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离子电池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领域的大批量应用,使得锂资源越来越匮乏,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使得产业链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钠离子电池由于其原材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稳定,再次被产业界关注并研究。
2、目前,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极耳集流体一个是铜、一个是铝,极耳大小都是一样的,只是颜色不一样,一个深褐色、一个银色;在预焊操作前,人们一般通过颜色传感器区分出正极耳和负极耳,以防止电芯预焊前放反正负极耳的位置。但是,钠离子电芯的正极耳集流体和负极耳集流体都是铝,颜色都是银色,传统颜色传感器不能对其正负极耳进行区分,ccd也无法通过颜色来区分正极耳和负极耳,容易导致放反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焊接位置,进而发生正负极耳错位焊接的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子电池防呆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钠离子电池无法通过颜色传感器或ccd进行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区分、容易发生正负极耳错位焊接、引发安全事故等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包括类“弓”字形隔膜、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所述类“弓”字形隔膜包括多个第一框型容置区和多个第二框型容置区,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正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内,且所述正极片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内,且所述负极片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一一对应设置;
3、所述正极片的一端设置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的一端设置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的形状不同。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接触面积等于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接触面积。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极耳或所述负极耳为凸台型极耳、凸型极耳、凹型极耳或者梯形极耳中的一种。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台型极耳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连接,所述焊接部与极柱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一体成型设置。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部的宽度,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焊接部的长度;所述宽度指的是所述连接部或所述焊接部在平行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距离;所述长度指的是所述连接部或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距离。
8、采用凸台型极耳,在预焊时,通过连接部与焊接部的宽度差可以实现预焊的一个弧度限位,有效防止预焊过高或者预焊过低而导致后面终焊焊接后的焊接过紧或焊接过松。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型极耳为方形极耳;所述梯形极耳的下底(即长度较长的底边)与所述正极片或所述负极片连接。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正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时,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呈交替叠放状态,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通过所述类“弓”字形隔膜隔开;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同一侧,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相对设置。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正极片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与所述负极片相适配设置。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和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均为方形容置区,所述方形容置区的高度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厚度相同。
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和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具有相同的面积和体积。
14、本申请通过采用类“弓”字形隔膜容置和分隔正极片和负极片,并将正极耳和负极耳进行防呆设置,使得在自动线装配预焊过程可以通过ccd区分正极和负极,从而可以在预焊前区分出正极和负极,有效防止a/b电芯预焊错、终焊将电芯正负极焊反,起到防呆作用。另外,采用凸台型极耳,在预焊时,通过连接部与焊接部的宽度差可以实现预焊的一个弧度限位,有效防止预焊过高或者预焊过低而导致后面终焊焊接后的焊接过紧或焊接过松。本申请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快捷,能够起到较好的防呆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正负极耳错位焊接,具有较好的安全保障。
1.一种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类“弓”字形隔膜、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所述类“弓”字形隔膜包括多个第一框型容置区和多个第二框型容置区,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的开口相背设置;所述正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内,且所述正极片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内,且所述负极片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接触面积等于所述负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接触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或所述负极耳为凸台型极耳、凸型极耳、凹型极耳或者梯形极耳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型极耳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连接,所述焊接部与极柱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部的宽度,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焊接部的长度;所述宽度指的是所述连接部或所述焊接部在平行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距离;所述长度指的是所述连接部或所述焊接部在垂直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极耳为方形极耳;所述梯形极耳的下底与所述正极片或所述负极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时,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呈交替叠放状态,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通过所述类“弓”字形隔膜隔开;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位于同一侧,且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与所述正极片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与所述负极片相适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和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均为方形容置区,所述方形容置区的高度与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的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子电池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型容置区和所述第二框型容置区具有相同的面积和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