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10  27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具体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制品加工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而这些边角料需要配合使用运输设备运输至其他地方放置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2、根据专利网公开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13536361u)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箱、第一连接箱、第二连接箱和传送带,所述进料箱外壁铰接安装带有把手的门体,所述进料箱顶端面中心贯穿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倾斜设有连接板,所述进料箱远离门体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连接箱,所述第一连接箱内部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连接箱远离进料箱的一端活动卡接有第二连接箱,所述第二连接箱内部安装有从动轮,且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由传送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箱顶端转动设有旋钮,所述第一连接箱、第二连接箱内部相向的内壁均安装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由推板连接有钢刷。该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推广”。

3、针对上述描述内容,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4、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进料斗内进倒入金属边角料(图中未示出),金属边角料由连接板落入传送带上,启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传送带开始传送金属边角料,由于物料的尺寸不同,且边缘容易存在锐利部分,该装置仅依靠重力使物料下料落入传送带上,容易出现物料之间互相卡主引起堵塞情况,同时容易损伤传送带且不便于后期存储,该装置传送带高度与角度固定,无法很好的根据运输需求进行调节,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改进出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与传输机,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机构,所述传输机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进料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进料箱内部设置有活动下料机构;

3、所述活动下料机构包括实施组件与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进料箱内部,所述实施组件设置在防护箱内部。

4、优选的,所述实施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防护箱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防护箱延伸至内部固定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曲轴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压块,便于将物料进行挤压,避免出现尺寸过大等情况出现影响后期存放,增加使用效果。

5、优选的,所述进料箱与压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压块滑动连接在槽内部,所述曲轴与防护箱转动连接,便于挤压过程更稳定。

6、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进料箱内部,所述滑杆外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进料箱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防护箱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背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便于对进料箱内部的原料导入传输机上,避免出现堵塞情况,增加输送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

7、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限位架与连接柱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连接柱与限位架接触,所述推板与进料箱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便于输送过程更稳定。

8、优选的,所述辅助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块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便于调节传输机的高度以及俯仰角度,满足不同输送位置需求,增加适用性。

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活动架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活动架滑动连接在槽内部,所述转动块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传输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座以传输机正面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便于调节过程更稳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通过设置的活动下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工作,使曲轴转动,配合连杆,使压块运动,配合导流板,便于将物料进行挤压,避免出现尺寸过大等情况出现影响后期存放,增加使用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二锥齿轮,使第二皮带轮转动,配合传动皮带,使第一皮带轮转动,配合转盘,使连接柱转动,配合滑杆,使推板运动,便于对进料箱内部的原料导入传输机上,避免出现堵塞情况,增加输送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

12、2、该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通过设置的辅助调节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转动,使螺纹杆转动,配合固定块,使活动架运动,配合支撑座,使连接架转动,配合支撑块,使转动块转动,便于调节传输机的高度以及俯仰角度,满足不同输送位置需求,增加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与传输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机构(7),所述传输机(2)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箱(3),所述进料箱(3)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4),所述进料箱(3)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5),所述进料箱(3)内部设置有活动下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施组件(61)包括第一电机(611),所述第一电机(611)固定连接在防护箱(4)顶部,所述第一电机(611)输出端贯穿防护箱(4)延伸至内部固定连接有曲轴(612),所述曲轴(61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13)所述曲轴(612)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杆(614),所述连杆(614)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615),所述连接块(615)右侧固定连接有压块(6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3)与压块(61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压块(616)滑动连接在槽内部,所述曲轴(612)与防护箱(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62)包括滑杆(621),所述滑杆(621)固定连接在进料箱(3)内部,所述滑杆(621)外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架(622),所述限位架(622)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623),所述进料箱(3)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24),所述第一皮带轮(624)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625),所述转盘(625)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26),所述防护箱(4)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27),所述第二锥齿轮(627)背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628),所述第二皮带轮(628)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6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627)与第一锥齿轮(613)啮合,所述限位架(622)与连接柱(62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连接柱(626)与限位架(622)接触,所述推板(623)与进料箱(3)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629)与第一皮带轮(624)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所述固定块(71)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固定块(7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2),所述第二电机(72)输出端贯穿固定块(71)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3),所述螺纹杆(73)外部螺纹连接有活动架(74),所述活动架(74)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架(75),所述连接架(75)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76),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7),所述支撑块(77)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7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1)与活动架(7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槽,且所述活动架(74)滑动连接在槽内部,所述转动块(78)与连接架(7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76)与传输机(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7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座(76)以传输机(2)正面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边角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与传输机,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辅助调节机构,所述传输机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进料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进料箱内部设置有活动下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机工作,配合连杆,使压块运动,便于将物料进行挤压,通过第二锥齿轮,配合传动皮带,使第一皮带轮转动,配合转盘,使连接柱转动,配合滑杆,使推板运动,便于对进料箱内部的原料导入传输机上,通过第二电机转动,配合固定块,使活动架运动,配合支撑座,使连接架转动,配合支撑块,便于调节传输机的高度以及俯仰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宋连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通惠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