接,在锁紧螺钉(13)带动锁紧块(10)转动至锁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板(3a)和锁紧块(10)夹紧在定位槽(12)的上槽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a)的另一端具有向下弯折插入所述滑槽(11)内的导向部(3a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短杆(5a),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6a)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a)上,所述第一铰链轴(6a)能沿第一固定板(3a)滑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上下调节的推窗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a)上开有导向槽(3a3),所述导向槽(3a3)内设有能滑移的滑块(31),所述第一固定板(3a)顶面上设有将导向槽(3a3)遮盖的盖板(32),所述滑块(31)固定在盖板(32)底部,所述第一短杆(5a)搁置在盖板(32)上并通过第一铰链轴(6a)铰接在所述滑块(31)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