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装船机,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装船机在港口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装船机控制直接影响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由于水流和风浪等环境因素综合影响,装船机作业难度较大,需要多人配合实现装船作业,装船机需要现场人员指挥,操作室人员根据现场人员的指挥进行相应的操作,采用半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方式效率低下,船内空间不能完全有效利用,装船安全性得不到可靠保证。
2、现有的装船机控制方法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现场装船情况不能通过控制系统反馈,需要通过现场人员反馈,整个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化控制,装船机运行稳定性需要人的经验来实现,现场装船需要专人指挥,船舱内部光线较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人员和设备安全得不到保障。
3、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两侧固设有防撞传感器一,行走装置顶部固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顶部安装有机架,机架一端安装有控制室,机架一端还安装有俯仰装置,机架另一端安装有大梁,大梁一端转动安装有与俯仰装置配合的尾车,尾车两侧安装有激光扫描仪,尾车底部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安装有位于船舱内的伸缩溜筒,伸缩溜筒外侧安装有缓冲架,缓冲架内部阵列安装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底部安装有防撞传感器二,固定板底部还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照明灯,尾车两侧还安装有防撞传感器三。
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架包括顶板、侧板、底板和弹性片,侧板安装在伸缩溜筒下端外侧,侧板和底板之间安装有弹性片。
4、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底板呈圆环状,顶板和底板底部均阵列安装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与固定板呈交错设置,连接杆与侧板外侧固接,顶板和底板对称设置于侧板顶端和底端。
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为弧形且弧度朝伸缩溜筒外侧凸设,侧板呈圆筒状。
6、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7、采用通过电机调节照明灯角度,增加船舱内部光线,通过船舱及舱内散货的三维图像数据准确计算船舱的实际轮廓,选取堆料点,在装船机上布置防撞传感器,达到防撞的目的,实现装船机的无人化、智能化,全面提升装船机智能化水平,实现装船机系统的闭环控制,最大限度提高船体空间利用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巨大提升。
1.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所述行走装置(1)两侧固设有防撞传感器一(2),行走装置(1)顶部固设有回转装置(3),回转装置(3)顶部安装有机架(4),机架(4)一端安装有控制室(5),机架(4)一端还安装有俯仰装置(6),机架(4)另一端安装有大梁(7),大梁(7)一端转动安装有与俯仰装置(6)配合的尾车(8),尾车(8)两侧安装有激光扫描仪(9),尾车(8)底部通过伸缩驱动机构安装有位于船舱内的伸缩溜筒(10),伸缩溜筒(10)外侧安装有缓冲架,缓冲架内部阵列安装有多个固定板(15),固定板(15)底部安装有防撞传感器二(16),固定板(15)底部还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安装有照明灯(18),尾车(8)两侧还安装有防撞传感器三(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包括顶板(11)、侧板(12)、底板(13)和弹性片(14),侧板(12)安装在伸缩溜筒(10)下端外侧,侧板(12)和底板(13)之间安装有弹性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和底板(13)呈圆环状,顶板(11)和底板(13)底部均阵列安装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与固定板(15)呈交错设置,连接杆与侧板(12)外侧固接,顶板(11)和底板(13)对称设置于侧板(12)顶端和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14)为弧形且弧度朝伸缩溜筒(10)外侧凸设,侧板(12)呈圆筒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