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机构、车轮对中装置及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6  13


本技术属于车辆对中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中机构、车轮对中装置及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1、立体车库在停车盘面上一般配套有两套对中机构,用于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对中,以便于后续对车辆的搬运。

2、目前,现有的对中机构主要由固定框架、圆形托辊组、滚动转动连接件组及两根夹辊组成,圆形托辊组中圆形托辊的两端分别用滚动转动连接件组中的滚动转动连接件转动地装配至固定框架上。当车辆需要对中时,两套对中机构分别用两根夹辊相向移动相同行程,并夹紧车辆的轮胎,以驱使轮胎在圆形托辊上移动一定行程,移动到位后即可对车辆达到对中的效果。然而,由于圆形托辊通过滚动转动连接件(如滚动轴承)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框架上,这使得圆形托辊在固定框架上非常容易滚动,稍有外力就会导致滚动,从而使车辆产生偏移;或者,因车轮在对中后落在圆形托辊侧面的原因,圆形托辊由于受力不匀而往自身受力平衡的状态自动偏移,从而导致对中动作后的车辆产生轻微的侧向偏移,这样会对车辆后续的搬运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在对中精度要求高的车库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对中机构、车轮对中装置及立体车库。

2、一种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托辊模组和阻尼模组,所述托辊模组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并形成有供车辆车轮行使的车轮滚道;所述阻尼模组设置于所述托辊模组上所述车轮滚道所在区域内并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

3、其中,所述阻尼模组能够给行驶到所述车轮滚道上的车轮提供阻尼力。

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对中机构上设置阻尼模组,并用阻尼模组给行驶至托辊模组上车轮滚道的车轮提供阻尼力,来限制对中后的车轮发生偏移,如此,可确保经由该对中机构对中后车轮的对中精度,使得该对中机构能够适用于对中精度要求高的立体车库。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模组与所述托辊模组同轴设置。

6、可以理解的是,将阻尼模组与托辊模组同轴地布置在固定框架上,如此,可使该对中机构能够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具有降低制作成本的作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辊模组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托辊模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承载面承载所述车轮;所述阻尼模组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阻尼模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承载面承载所述车轮;

8、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9、可以理解的是,将阻尼模组上承载车轮的第二承载面与托辊模组上承载车轮的第一承载面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可使阻尼模组的设置不会对该对中机构工作时对车轮的对中造成影响。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模组包括链条和多个导轮组件,多个所述导轮组件沿着所述托辊模组中托辊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

11、所述链条缠绕于多个所述导轮组件上,并分别与每个所述导轮组件滑动配合,且所述链条能够在多个所述导轮组件上滑动并产生所述阻尼力。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和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连接件套装至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安装轴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条包括至少一排链条单元,所述链条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安装轴上转动连接件的数量相同;

14、所述链条单元包括链条滚子和链条链片,所述链条滚子能够与所述转动连接件抵接,所述链条链片能够与所述安装轴抵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条链片与所述链条滚子之间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安装轴之间的高度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模组还包括张紧顶轮,所述张紧顶轮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并与所述链条抵接;

17、所述张紧顶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的安装位置能够被调整,用于调节所述链条的张紧度。

18、可以理解的是,用张紧顶轮来调节链条缠绕至多个导轮组件上的张紧度,如此,可确保链条能够给对中后的车轮提供限制偏移的阻尼力。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模组还包括安装架和调节螺杆,所述安装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并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且所述安装架能够在所述调节螺杆的驱使下作相对所述固定框架的移动;

20、其中,所述张紧顶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21、可以理解的是,用调节螺杆来实现对张紧顶轮在固定框架上安装位置的调整,如此,可便于对链条张紧度的调节。

22、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车轮对中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对中机构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对中机构能够同时推顶置于两个所述对中机构之间的车轮,以驱使所述车轮对中。

23、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上述所述的对中机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对中机构、车轮对中装置及立体车库,通过在对中机构上设置阻尼模组,并用阻尼模组给行驶至托辊模组上车轮滚道的车轮提供阻尼力,来限制对中后的车轮发生偏移,如此,可确保经由该对中机构对中后车轮的对中精度,使得该对中机构能够适用于对中精度要求高的立体车库。



技术特征:

1.一种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1)、托辊模组(12)和阻尼模组(13),所述托辊模组(12)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1)上,并形成有供车辆车轮行使的车轮滚道(120);所述阻尼模组(13)设置于所述托辊模组(12)上所述车轮滚道(120)所在区域内并与所述固定框架(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组(13)与所述托辊模组(1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模组(12)具有第一承载面(101),所述托辊模组(1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承载面(101)承载所述车轮;所述阻尼模组(13)具有第二承载面(102),所述阻尼模组(1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承载面(102)承载所述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组(13)包括链条(131)和多个导轮组件(132),多个所述导轮组件(132)沿着所述托辊模组(12)中托辊(121)的径向方向依次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132)包括安装轴(1321)和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件(1322),所述安装轴(1321)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1)上,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连接件(1322)套装至所述安装轴(1321)上并与所述安装轴(13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131)包括至少一排链条单元(1310),所述链条单元(1310)的数量与所述安装轴(1321)上转动连接件(1322)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链片(1312)与所述链条滚子(1311)之间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转动连接件(1322)与所述安装轴(1321)之间的高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组(13)还包括张紧顶轮(133),所述张紧顶轮(133)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1)上并与所述链条(13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模组(13)还包括安装架(134)和调节螺杆(135),所述安装架(134)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11)上并与所述调节螺杆(135)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34)能够在所述调节螺杆(135)的驱使下作相对所述固定框架(11)的移动;

10.一种车轮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中机构(10),所述对中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对中机构(10)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对中机构(10)能够同时推顶置于两个所述对中机构(10)之间的车轮,以驱使所述车轮对中。

1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轮对中装置(1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对中机构、车轮对中装置及立体车库,对中机构包括包括固定框架、托辊模组和阻尼模组,托辊模组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框架上,并形成有供车辆车轮行使的车轮滚道;阻尼模组设置于托辊模组上车轮滚道所在区域内并与固定框架连接;其中,阻尼模组能够给行驶到车轮滚道上的车轮提供阻尼力。本申请通过在对中机构上设置阻尼模组,并用阻尼模组给行驶至托辊模组上车轮滚道的车轮提供阻尼力,来限制对中后的车轮发生偏移,如此,可确保经由该对中机构对中后车轮的对中精度,使得该对中机构能够适用于对中精度要求高的立体车库。

技术研发人员:戴岳芳,许宏峰,陈钢,吴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西子智能停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9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