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9  21


本技术涉及绿茶烘干,具体为一种绿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2、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131681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茶烘干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烘干机构及收集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驱动所述烘干筒转动的驱动组件、吹风组件及排气组件;将茶叶放入到烘干筒内,然后转动烘干筒,并向烘干筒内通热风,使得茶叶在烘干筒内翻滚分散,以免茶叶堆积在一起,保证茶叶受热均匀,提高烘干效率;

3、上述技术中,通过向烘干筒内通热风,使得茶叶在烘干筒内翻滚时,热风能保证茶叶受热均匀,但热风机在抽取空气进行加热时,风中的含有的灰尘会通过送风管进入烘干筒的内部,从而造成绿茶茶叶被灰尘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绿茶烘干装置,包括:

4、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烘干筒;

5、风机,设置在烘干筒的一侧,且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送风管,送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与烘干筒的内部相连通;

6、过滤箱,设置在送风管上,且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7、优选地,烘干筒的两端端部均固定设置有转轴,两组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两组支撑杆的内部,且其中一组转轴的端部穿过支撑杆并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支撑杆的侧壁。

8、优选地,烘干筒靠近电机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烘干筒的内部相连通。

9、优选地,送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与转轴的内部相连通,且风机通过送风管和转轴的配合,与烘干筒的内部相连通。

10、优选地,送风管与过滤箱的内部相连通,且过滤箱的内部两侧侧壁相应过滤网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导向槽,两组导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两组导向槽沿着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滑动。

11、优选地,连接杆朝向过滤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插接设置有清洁板,且收纳槽和清洁板之间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复位弹簧,清洁板通过多组复位弹簧弹性设置在收纳槽的内部。

12、优选地,导向槽的内部两侧侧壁相应连接杆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卡球,卡球呈球形结构。

13、优选地,连接杆上连接有拉杆,过滤箱相应拉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拉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并转动连接有套块。

14、优选地,套块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卡合块,卡合块呈半圆形结构,且卡合块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过滤箱相应卡合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一沉槽,且过滤箱相应第一沉槽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沉槽,第二沉槽与第一沉槽的底部大小相匹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以及转轴的配合,带动烘干筒内部的绿茶茶叶进行翻滚,翻滚过程中,风机加热气体通过送风管排入烘干筒的内部,对茶叶进行加热,送风管排放过程中,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灰尘进入,而滑动设置的连接杆,可以带动弹性设置的清洁板沿着过滤网的表面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对粘附在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3)的两端端部均固定设置有转轴(6),两组所述转轴(6)分别转动设置在两组所述支撑杆(2)的内部,且其中一组所述转轴(6)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撑杆(2)并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3)靠近所述电机(4)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与所述烘干筒(3)的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7)远离所述风机(9)的一端与所述转轴(6)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风机(9)通过所述送风管(7)和所述转轴(6)配合,与所述烘干筒(3)的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7)与所述过滤箱(8)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过滤箱(8)的内部两侧侧壁相应所述过滤网(10)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导向槽(13),两组所述导向槽(13)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通过两组所述导向槽(13)沿着所述过滤网(10)的表面进行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朝向所述过滤网(10)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收纳槽(19),所述收纳槽(19)的内部插接设置有清洁板(18),且所述收纳槽(19)和所述清洁板(18)之间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复位弹簧(20),所述清洁板(18)通过多组所述复位弹簧(20)弹性设置在所述收纳槽(19)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3)的内部两侧侧壁相应所述连接杆(12)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卡球(14),所述卡球(14)呈球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上连接有拉杆(11),所述过滤箱(8)相应所述拉杆(11)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5),所述拉杆(11)远离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5)并转动连接有套块(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2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卡合块(22),所述卡合块(22)呈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卡合块(22)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过滤箱(8)相应所述卡合块(22)的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第一沉槽(16),且所述过滤箱(8)相应所述第一沉槽(16)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沉槽(17),所述第二沉槽(17)与所述第一沉槽(16)的底部大小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绿茶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烘干装置,所述包括:底座,固定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之间转动设置有烘干筒;风机,设置在烘干筒的一侧,且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送风管,送风管一端与烘干筒相连通;过滤箱,设置在送风管上,且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以及转轴的配合,带动烘干筒内部的绿茶茶叶进行翻滚,翻滚过程中,风机加热气体通过送风管排入烘干筒的内部,对茶叶进行加热,送风管排放过程中,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灰尘进入,而滑动设置的连接杆,可以带动弹性设置的清洁板沿着过滤网的表面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对粘附在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袁泽锋,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阳县焕古腊竹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