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道路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缘石。
背景技术:
1、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设路缘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边缘、行车道右侧边缘或路肩外侧边缘常需设路缘石。
2、现有技术中,路缘石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或大理石制成,其存在以下缺点,单块重量较重,搬运操作不方便;整体硬度高,破损率较高,搬运或施工时易破碎或表面受损,给后期的保养维护带来影响;并且路缘石损坏更替后无法利旧回收,从而积赞了大量的固体废料,造成了许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缘石,便于生产加工,实现了路缘石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浪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缘石,包括:路缘石主体,所述路缘石本体的材质为钢,所述路缘石主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路缘石主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空腔连通;连接件,相邻的所述路缘石主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有所述路缘石主体的空腔均相互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主体包括前板、顶板、底板和背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前板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为所述背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之间的空隙;所述顶板和底板均垂直于所述前板,所述背板垂直于所述顶板。
4、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格栅,所述路缘石主体上的前板上设有所述排水格栅,所述排水格栅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排水格栅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空腔底端的竖直高度。
5、进一步地,还包括标识图案,路缘石主体的顶板上设有所述标识图案。
6、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配重块的顶端的竖直高度不低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的竖直高度。
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路缘石主体内设有两个所述配重块,且两个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路缘石主体对称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连接件同时与两个相邻的所述路缘石主体的前板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主体上设有凹槽和/或灯孔,所述凹槽用于设置反光带,所述灯孔用于设置led灯。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槽体和位于所述前板上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相互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主体的前板上设有所述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替代所述排水格栅。
12、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路缘石,本申请的钢板路缘石可重复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大大节约了自然界中建筑类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并且通过排水格栅,使路面不用为了排水开槽施工,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行车危险。
1.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主体包括前板、顶板、底板和背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前板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为所述背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之间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格栅,所述路缘石主体上的前板上设有所述排水格栅,所述排水格栅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排水格栅的竖直高度高于所述空腔底端的竖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识图案,路缘石主体的顶板上设有所述标识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配重块的顶端的竖直高度不低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的竖直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路缘石主体内设有两个所述配重块,且两个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路缘石主体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连接件同时与两个相邻的所述路缘石主体的前板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主体上设有凹槽和/或灯孔,所述凹槽用于设置反光带,所述灯孔用于设置led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槽体和位于所述前板上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相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主体的前板上设有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替代所述排水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