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属于羊肚菌菌种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在早期的高原羊肚菌菌种培育过程中,需要对羊肚菌进行培养之前需要对距离菌盖1~2cm的部分用刀具切取下来,但目前对羊肚菌切割的工具大都需要人工进行切割,且需要借助工人的经验判断距离菌盖是否到达1~2cm,存在一定的误差,有时会将羊肚菌的菌盖或者根部进行切割,羊肚菌的菌盖或者根部不能作为菌种进行培养,给后续的培养造成的一定的麻烦,也浪费了一定的培养基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与第二滑槽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与第三滑槽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轴承,且两个所述轴承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且两个所述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与螺纹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远离第一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切割刀具,所述螺纹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标杆,且所述标杆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切割刀具。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和开关。

优选的,所述开关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电动推杆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标杆的形状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转轴、螺纹柱、螺纹帽、标尺、刻度线、转轮和第三把手的共同作用,手动转动第三把手并带动转轮、转轴和螺纹柱转动,同时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标杆在第三滑槽内滑动,从而使螺纹帽在螺纹柱的外表面上移动,同时带着活动切割刀具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切割刀具的方向运动,当标尺到达刻度线的某一数值后,停止转动第三把手,就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羊肚菌进行切割,使切割的更加准确,避免将菌根和菌盖切取下来,也避免了浪费了后续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

2、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的设置,有效消减了震动所产生的力,对整个设备进行了保护,通过第二把手的设置,方便了放置板的取出和安装,也方便将羊肚菌放置到放置板上,同时也可以将羊肚菌的菌盖放置到放置槽内,方便了对羊肚菌的切取,第一把手的设置,方便了整个设备的搬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推杆;2、第三支撑板;3、第一把手;4、开关;5、第一连接板;6、固定切割刀具;7、放置槽;8、第二滑块;9、支撑块;10、放置板;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把手;13、橡胶垫;14、活动切割刀具;15、第四滑槽;16、转轴;17、轴承;18、转轮;19、第三把手;20、标杆;21、第三滑槽;22、刻度线;23、螺纹帽;24、螺纹柱;25、第一滑槽;26、第一滑块;27、第二滑槽;28、第二连接板;29、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9,所述第二支撑板2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所述第三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所述电动推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25和第二滑槽27,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正面开设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5的一侧与第二滑槽27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5的一侧与第三滑槽21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5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轴承17,且两个所述轴承17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16,且两个所述转轴16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柱24,所述螺纹柱2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3,所述第二滑槽2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6,所述第一滑块26的底端与螺纹帽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23远离第一滑块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8,所述第二连接板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切割刀具14,所述螺纹帽2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标杆20,且所述标杆20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21内,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22,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转轮18,所述转轮18的一侧与转轴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1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9,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开设有第四滑槽15,所述第四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放置槽7,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切割刀具6,通过轴承17、转轴16、螺纹柱24、螺纹帽23、标尺、刻度线22、转轮18和第三把手19的共同作用,手动转动第三把手19并带动转轮18、转轴16和螺纹柱24转动,同时第一滑块26在第二滑槽27内滑动、标杆20在第三滑槽21内滑动,从而使螺纹帽23在螺纹柱24的外表面上移动,同时带着活动切割刀具14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切割刀具6的方向运动,当标尺到达刻度线22的某一数值后,停止转动第三把手19,就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羊肚菌进行切割,使切割的更加准确,避免将菌根和菌盖切取下来,也避免了浪费了后续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

具体的,所述第三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和开关4,第一把手3的设置,方便了整个设备的搬运。

具体的,所述开关4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4与电动推杆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通过橡胶垫13的设置,有效消减了震动所产生的力,对整个设备进行了保护。

具体的,所述放置板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12,通过第二把手12的设置,方便了放置板10的取出和安装,也方便将羊肚菌放置到放置板10上,同时也可以将羊肚菌的菌盖放置到放置槽7内,方便了对羊肚菌的切取。

具体的,所述标杆20的形状为l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培养基制作完毕后,选取八分成熟状态的母体,将其放置于阴凉干燥处10天左右将水分蒸发,随后,将晾晒好的母体放置在接种箱内,用消毒粉先进行空气消毒,再用专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进入接种箱后,再用专用消毒液对其他接种器具消毒,接种针要用酒精灯火焰杀菌,用无菌水及专用消毒液冲洗母体,再用无菌纸将母体上残留水分吸干,将距离菌盖1~2cm的部分切取下来,切取时,手动拽动第二把手12,使第二滑块8在第四滑槽15内滑动,然后将羊肚菌放置到放置板10上,同时将羊肚菌的菌盖放置到放置槽7内,放置完毕后,将放置板10推回原位,然后根据放置板10上羊肚菌的长度,手动转动第三把手19并带动转轮18、转轴16和螺纹柱24转动,同时第一滑块26在第二滑槽27内滑动、标杆20在第三滑槽21内滑动,从而使螺纹帽23在螺纹柱24的外表面上移动,同时带着活动切割刀具14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切割刀具6的方向运动,当标尺到达刻度线22的某一数值后,停止转动第三把手19,按下开关4,开关4控制电动推杆1下降,同时带着活动切割刀具14和固定切割刀具6下降,就可以对放置板10上的羊肚菌进行切割,使切割的更加准确,避免将菌根和菌盖切取下来,也避免了浪费了后续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然后将切割下来的茎部切成边长约为0.2cm的正方形小块,用接种针将这些正方形小块独立接在试管中,接种位置要靠近底部,嵌入培养基,以防止滑落影响生长,将接种完毕的试管保存在恒温箱中,并将温度控制在22℃以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9),所述第二支撑板(2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所述第三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所述电动推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25)和第二滑槽(27),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正面开设有第三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5)的一侧与第二滑槽(27)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5)的一侧与第三滑槽(21)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5)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轴承(17),且两个所述轴承(17)内均活动穿设有转轴(16),且两个所述转轴(16)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柱(24),所述螺纹柱(2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3),所述第二滑槽(27)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6),所述第一滑块(26)的底端与螺纹帽(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23)远离第一滑块(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8),所述第二连接板(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切割刀具(14),所述螺纹帽(2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标杆(20),且所述标杆(20)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21)内,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22),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转轮(18),所述转轮(18)的一侧与转轴(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轮(1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9),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开设有第四滑槽(15),所述第四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放置槽(7),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切割刀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和开关(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4)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4)与电动推杆(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杆(20)的形状为l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羊肚菌菌种培养技术领域,尤其为高原有机羊肚菌菌种研发培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转轴、螺纹柱、螺纹帽、标尺、刻度线、转轮和第三把手的共同作用,手动转动第三把手并带动转轮、转轴和螺纹柱转动,同时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标杆在第三滑槽内滑动,从而使螺纹帽在螺纹柱的外表面上移动,同时带着活动切割刀具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切割刀具的方向运动,当标尺到达刻度线的某一数值后,停止转动第三把手,就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羊肚菌进行切割,使切割的更加准确,避免将菌根和菌盖切取下来,也避免了浪费了后续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兴;穆霄鹏;乌汉其木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薛国兴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