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食用菌的营养基原料主要采用各类植物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原料,这样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了培养食用菌,培养料往往需要分段后再装到食用菌袋中,目前在培养料分段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技术中,食用菌加工设备大多体型庞大,制造成本高,一些小型加工工厂受加工设备成本的影响,大多采用的是手工分段操作,这样不仅使得工作效率低,而且对质量要求有影响,达不到产量;

2、现有技术中,因手工分段操作易受人工疲劳强度的影响,会存有工序相互间停滞的现象,容易造成工序间加工料的堆积,难以有效满足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具备机械作业、效率高及保障作业连续性等优点,解决了手工分段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质量要求有影响,达不到产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机械作业、效率高及保障作业连续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端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所述机架的平台上固定有皮带输送带,所述皮带输送带与电气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皮带输送带的顶部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开关,所述红外感应开关与电气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通过输气管与电气控制柜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机架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压板与导杆套接,所述导杆的底端卡接有限位环,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脚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设置于皮带输送带的前后两端,所述红外感应开关分布于位于皮带输送带前后两端的防护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杆分布于压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压板的两端套接有滑套,且通过滑套与导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刀位于皮带输送带的正上方,且切割刀的长度小于防护板间的内间距并大于被分段的菌棒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感应开关位于靠近切割刀的外侧的位置上,所述压板呈等距均匀分布于安装板,所述限位环的高度与皮带输送带的顶部高度一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电气控制柜、皮带输送带及升降气缸,实现了机械作业、效率高的优点,预先设定好电气控制柜的作业参数,通过电气控制柜控制皮带输送带的运作,来输送被分段的菌棒,同时控制升降气缸的运作,使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上的切割刀对需要分段的菌棒进行裁切,全程自动化作业,只需预先设定好程序,无需人工,大幅降低传统的人工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2、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开关、导杆与限位环,实现了保障作业连续性的优点,当被分段的菌棒进入到红外感应开关感应的范围时,红外感应开关感应将侦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并由电气控制柜来控制升降气缸的运作来进行分段,导杆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限位环用于限制切割刀下降的行程,以保障正常的分段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电气控制柜;3、皮带输送带;4、防护板;5、红外感应开关;6、升降气缸;7、安装板;8、压板;9、导杆;10、限位环;11、切割刀;12、脚垫;13、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底端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2,所述机架1的平台上固定有皮带输送带3,所述皮带输送带3与电气控制柜2电性连接,所述皮带输送带3的顶部设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开关5,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与电气控制柜2电性连接,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6,通过设置电气控制柜2、皮带输送带3及升降气缸6,实现了机械作业、效率高的优点,预先设定好电气控制柜2的作业参数,通过电气控制柜2控制皮带输送带3的运作,来输送被分段的菌棒,同时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使升降气缸6驱动压板8上的切割刀11对需要分段的菌棒进行裁切,全程自动化作业,只需预先设定好程序,无需人工,大幅降低传统的人工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所述升降气缸6通过输气管与电气控制柜2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且通过安装板7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机架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杆9,所述压板8与导杆9套接,所述导杆9的底端卡接有限位环10,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开关5、导杆9与限位环10,实现了保障作业连续性的优点,当被分段的菌棒进入到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的范围时,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将侦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2,并由电气控制柜2来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来进行分段,导杆9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限位环10用于限制切割刀11下降的行程,以保障正常的分段作业,所述压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11。

具体的,所述机架1为矩形框架,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脚垫12。

本实施方案中,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小型加工工厂推广使用,脚垫12主要是增大与地接触面积,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防护板4设置于皮带输送带3的前后两端,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分布于位于皮带输送带3前后两端的防护板4上。

本实施方案中,当被分段的菌棒进入到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的范围时,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将侦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2,并由电气控制柜2来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来进行分段,红外感应开关5的型号为tdl-2181r,升降气缸6的型号为mf20-5。

具体的,所述导杆9分布于压板8的左右两端,所述压板8的两端套接有滑套13,且通过滑套13与导杆9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导杆9主要对压板8起到导向的作用,滑套13有助于压板8沿着导杆9的轨迹顺利滑动。

具体的,所述切割刀11位于皮带输送带3的正上方,且切割刀11的长度小于防护板4间的内间距并大于被分段的菌棒的宽度。

本实施方案中,保障切割刀11能够裁切到皮带输送带3上的被分段培养料,同时切割刀11在裁切时不会造成干涉。

具体的,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位于靠近切割刀11的外侧的位置上,所述压板8呈等距均匀分布于安装板7,所述限位环10的高度与皮带输送带3的顶部高度一致。

本实施方案中,限位环10用于限制切割刀11下降的行程,防止切割刀11损坏皮带输送带3,以保障正常的分段作业,同时要定期检查限位环10的高度,防止超出限制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使培养料转移至皮带输送带3上,通过电气控制柜2控制皮带输送带3的运作,来输送被分段的培养料,当被分段的菌棒进入到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的范围时,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将侦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2,并由电气控制柜2来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来进行分段,分段的过程中,限位环10用于限制切割刀11下降的行程,防止切割刀11损坏皮带输送带3,以保障正常的分段作业,同时要定期检查限位环10的高度,防止超出限制行程,分段完成后,培养料经皮带输送带3被输送出去,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小型加工工厂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电气控制柜2、皮带输送带3及升降气缸6,实现了机械作业、效率高的优点,预先设定好电气控制柜2的作业参数,通过电气控制柜2控制皮带输送带3的运作,来输送被分段的菌棒,同时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使升降气缸6驱动压板8上的切割刀11对需要分段的菌棒进行裁切,全程自动化作业,只需预先设定好程序,无需人工,大幅降低传统的人工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开关5、导杆9与限位环10,实现了保障作业连续性的优点,当被分段的菌棒进入到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的范围时,红外感应开关5感应将侦测到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2,并由电气控制柜2来控制升降气缸6的运作来进行分段,导杆9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限位环10用于限制切割刀11下降的行程,以保障正常的分段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端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2),所述机架(1)的平台上固定有皮带输送带(3),所述皮带输送带(3)与电气控制柜(2)电性连接,所述皮带输送带(3)的顶部设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开关(5),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与电气控制柜(2)电性连接,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6),所述升降气缸(6)通过输气管与电气控制柜(2)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且通过安装板(7)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机架(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杆(9),所述压板(8)与导杆(9)套接,所述导杆(9)的底端卡接有限位环(10),所述压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矩形框架,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脚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设置于皮带输送带(3)的前后两端,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分布于位于皮带输送带(3)前后两端的防护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9)分布于压板(8)的左右两端,所述压板(8)的两端套接有滑套(13),且通过滑套(13)与导杆(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11)位于皮带输送带(3)的正上方,且切割刀(11)的长度小于防护板(4)间的内间距并大于被分段的菌棒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开关(5)位于靠近切割刀(11)的外侧的位置上,所述压板(8)呈等距均匀分布于安装板(7),所述限位环(10)的高度与皮带输送带(3)的顶部高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端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所述机架的平台上固定有皮带输送带,所述皮带输送带与电气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皮带输送带的顶部设有防护板。该菌棒加工用分段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电气控制柜、皮带输送带及升降气缸,实现了机械作业、效率高的优点,预先设定好电气控制柜的作业参数,通过电气控制柜控制皮带输送带的运作,来输送被分段的菌棒,同时控制升降气缸的运作,使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上的切割刀对需要分段的菌棒进行裁切,全程自动化作业,只需预先设定好程序,无需人工,大幅降低传统的人工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庆元县春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