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宇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响应于环保的浪潮下,城市的楼宇中产生的生活油烟会在净化之后进行排放。一般是通过一根主管道将所有的住户的油烟管道连通在一起,并且在主管道的下游设置烟气处理设备。在楼宇内的住户烹饪时,所有住户产生的烟气将全部汇聚到主管道中,烟气经过主管道汇集之后进入烟气处理设备中而被净化处理干净后排放。
2、但是,与工业烟气不同的是,楼宇内的烟气产生是随时间而波动的,即楼宇内的烟气存在高峰期,烟气较为集中地产生在午饭和晚饭烹饪时间。而在其他的时间段内,楼宇内鲜有住户会进行烹饪活动,即楼宇在非高峰时间基本不产生烟气。在工业烟气处理系统中,烟气净化设备时刻都需要进行工作,以较佳地处理烟气中的油烟以及颗粒物,但在楼宇中,若是烟气净化设备保持时刻工作的状态,将消耗额外的非必要电能。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烟气处理系统,用以改善楼宇烟气净化设备能耗较高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包括:
4、主管道,用于与楼宇内不同住户的油烟管道连接;
5、烟气净化装置,包括:
6、进气管;
7、机壳,设置在进气管的下游,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机壳连通;
8、静电场结构,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9、风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且设置在静电场结构的下游;
10、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气管上,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内的气压;
11、控制器,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风机的功率。
12、优选地,楼宇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油烟传感器,所述油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油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油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静电场结构的功率。
13、优选地,所述油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旁侧。
14、优选地,所述烟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活性炭结构,所述活性炭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活性炭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静电场结构之间。
15、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结构包括有活性炭和活性炭支架,所述活性炭安装在所述活性炭支架上,所述活性炭支架与所述机壳滑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静电场结构包括有静电场和第一检修门,所述第一检修门与所述机壳铰链连接,所述静电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静电场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密封连接。
17、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检修门上。
18、优选地,所述机壳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挡雨板。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连接的烟气净化装置,主管道收集烟气后流入到烟气净化装置内。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有进气管和机壳,进气管的一端和主管道连通,另一端和机壳连通。机壳内安装有静电场结构和风机,并且风机设置在静电场结构的下游。本申请通过在进气管内设置气压传感器并且将该气压传感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管道内的气压信号之后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随之控制风机的功率。当气压传感器处的为正压时,控制器调节风机的功率使得风机产生的负压略大于检测到的正压,进而使得烟气能够顺利地通过静电场结构并且被净化。而当气压传感器处为正常大气压时或者是微正压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停止或者以低功率运行,进而降低装置运行的能耗。
1.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烟传感器,所述油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油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油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静电场结构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旁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活性炭结构,所述活性炭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活性炭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静电场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结构包括有活性炭和活性炭支架,所述活性炭安装在所述活性炭支架上,所述活性炭支架与所述机壳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场结构包括有静电场和第一检修门,所述第一检修门与所述机壳铰链连接,所述静电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静电场与所述机壳的内壁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检修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挡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