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位锁,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拥有量飞速增长,停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的解决办法为在中心城区的马路边、人行道画线设置停车泊位,通过车位锁锁车来提供临时性的有偿停车服务。
2、现有的车位锁大多为机械手动式,汽车进出停车位时需要下车把车位锁的撑杆放下或撑起,然后再上锁,使用非常不便。如果是露天车位又碰到下雨天,就更加麻烦。
3、相关技术中,自动升降地位锁的挡车杆难以达到同步升降控制,且大多车位锁都无防撞功能,当遇到冲击力时,汽车和车位锁都易受损,导致内部结构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包括:
4、挡车杆、固定盒以及防撞套筒;
5、所述挡车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盒顶部;
6、所述固定盒内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顶部一端设置有电机;
7、所述减速器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丝杆;
8、两侧所述丝杆上分别设置有丝杆螺母;
9、所述挡车杆靠近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铰链;
10、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铰链之间设置有钢丝绳;
11、所述防撞套筒内设置有升降弹簧。
12、根据本方案的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当需要将该地锁解锁时,通过电机正转驱动减速器带动双侧丝杆正向转动,使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减速器一端作直线运动,丝杆螺母带动钢丝绳牵引铰链,使挡车杆向下移动,同时挡车杆的下降将防撞套筒内的升降弹簧进行压缩,从而实现该地锁解锁目的。
14、当需要将该地锁锁车时,通过电机反转驱动减速器带动双侧丝杆反向转动,使挡车杆上的铰链牵引钢丝绳上升,钢丝绳带动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向轴承座一端做直线运动,同时依靠防撞套筒内被压缩的升降弹簧的弹性复位,使升降弹簧带动挡车杆向上抬升,从而实现该地锁锁车的目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盒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轮,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滑轮耦合。
16、由于固定盒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轮,钢丝绳与滑轮耦合,使得该地锁在升降时,钢丝绳通过在滑轮上耦合滑动,使挡车杆升降时更加顺畅,且增强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滑轮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座。
18、由于两侧丝杆螺母与滑轮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座,使得挡车杆在上升状态下,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至该轴承座位置时,挡车杆上升停止,达到限位作用,并且当挡车杆受到冲击时,丝杆螺母受到钢丝绳的牵扯力,将该牵扯力作用到轴承座上,避免丝杆螺母从丝杆上松脱造成内部结构损坏。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套筒包括防撞外套以及防撞内套,所述防撞内套的顶部与所述挡车杆底部铰接。
20、由于防撞套筒包括防撞外套以及防撞内套,所述防撞内套的顶部与挡车杆底部铰接,使得防撞套筒内的升降弹簧进行弹性复位时产生向上的弹性力,带动防撞内套上升,从而将挡车杆进行抬升。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外套以及防撞内套均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22、由于防撞外套以及防撞内套均设置为不锈钢材质,使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且该地锁受到冲击压力时,更加稳固,提升了抗冲击强度。
23、该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结构使得挡车杆两侧的升降达到同步,快速进行锁车或解锁,并且抗冲击能力得到提升,避免了因冲击压力过大造成内部结构的损坏。
1.一种自动升降防撞泊位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泊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02)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轮(111),所述钢丝绳(109)与所述滑轮(111)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泊位地锁,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丝杆螺母(107)与所述滑轮(111)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座(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泊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套筒(103)包括防撞外套(1031)以及防撞内套(1032),所述防撞内套(1032)的顶部与所述挡车杆(101)底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泊位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外套(1031)以及防撞内套(1032)均设置为不锈钢材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