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9  20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特别是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重卡上的缓速器是作为刹车系统的辅助装置,当汽车在减速或下长坡时,启用缓速器,可以平稳减速,免去使用刹车而造成的磨损和发热。对于经常在山区或丘陵地带行驶的重卡来说,可使车辆在下长坡时,长时间持续的降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同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缓速器的作用,为其布置冷却管路已成为趋势,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冷却管路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下方,降低了车架的离地高度,限制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同时,冷却水管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下方还容易损坏导致泄露,影响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管路的布置减低了车辆的通过性,还容易损坏泄露,影响冷却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变速器和缓速器三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回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二者均沿发动机的右侧/左侧、变速器的上侧和缓速器的后侧布置。

3、作为优化,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二者均通过管箍与变速器箱体固定连接。

4、作为优化,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软管;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软管。

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将冷却水管布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或右侧以及变速器的上方,不占用发动机下方的空间,提高了车辆的离地高度,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同时避免冷却水管与路面擦挂导致泄露,保障了对缓速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变速器和缓速器三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回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二者均沿发动机的右侧/左侧、变速器的上侧和缓速器的后侧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二者均通过管箍与变速器箱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软管;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软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卡缓速器冷却管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发动机、变速器和缓速器三者从前向后依次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回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缓速器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二者均沿发动机的右侧/左侧、变速器的上侧和缓速器的后侧布置。采用本技术的布置结构,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保障缓速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冕,肖乐,张祎春,胡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41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