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11  24


本技术属于金属板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主要针对锆合金板材冷轧压延加工,用于提高加工效率。


背景技术:

1、锆合金板材压延加工是锆合金板材生产制造中的关键过程,锆合金板材冷轧加工过程前后上下料的操作是锆合金板材冷轧过程最基础的工作。现有的锆合金板材冷轧时上下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2、1)仅采用人工上下料,此种方式需要至少两名作业人员佩戴劳保手套等相互配合进行上下料作业;

3、2)采用工人操作天车和真空吸盘相结合的方式,此种方式需要班组作业人员持有特种设备作业证书,同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等劳保用品,且易发生吊装作业安全事故;

4、3)上下料作业采用半自动方式,即上料采用a或b的方式,下料采用装有真空吸吊机的下料小车。

5、上述三种方式操作者要么需要专业的特种设备操作资质利用车间天车及真空吸盘或者板夹等进行上下料,要么采用人工手抬方式进行上下料或者第三种半自动的上下料方式,耗时耗力且易发生安全风险。同时,由于锆合金板材整个生产流程对工艺质量要求较高,牌号与批次较多,每个牌号、每个批次都要求单独堆放,因此易占用空间并发生混料现象。现有的对锆合金板材冷轧前后上下料过程整体呈现出效率低、耗时耗力、操作复杂、易发生安全风险的特点。

6、有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金属板材冷轧上下料时效率低、耗时耗力、操作复杂且易发生安全风险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3、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包括沿上料区域位置设置的第一轨道和沿下料区域位置与冷轧机轨道位置共同设置的第二轨道,且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相互垂直并相接;

4、其中,所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一小车,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小车,所述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的主体均为框架结构,两个小车内顶部分别固设有一组滚动导轨,且两组所述滚动导轨均沿第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以实现两组所述滚动导轨的对接,所述滚动导轨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垂直升降机构,所述移动垂直升降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真空吸盘,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将第一轨道内上料区域位置的待加工金属板材转运至第二轨道一侧的冷轧机轨道位置进行冷轧加工,并将加工后的金属板材卸至第二轨道另一侧的下料区域位置。

5、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滚动导轨均由两个相对设置且截面呈凹槽形的长条钢材组成,并在所述长条钢材的凹槽底部开设有滑槽,同时在每组所述滚动导轨远离对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板。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垂直升降机构主要由移动单元和链式电动葫芦组成;

7、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置有多组嵌装在滚动导轨滑槽中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与固设在连接座上的第一驱动结构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行走轮沿滚动导轨滑槽方向运动,所述链式电动葫芦安装于连接座的底部,且所述链式电动葫芦底部与真空吸盘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减速箱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箱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任一组所述第一行走轮传动连接;

9、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为链传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小车在第一轨道上往复运动的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小车在第二轨道上往复运动的行走机构结构相同。

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间距设置在相应小车主体底部的至少两组第二行走轮,且每组所述第二行走轮与相应的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匹配;

12、其中,每个小车主体底部中的任一组所述第二行走轮为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二传动结构与固定设置在小车主体上的第二驱动结构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在相对应的轨道上运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杆和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两端的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传动杆啮合,同时所述传动链与主动轮上设置的传动齿啮合。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减速箱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箱与传动杆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道的外侧、且位于冷轧机轨道位置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用于驱动第二小车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联动。

16、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属控制箱分别与第一小车、第二小车、移动垂直升降机构以及真空吸盘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车、第二小车、移动垂直升降机构以及真空吸盘协同进行上下料作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根据上料区域位置、下料区域位置及冷轧机轨道位置的三角分布,设置了两组相互垂直且相接的轨道,同时在每个轨道上设置了可双向运动的小车,且两个小车采用对接分离式框架结构,配合移动垂直升降机构及设置在其底部的真空吸盘,实现两个小车对不同工位的金属板料进行吸取和落下,并各自沿着相应的轨道方向进行双向运动,完成对不同工位中金属板料准确有效的上下料作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装置可使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以及设置在两者滚动导轨上的并带有真空吸盘的移动垂直升降机构在相应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进行正反双向运动,即通过多个运动部件的协同运行可完成对金属板材从上料区域转运至加工区域,再将加工后的金属板材转运至下料区域的全程作业,且所有运动部件全程在轨道上运行,安全可靠,同时通过操作控制箱能够实现冷轧时自动化上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上料区域位置(a)设置的第一轨道(1)和沿下料区域位置(b)与冷轧机轨道位置(c)共同设置的第二轨道(2),且所述第一轨道(1)与第二轨道(2)相互垂直并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滚动导轨(5)均由两个相对设置且截面呈凹槽形的长条钢材组成,并在所述长条钢材的凹槽底部开设有滑槽,同时在每组所述滚动导轨(5)远离对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垂直升降机构(6)主要由移动单元(61)和链式电动葫芦(6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减速箱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箱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任一组所述第一行走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车(3)在第一轨道(1)上往复运动的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小车(4)在第二轨道(2)上往复运动的行走机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间距设置在相应小车主体底部的至少两组第二行走轮,且每组所述第二行走轮与相应的第一轨道(1)或第二轨道(2)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杆和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两端的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与传动杆啮合,同时所述传动链与主动轮上设置的传动齿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减速箱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箱与传动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2)的外侧、且位于冷轧机轨道位置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8),所述位置传感器(8)与用于驱动第二小车(4)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属控制箱分别与第一小车(3)、第二小车(4)、移动垂直升降机构(6)以及真空吸盘(7)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车(3)、第二小车(4)、移动垂直升降机构(6)以及真空吸盘(7)协同进行上下料作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金属板材冷轧用的上下料装置,包括沿上料区域设置的第一轨道和沿下料区域及冷轧机轨道设置的第二轨道,且两个轨道垂直并相接;其中,两个轨道上均设有能够沿各自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且主体为框架结构的小车,每个小车内顶部设有一组滚动导轨,且两组滚动导轨均沿第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以实现对接,滚动导轨上设有移动垂直升降机构,用于配合两个小车将第一轨道上料区域内的待加工板材转运至第二轨道一侧的冷轧机轨道上进行加工,并将加工后的板材卸至第二轨道另一侧的下料区域内。本技术通过控制控制箱能实现自动化上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整个上下料过程在轨道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宁,王宏星,韩路达,权继锋,刘杰,陈鑫,周军,李宇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西部新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2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