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07  8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输出两种电压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电动工具等电动机器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的电池组驱动,电动机器的无线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由马达驱动的电动工具中,通常使用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并通过电池组中储存的电能来驱动马达。使用后电压降低,可将电池组自电动工具拆下,使用外部充电装置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2、在无线型的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中,需要可充电电池能够确保规定的工作时间或规定的输出,因此电池的性能也要满足高输出化或高电压化。另外,随着对将无线型电动机器的开发,具有各种输出电压的电池组也已逐渐商品化。通常,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固定的,但目前已出现通过设置多个电池组件,并通过连接部件来选择将电池组件串联来输出、或者将电池组件并联来输出,以此来应对需要不同电压的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然而,对使用者而言,当使用多个电动工具或电动机器时,要准备多种电池组以因应不同的电压需求,如此会比较繁琐。

3、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包,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能够实现两个电池组在串联或并联中自由切换,以调节相应的电压。

2、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组件与调节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电池组件的底座及扣合于所述底座的顶盖,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所述调节机构被调节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的支撑件、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旋转盘及固持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数个电极端子,所述旋转盘设有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圆形基部、自所述基部的圆心向上延伸的中心柱体、与所述中心柱体偏置的突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的导电垫片,所述中心柱体具有竖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且支撑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突出部自所述基部的顶面向上凸伸出所述顶盖,所述电极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且用于接触所述导电垫片。所述突出部被抵推时,所述基部带动所述导电垫片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导电垫片与所述电极端子的接触区域,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

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支撑件设有圆形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沿径向向外且向上延伸的数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中心柱体支撑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顶盖设有自底面向内凹陷的盲孔,所述本体部设有贯穿圆心的通孔,所述中心柱体设有自所述基部向上突伸的上端部及向下突伸出所述基部的底面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抵接于所述盲孔内,所述下端部容纳于所述通孔内。

5、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顶盖设有自底面向下凸伸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偏置于所述盲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体的所述上端部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部内且另一端扣持于所述抵接部上。

6、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电芯支架、由所述电芯支架支撑的数个电芯及位于所述电芯支架的外侧的数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连接于数个所述电芯之间,以使数个所述电芯形成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

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池包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芯支架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电芯支架的上方,且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接触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且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顶盖设有沿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且具有位于插拔方向的前方的第一位置及位于插拔方向的后方的第二位置,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并联,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串联。

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极端子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的第一正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的第一负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的第二正极端子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的第二负极端子;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端子导通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导通;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端子导通,而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未导通。

10、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极端子设有固持于所述本体部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接触臂及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的焊接脚,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基部的底面,所述焊接脚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所述导电垫片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的第一导电垫片与第二导电垫片,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并联时,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垫片,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片。

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二导电垫片在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垫片的长度,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串联时,所述第二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片,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未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垫片而直接抵接于所述基部的底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顶盖的底面的支撑件、位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的旋转盘及固持于支撑件上的数个电极端子,所述旋转盘设有位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的圆形基部、自基部的圆心向上延伸的中心柱体、与中心柱体偏置的突出部及位于基部的底面的导电垫片,所述中心柱体具有竖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且支撑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所述突出部自基部的顶面向上凸伸出顶盖,所述电极端子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之间且用于接触导电垫片。所述突出部被抵推时,所述基部带动导电垫片绕旋转轴线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导电垫片与电极端子的接触区域,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通过所述突出部的旋转抵推,从而使得所述电池包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输出电压;如此设置,拓展了电池包的使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兼容性,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组件与调节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电池组件的底座及扣合于所述底座的顶盖,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所述调节机构被调节以使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的支撑件、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旋转盘及固持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数个电极端子,所述旋转盘设有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圆形基部、自所述基部的圆心向上延伸的中心柱体、与所述中心柱体偏置的突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的导电垫片,所述中心柱体具有竖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且支撑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突出部自所述基部的顶面向上凸伸出所述顶盖,所述电极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且用于接触所述导电垫片;所述突出部被抵推时,所述基部带动所述导电垫片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导电垫片与所述电极端子的接触区域,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圆形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沿径向向外且向上延伸的数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中心柱体支撑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自底面向内凹陷的盲孔,所述本体部设有贯穿圆心的通孔,所述中心柱体设有自所述基部向上突伸的上端部及向下突伸出所述基部的底面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抵接于所述盲孔内,所述下端部容纳于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自底面向下凸伸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偏置于所述盲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体的所述上端部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部内且另一端扣持于所述抵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电芯支架、由所述电芯支架支撑的数个电芯及位于所述电芯支架的外侧的数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连接于数个所述电芯之间,以使数个所述电芯形成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电芯支架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电芯支架的上方,且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接触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且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沿电池包的插拔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且具有位于插拔方向的前方的第一位置及位于插拔方向的后方的第二位置,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并联,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的第一正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的第一负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的第二正极端子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的第二负极端子;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端子导通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导通;所述突出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端子导通,而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未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设有固持于所述本体部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接触臂及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的焊接脚,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基部的底面,所述焊接脚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所述导电垫片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面的第一导电垫片与第二导电垫片,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并联时,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正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垫片,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垫片在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垫片的长度,所述第一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串联时,所述第二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片,所述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负极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未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垫片而直接抵接于所述基部的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池组件与调节机构,壳体包括底座及扣合于底座的顶盖,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池组及第二电池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顶盖底面的支撑件、位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的旋转盘及固持于支撑件的数个电极端子,旋转盘设有位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的基部、自基部向上延伸的中心柱体、与中心柱体偏置的突出部及位于基部底面的导电垫片,中心柱体支撑于顶盖与支撑件之间,电极端子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之间且接触导电垫片。突出部被抵推时,基部带动导电垫片转动,以改变导电垫片与电极端子的接触区域,使得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在串联与并联之间切换,从而电池包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输出电压。

技术研发人员:印涛,黄星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3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