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学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为满足生物医药检测领域的快速检测要求,采用胶体金法制备的检测试剂条及试剂盒已被广泛应用。在对人体阴道内的细菌进行检测时,操作者需要试剂盒放入人体内进行取样检测,现有的检测盒内只能安装一种试纸条,但是,由于一个试剂条只能检测一个指标,在检测时需要同时检测多个指标,采用多个单项检测的试剂盒和试剂条分别进行取样并检测,操作较为繁琐且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优点是:便于操作者使用试剂盒同时进行两项指标的检测,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包括手持部和取样部,所述取样部包括底板以及盖合在底板上的上壳体,所述底板和上壳体之间放置有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加样孔、第二加样孔以及用于观察第二试纸条的观察窗,所述第一加样孔与第一试纸条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加样孔与第二试纸条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检测时,操作者用手捏住手持部,并将取样部伸入人体内,接着待测试样通过第一加样孔和第二加样孔进入到取样部内并分别滴落到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上,并和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发生反应。几分钟后,操作者用手捏住手持部,将取样部从人体内抽出,接着操作者将处理液通过第二加样孔滴到第二试纸条,处理液在第二试纸条上和待测试样快速层析,然后通过第一加样孔和观察窗查看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上的检测结果,从而实现同时对双项指标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操作者一次一次地进行单项指标的检测,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两边设为台阶状,所述底板台阶状的侧壁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固接有卡接块,所述上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两边固接有一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块与底板上的侧壁相接触并且卡接块卡接在第一凹槽内,所述上壳体远离手持部的一端固接有用于将上壳体和底板的端部封堵住的封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和上壳体通过卡接块和安装块上第一凹槽的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便于操作者将上壳体从底板上拆卸下来将使用完毕的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从底板上取下来,对上壳体和底板进行消毒后再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朝向上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分别限制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的两个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设置,对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少了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在底板上发生移动错位的可能,保证了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与底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朝向上壳体的一侧在限位槽内固接有用于将第一试纸条或第二试纸条顶起贴合在上壳体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小于限位槽的深度,所述凸块背离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分别支撑放置在两个凸块上,当待测试样通过第一加样孔和第二加样孔滴落到第一试纸条上时,由于凸块上的第三凹槽的槽底与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便于检测试样在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上快速的渗透扩散,提高了反应和检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朝向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加样孔和第二加样孔相连通的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远离上壳体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相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测试样分别通过第一加样孔和第二加样孔进入到取样部内时,待测试样通过两个导流管的内壁分别流到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上进行检测。导流管的设置,对待测试剂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待测试剂集中沿着导流管的内壁集中流到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的表面进行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背离底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封闭观察窗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可拆卸连接在上壳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的设置,使得在检测之前观察窗的窗口被封闭住,减少了灰尘杂质等通过开口较大的观察窗的窗口落入到第二试纸条上对第二试纸条造成污染的可能,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背离底板的一侧在观察窗的外周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槽底开设有卡接孔,所述沉槽的深度与封闭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封闭板完全限制在沉槽内,所述封闭板朝向沉槽的一侧固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卡接在卡接孔内,所述封闭板背离观察窗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将封闭板从沉槽内取出的第二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观察窗打开对第二试纸条上的检测结果进行查看时,操作者将手指伸入第二凹槽,将封闭板从沉槽内掀起来,并将封闭板从沉槽内取出,使得卡接柱从卡接孔内脱离,从而将封闭板从观察窗的窗口处的沉槽内取下。当取样部进行回收消毒并进行二次使用时,操作者再将封闭板重新限制在沉槽内,并将封闭板上的卡接柱和沉槽上的卡接柱对应卡接固定,从而使得封闭板固定在沉槽内使得观察窗的窗口被封闭住,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持部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用手指将手持部捏住并将取样部从人体抽出时,防滑纹路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操作者的手指与手持部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减少操作者的手指从手持部他脱离开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检测时,待测试样分别通过第一加样孔和第二加样孔滴落到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上进行反应检测,实现了对待测试样同时进行双项指标的检测,操作简单便捷;

2.便于操作者对上壳体和底板进行拆卸将使用后的第一试纸条和试纸条取出,同时便于操作者对消毒后的上壳体和底板进行重新安装并替换上新的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以便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手持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手持部;2、取样部;3、底板;4、上壳体;5、第一试纸条;6、第二试纸条;7、第一加样孔;8、第二加样孔;9、观察窗;10、卡接块;11、安装块;12、第一凹槽;13、限位槽;14、凸块;15、第三凹槽;16、导流管;17、封闭板;18、沉槽;19、卡接孔;20、卡接柱;21、第二凹槽;22、防滑纹路;23、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参考图1,包括手持部1和取样部2,手持部1设置为圆饼状,取样部2设置成长条状,取样部2包括底板3以及盖合在底板3上的上壳体4,底板3和手持部1一体成型,上壳体4可拆卸安装在底板3上。检测时,操作者用手捏住手持部1,将取样部2伸入人体内电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再将取样部2从人体内抽出,由于手持部1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22,有利于增大操作者的手指与手持部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操作者将取样部2从人体内抽出时手指从手持部1脱离的可能。

参考图3,底板3朝向上壳体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3,两个限位槽13内分别粘接有一个凸块14,凸块14的高度小于限位槽13的深度,凸块14背离底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5,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分别支撑放置在两个凸块14上。由于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和第三凹槽15的槽底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便于检测试样在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快速的渗透扩散,提高了反应和检测的效率。

参考图1和图2,底板3沿长度方向的两边设为台阶状,底板3台阶状的侧壁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固接有卡接块10,上壳体4沿长度方向的两边粘接有一个安装块11,两个安装块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2,卡接块10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上壳体4远离手持部1的一端粘接有一块封板23。安装时,操作者将上壳体4的安装块11上的第一凹槽12与底板3上的卡接块10相对应,使得卡接块10卡接在第一凹槽12内,此时安装块11与底板3上的侧壁相抵触,并将上壳体4沿着底板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上壳体4远离封板23的一端与手持部1相抵触,此时封板23将上壳体4和底板3的开口的端部封堵住,从而使得上壳体4安装在底板3上。当检测完毕后,操作者再将上壳体4从底板3上滑移下来,使得卡接块10从第一凹槽12内脱离,然后操作者将使用完毕的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从凸块14上取下来。待操作者对取样部2进行消毒后,操作者再将新的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放置在凸块14上,并将上壳体4重新安装在底板3上,以便进行二次回收使用,节约了资源。

参考图3,上壳体4上开设有第一加样孔7、第二加样孔8以及用于观察第二试纸条6的观察窗9,观察窗9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加样孔7和第二加样孔8的开口面积大。第一加样孔7与第一试纸条5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加样孔8和观察窗9与第二试纸条6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试纸条5为ph试纸,用于对待测试样的酸碱性进行检测。上壳体4背离底板3的一侧设有用于封闭观察窗9的封闭板17,封闭板17的设置,减少了灰尘杂质等通过开口较大的观察窗9的窗口落入到第二试纸条6上对第二试纸条6造成污染的可能。

参考图3,上壳体4朝向底板3的一侧粘接有与第一加样孔7和第二加样孔8相连通的导流管16,两个导流管16远离上壳体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相接触。进行检测时,操作者将取样部2伸入人体内,待测试样通过第一加样孔7和第二加样孔8流入取样部2内时,并沿着两个导流管16的内壁集中流到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操作者将取样部2从体内取出,将处理液通过第二加样孔8滴到第二试纸条6,处理液和待测试样在第二试纸条6上快速层析并进行反应。然后操作者根据第一试纸条5和第一试纸条5上的反应结果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对待测试样同时进行两项指标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参考图3和图4,上壳体4背离底板3的一侧在观察窗9的外周缘开设有沉槽18,沉槽18槽底开设有卡接孔19,沉槽18的深度与封闭板17的厚度相同,封闭板17完全限制在沉槽18内,封闭板17朝向沉槽18的一侧粘有卡接柱20,卡接柱20卡接在卡接孔19内,封闭板17背离观察窗9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将封闭板17从沉槽18内取出的第二凹槽21。当待测试样在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反应几分钟后,操作者将手指伸入第二凹槽21内,并将封闭板17从沉槽18内掀起来,并将封闭板17从沉槽18内取出,使得卡接柱20从卡接孔19内脱离,从而将封闭板17从观察窗9的窗口处的沉槽18内取下。然后操作者通过第一加样孔7和观察窗9分别对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的反应结果进行查看。

操作步骤:检测时,操作者用手捏住手持部1,将取样部2伸入到人体内进行检测,此时待测试样通过第一加样孔7和第二加样孔8流入取样部2内,并沿着两个导流管16的内壁流到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待测试样在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操作者用手指捏住手持部1将取样部2从人体内抽出,接着操作者将处理液通过第二加样孔8滴到第二试纸条6上。几分钟后,操作者将封闭板17从上壳体4上的沉槽18内取下,使得观察窗9被打开,接着操作者通过第一加样孔7和观察窗9分别对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的反应结果进行查看,并根据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上的反应结果分析得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对待测试样两项指标的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和取样部(2),所述取样部(2)包括底板(3)以及盖合在底板(3)上的上壳体(4),所述底板(3)和上壳体(4)之间放置有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所述上壳体(4)上开设有第一加样孔(7)、第二加样孔(8)以及用于观察第二试纸条(6)的观察窗(9),所述第一加样孔(7)与第一试纸条(5)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加样孔(8)与第二试纸条(6)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沿长度方向的两边设为台阶状,所述底板(3)台阶状的侧壁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固接有卡接块(10),所述上壳体(4)沿长度方向的两边固接有一个安装块(11),两个所述安装块(1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安装块(11)与底板(3)上的侧壁相接触并且卡接块(10)卡接在第一凹槽(12)内,所述上壳体(4)远离手持部(1)的一端固接有用于将上壳体(4)和底板(3)的端部封堵住的封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朝向上壳体(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分别限制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的两个限位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朝向上壳体(4)的一侧在限位槽(13)内固接有用于将第一试纸条(5)或第二试纸条(6)顶起贴合在上壳体(4)上的凸块(14),所述凸块(14)的高度小于限位槽(13)的深度,所述凸块(14)背离底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朝向底板(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加样孔(7)和第二加样孔(8)相连通的导流管(16),两个所述导流管(16)远离上壳体(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试纸条(5)和第二试纸条(6)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背离底板(3)的一侧设有用于封闭观察窗(9)的封闭板(17),所述封闭板(17)可拆卸连接在上壳体(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背离底板(3)的一侧在观察窗(9)的外周缘开设有沉槽(18),所述沉槽(18)槽底开设有卡接孔(19),所述沉槽(18)的深度与封闭板(17)的厚度相同,所述封闭板(17)完全限制在沉槽(18)内,所述封闭板(17)朝向沉槽(18)的一侧固接有卡接柱(20),所述卡接柱(20)卡接在卡接孔(19)内,所述封闭板(17)背离观察窗(9)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将封闭板(17)从沉槽(18)内取出的第二凹槽(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三联检测试剂盒,应用在生物化学检测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持部和取样部,所述取样部包括底板以及盖合在底板上的上壳体,所述底板和上壳体之间放置有第一试纸条和第二试纸条,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加样孔、第二加样孔以及用于观察第二试纸条的观察窗,所述第一加样孔与第一试纸条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加样孔与第二试纸条的位置相对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双项指标的同时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黎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