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汽车空调控制器pcb的上下限位方式主要采用在上/下壳体上设置限位筋进行限位。
2、上下壳体上设置限位筋的常规设计主要是若干限位筋直接顶在pcb上下面来实现上下限位,此限位方式存在的缺点有:
3、1)对壳体限位筋尺寸精度及尺寸一致性要求高,限位筋尺寸偏大会导致pcb晃动,限位筋尺寸偏小会导致pcb装配不上,限位筋尺寸不一致会导致pcb受力不均匀。
4、2)由于空调控制器壳体与pcb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比较大,高低温试验中,两者的变形速率不一致,pcb与上/下壳体限位筋的配合间隙,变形后变为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间隙配合时车辆运行中的振动会导致pcb在壳体内晃动异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元器件脱落,过盈配合时 pcb局部受到很大的应力,严重时可能会造成pcb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壳体限位筋尺寸精度和一致性要求较高、pcb固定过程中存在公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有悬臂,起到柔性支撑的作用,有效保证了pcb板上下限位的精度,降低了产品不良率,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包括:上壳体、pcb板、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弹性卡扣实现固定连接,pcb板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限位筋,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悬臂和与悬臂一一对应的悬臂槽,通过所述的若干限位筋与所述若干悬臂相配合实现pcb板在上壳体与下壳内的上下限位。
4、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的若干限位筋与pcb板上的若干悬臂之间的配合设置0.2mm过盈量,下壳体上的若干限位筋与pcb板之间的配合为零间隙配合。
5、优选地,所述pcb板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呈间隔设置,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圆柱,以及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圆柱。
6、优选地,所述pcb板的四边板体上均设置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第三悬臂、第四悬臂、第五悬臂、第六悬臂、第七悬臂和第八悬臂,第一悬臂、第二悬臂、第三悬臂、第四悬臂、第五悬臂、第六悬臂、第七悬臂和第八悬臂在pcb板的四边板体上呈对称设置。
7、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若干限位筋,包括上壳体第一限位筋、上壳体第二限位筋、上壳体第三限位筋、上壳体第四限位筋、上壳体第五限位筋、上壳体第六限位筋、上壳体第七限位筋、上壳体第八限位筋,上壳体上的限位筋与pcb板上的悬臂一一对应配合。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筋和定位圆柱,用来限制pcb板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窜动,pcb板上设置有悬臂和定位孔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3匹配,起到固定pcb板的作用,通过在pcb板上设置有悬臂,起到柔性支撑的作用,有效保证了pcb板上下限位的精度,降低了产品不良率,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1.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pcb板、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弹性卡扣实现固定连接,pcb板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限位筋,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悬臂和与悬臂一一对应的悬臂槽,通过所述的若干限位筋与所述若干悬臂相配合实现pcb板在上壳体与下壳内的上下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的若干限位筋与pcb板上的若干悬臂之间的配合设置0.2mm过盈量,下壳体上的若干限位筋与pcb板之间的配合为零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两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呈间隔设置,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圆柱,以及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四边板体上均设置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第三悬臂、第四悬臂、第五悬臂、第六悬臂、第七悬臂和第八悬臂,第一悬臂、第二悬臂、第三悬臂、第四悬臂、第五悬臂、第六悬臂、第七悬臂和第八悬臂在pcb板的四边板体上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差兼容的pcb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若干限位筋,包括上壳体第一限位筋、上壳体第二限位筋、上壳体第三限位筋、上壳体第四限位筋、上壳体第五限位筋、上壳体第六限位筋、上壳体第七限位筋、上壳体第八限位筋,上壳体上的限位筋与pcb板上的悬臂一一对应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