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21  8


本技术涉及支架结构的,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1、目前一些支架结构,仅仅具有立支架,立支架之间无相互连接支撑,支撑强度差,抗扭性能也差,为了加强支撑,需要设置很多立支架,造成浪费,也没有能解决抗扭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包括立支架、斜支架、地脚支架,地脚支架与立支架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架和斜支架为多个;立支架间在立支架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间在斜支架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中部和设置在斜支架下方的立支架的上端部连接;斜支架下端部和另一立支架的中部连接。

2、进一步地,所述立支架间在立支架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是立支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进行连接,连接支架两端设置连接小板,通过连接小板与立支架连接。

3、具体地,所述连接支架上面设置有三角板,三角板各顶角与各立支架接触。

4、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架间在斜支架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是每个斜支架中部设置有固定支座a,相邻斜支架通过连接杆8两端与固定支座a的铰接实现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架中部和设置在斜支架下方的立支架的上端部连接是通过连接板9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架下端部和另一立支架的中部连接,是在斜支架下端部设置一个固定支座b,另一立支架中部对应设置一个固定支座c,通过这两个固定支座的铰接实现斜支架和立支架的连接。

7、具体地,固定支座c设置在立支架中部的三角连接上端附近。

8、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固定支座d,用于连接上部支撑物。

9、进一步地,所述立支架材质为胶合木。

10、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架材质为胶合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参见图1、图2、图3、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立支架作为一个斜支架的中部支撑,同时立支架又作为另一个斜支架的下端部支撑,借助多个立支架之间的三角连接,多个斜支架的之间的中部三角连接,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互助式支撑结构。实际上,在立支架、斜支架借助于立支架之间的三角连接也形成了近似的三角连接关系。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就有多种三角连接关系,稳定性强,抗扭性能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包括立支架(1)、斜支架(2)、地脚支架(3),地脚支架(3)与立支架(1)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架 (1) 和斜支架(2)为多个;立支架(1)间在立支架(1)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2) 间在斜支架 (2)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2)中部和设置在斜支架 (2)下方的立支架(1)的上端部连接;斜支架(2)下端部和另一立支架(1)的中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架(1)间在立支架(1)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是立支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4)进行连接,连接支架(4)两端设置连接小板(5),通过连接小板(5)与立支架(1)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4)上面设置有三角板 (6),三角板 (6) 各顶角与各立支架(1)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2)间在斜支架(2)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是每个斜支架(2)中部设置有固定支座 a(7),相邻斜支架(2)通过连接杆(8)两端与固定支座 a(7)的铰接实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2)中部和设置在斜支架(2)下方的立支架(1)的上端部连接是通过连接板(9)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2)下端部和另一立支架(1)的中部连接,是在斜支架(2)下端部设置一个固定支座 b (10),另一立支架(1)中部对应设置一个固定支座 c( 11),通过这两个固定支座的铰接实现斜支架(2)和立支架(1) 的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 c(11),设置在立支架(1)中部的三角连接上端附近。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2)的上端部设置有固定支座 d(12),用于连接上部支撑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支架(1)材质为胶合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2)材质为胶合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包括立支架1、斜支架2、地脚支架3,地脚支架3与立支架1下端连接,所述立支架1、斜支架2为多个;立支架1间在立支架1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2间在斜支架2中部为三角连接关系;斜支架2中部和设置在斜支架2下方的立支架1的上端部连接;斜支架2下端部和另一立支架1的中部连接。稳定性互承结构支架体系具有多组三角连接,抗扭性好、稳定性高,搭建方便,满足多种需要稳定支撑的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苏丽君,聂万达,李承刚,王雯,高宏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5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