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瓦楞纸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
背景技术:
1、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瓦楞纸板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因其量轻而且价格便宜,用途广泛,制作简易,且能回收甚至重复利用,使它的应用有了显著的增长。到20世纪初,已获得为各种各样的商品制作包装而全面的普及、推广和应用。
2、在瓦楞纸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生产完成的瓦楞纸进行折叠和压合的工作,如此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的使用,且提高瓦楞纸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瓦楞纸箱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生产完成的瓦楞纸进行折叠和压合的工作,如此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的使用,且提高瓦楞纸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瓦楞纸箱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包括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内部安装有传动带,所述连接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的右侧位于连接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台,所述连接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辅助台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辅助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压合板。
3、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导向杆对生产完成的瓦楞纸两侧的挑起,通过传动带将瓦楞纸移动到压合板下方进行压合,双工位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瓦楞纸的压合生产效率。
4、优选地,所述连接基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5、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机带动传动带的旋转。
6、优选地,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架。
7、优选地,所述传动带与辅助框以及辅助框内部构件均设置有两组。
8、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装置内部双工位。
9、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底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
10、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压合板进行压合工作时,弹簧与伸缩杆同步收缩。
11、优选地,所述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压合板顶端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辅助架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轴。
13、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滚轴为瓦楞纸的移动提供辅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首先,通过设置有辅助框、辅助台、导向杆、传动带、电动推杆、连接板以及压合板,通过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导向杆对生产完成的瓦楞纸两侧的挑起,通过传动带将瓦楞纸移动到压合板下方进行压合,双工位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瓦楞纸的压合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该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的适用性;其次,通过设置有连接框、固定板、辅助架以及滚轴,再通过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内滚轴伴随瓦楞纸的移动进行转动,为瓦楞纸板的移动提供辅助,从而提高了该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的适用性。
1.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包括连接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内部安装有传动带(6),所述连接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框(2),所述辅助框(2)的右侧位于连接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台(3),所述(1)连接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4),所述连接基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所述辅助台(3)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301),所述辅助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压合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与传动带(6)的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底端转动连接有辅助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6)与辅助框(2)以及辅助框(2)内部构件均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底端设置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外侧套设有弹簧(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的顶端与连接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的底端与压合板(12)顶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纸箱双工位生产用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14)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