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19  6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偏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对桩基基础越来越重视,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建筑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固桩基的稳定性,目前有较多的施工单位采用打桩机将桩基打入土地内。但是在地质松软的地面上进行打桩,桩基受力的过程中容易差那身偏移,导致承重不稳定,这就需要防止桩基偏移的装置来进行辅助;

2、现有技术授权公告号为cn 216839441 u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该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中,利用曲柄与外壳与第一固定件进行饺接,第一固定件通过滑杆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可滑动滑杆将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进行贴合,再将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向上抬起放入外壳内,进行折叠,便于搬运,节省空间,再利用滑杆,滑槽与液压杆,夹板的配合,可随意的根据桩基尺寸进行调节,适用性较高;

3、对于上述装置虽然能够进行折叠和应对不用尺寸的桩基进行调节,可使对于夹紧的桩基进行防偏移时,装置与地面只存在搭接支撑,不存在应力顶紧的状态,从而使装置对夹紧的桩基起不到防偏移的作用,从而不便于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包括活动组件、衔接组件和两个顶紧组件,两个所述顶紧组件分别与活动组件和衔接组件连接,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半圆卡板,所述第一半圆卡板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根活动轴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活动轴分别与u形板两侧板下端开设的第一活动孔套接,所述u形板的两侧板之间上端与挂靠板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圆卡板的上表面与两块卡孔板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右侧互通的凹嵌槽,所述凹嵌槽的内部左侧面与液压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的伸出端与推紧板固定连接,所述推紧板的右侧面设置为与第一半圆卡板右侧半圆弧面衔接的弧形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组件包括第二半圆卡板,所述第二半圆卡板与第一半圆卡板即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半圆卡板的前后侧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两根第一丝杆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丝杆分别与第一半圆卡板右侧面开设的两个第一螺旋孔螺纹连接,两根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半圆卡板的右侧面前后侧分别与两根插接柱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插接柱分别与第一半圆卡板右侧面开设的两个圆孔一套接,所述第二半圆卡板的上表面与两块l形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l形板均与挂靠板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顶紧组件均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开设的第二螺旋孔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转轮,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压板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与两根滑动柱的下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滑动柱的下端均设置为锥形形状,两根所述滑动柱分别与调节板上开设的两个圆孔二套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板的侧面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板和l形槽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开口的第二活动孔,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侧面通过开设的与第二活动孔互通的圆孔三分别与两根活动柱套接,两根所述活动柱上均固定连接有限制环,两根所述活动柱相背端分别与两块卡孔板或者两块l形板上开设的圆孔四套接,两根所述活动柱相对端分别与两块耳板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活动柱的先对侧面分别与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两块所述耳板和弹簧均位于第二活动孔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所述u形板的两侧板上表面分别与手提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组件、衔接组件、两个顶紧组件和u形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使该装置可以对桩基进行夹紧固定,也可以进行折叠,从而便于进行运输和存放,其次顶紧组件可使活动组件和衔接组件卡紧的桩基提供与地面的顶紧防偏移硬性支撑,从而提高对夹紧固定的桩基防偏移作用,如此可使该装置便于针对桩基防偏移进行应用。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紧组件,可使顶紧组件便于与活动组件或者衔接组件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如此可使该装置进行存放或者运输时,能够进行拆卸分散,从而便于进行运输或者存放,如此可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包括活动组件(3)、衔接组件(4)和两个顶紧组件(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紧组件(5)分别与活动组件(3)和衔接组件(4)连接,所述活动组件(3)包括第一半圆卡板(31),所述第一半圆卡板(3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两根活动轴(32)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活动轴(32)分别与u形板(1)两侧板下端开设的第一活动孔(2)套接,所述u形板(1)的两侧板之间上端与挂靠板(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卡板(31)的上表面与两块卡孔板(33)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卡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右侧互通的凹嵌槽(34),所述凹嵌槽(34)的内部左侧面与液压推杆(35)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35)的伸出端与推紧板(36)固定连接,所述推紧板(36)的右侧面设置为与第一半圆卡板(31)右侧半圆弧面衔接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4)包括第二半圆卡板(41),所述第二半圆卡板(41)与第一半圆卡板(31)即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半圆卡板(41)的前后侧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两根第一丝杆(42)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丝杆(42)分别与第一半圆卡板(31)右侧面开设的两个第一螺旋孔螺纹连接,两根所述第一丝杆(42)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圆卡板(41)的右侧面前后侧分别与两根插接柱(43)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插接柱(43)分别与第一半圆卡板(31)右侧面开设的两个圆孔一套接,所述第二半圆卡板(41)的上表面与两块l形板(44)固定连接,两块所述l形板(44)均与挂靠板(6)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紧组件(5)均包括调节板(51),所述调节板(51)通过开设的第二螺旋孔与第二丝杆(51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5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转轮,所述第二丝杆(510)的下端通过轴承与下压板(59)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59)与两根滑动柱(58)的下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滑动柱(58)的下端均设置为锥形形状,两根所述滑动柱(58)分别与调节板(51)上开设的两个圆孔二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1)的侧面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板(52)和l形槽板(5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2)上开设有开口的第二活动孔(511),所述固定板(52)的前后侧面通过开设的与第二活动孔(511)互通的圆孔三分别与两根活动柱(53)套接,两根所述活动柱(53)上均固定连接有限制环(54),两根所述活动柱(53)相背端分别与两块卡孔板(33)或者两块l形板(44)上开设的圆孔四套接,两根所述活动柱(53)相对端分别与两块耳板(55)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活动柱(53)的先对侧面分别与弹簧(56)的两端固定连接,两块所述耳板(55)和弹簧(56)均位于第二活动孔(5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所述u形板(1)的两侧板上表面分别与手提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收纳的折叠型建筑桩基施工用防偏移装置,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包括活动组件、衔接组件和两个顶紧组件,两个所述顶紧组件分别与活动组件和衔接组件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活动组件、衔接组件、两个顶紧组件和U形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使该装置可以对桩基进行夹紧固定,也可以进行折叠,从而便于进行运输和存放,其次顶紧组件可使活动组件和衔接组件卡紧的桩基提供与地面的顶紧防偏移硬性支撑,从而提高对夹紧固定的桩基防偏移作用,如此可使该装置便于针对桩基防偏移进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许兵,熊正洲,熊源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金雄弘伟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4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