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10  48


本技术属于弃土车,具体涉及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


背景技术:

1、目前,顶管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各式各样的顶管方式方法出现,有人工顶管法、机械顶管法、水利顶管法。针对人工顶管法施工,在顶管管道内进行弃土运输作业,由于作业空间狭小,人工推动运输极为不便,导致在运输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业缓慢,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且施工过程中,安全工程师利用气体检测仪测定管道内气体,受管径较小、进出管道时间长、气体测定时无法继续进行运土作业,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此,传统小管径人工顶管弃土运输安全性较差、人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可操作性差、易造成职业健康病,因此需要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内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后桥,所述后桥上设有木板,所述木板上连接有辅助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设在辅助组件外,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转运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内转动连接有四个从动轮,所述车架上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转运组件搭接在支撑架内,所述车架上与防护组件连接,所述后桥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两个主动轮连接,两个主动轮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架内,所述变速箱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变速箱上与木板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所述转运组件包括弃土斗,所述弃土斗上连接有四个吊环,位于前方的两个吊环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吊环内均连接有吊链。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上与后桥连接。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变速箱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在车架上。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均连接在木板上。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底端与车架连接,四个支撑杆的顶端与同一个海绵板连接,所述海绵板下连接有三个海绵块,三个海绵块均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连接,所述海绵板设在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的上方。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弃土斗搭接在支撑架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后桥和辅助组件,辅助组件通过后桥和主动轮驱动移动组件运动,运动的移动组件带动转运组件对弃土进行运输,且辅助组件由0.5h/次变为实时监测(超出限制实时报警),有效避免人工推动矿车时带来的身体的受限性;管道内气体实时监测,降低了有限密闭空间作业时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保证了出土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且该弃土车只需要通过遥控器操控弃土车即可完成运输,灵活性高,管道中进退自如,出土可持续性作业,弃土运输的时间缩短了1/2,提高了弃土的运输效率,且该弃土车的整体构架简易,安装简单,操作简便。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海绵块和海绵板,因海绵板设在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上方,且海绵块设在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周围,海绵块和海绵板相互配合可对智能电控器和气体检测仪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包括移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内设有两个主动轮(2),所述移动组件(1)上设有后桥(3),所述后桥(3)上设有木板(4),所述木板(4)上连接有辅助组件(5),所述移动组件(1)上设有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设在辅助组件(5)外,所述移动组件(1)上设有转运组件(7),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车架(11),所述车架(11)内转动连接有四个从动轮(12),所述车架(11)上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转运组件(7)搭接在支撑架(13)内,所述车架(11)上与防护组件(6)连接,所述后桥(3)包括变速箱(31),所述变速箱(31)与两个主动轮(2)连接,两个主动轮(2)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架(32)内,所述变速箱(3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33),所述变速箱(31)上与木板(4)连接,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智能电控器(51)和气体检测仪(52),所述转运组件(7)包括弃土斗(71),所述弃土斗(71)上连接有四个吊环(72),位于前方的两个吊环(72)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吊环(72)内均连接有吊链(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上与后桥(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31)连接有固定架(32),所述固定架(32)连接在车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控器(51)和气体检测仪(52)均连接在木板(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四个支撑杆(61),四个支撑杆(61)的底端与车架(11)连接,四个支撑杆(61)的顶端与同一个海绵板(62)连接,所述海绵板(62)下连接有三个海绵块(63),三个海绵块(63)均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61)连接,所述海绵板(62)设在智能电控器(51)和气体检测仪(52)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弃土斗(71)搭接在支撑架(13)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管径人工顶管智能弃土车,属于弃土车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内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后桥,所述后桥上设有木板,所述木板上连接有辅助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防护组件;本技术,该弃土车只需要通过遥控器操控弃土车即可完成运输,灵活性高,管道中进退自如,出土可持续性作业,弃土运输的时间缩短了1/2,提高了弃土的运输效率,且该弃土车的整体构架简易,安装简单,操作简便,且辅助组件由0.5h/次变为实时监测(超出限制实时报警),降低了有限密闭空间作业时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避免人工推动矿车时带来的身体的受限性,保证了出土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飞,雷超雯,徐高明,朱祥,李君帅,邵星明,李安琪,钟企文,罗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