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托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6  17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托盘,属于货物转运及存储。


背景技术:

1、托盘是现代物流转运过程重要的装卸、储存及运输装置,其与叉车配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货物的搬运周转效率。

2、目前存在各种类型的托盘,按材质分为木质托盘、塑料托盘、塑木托盘以及金属托盘,木托盘由于其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是其载重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损坏;与木托盘相比,塑料托盘的价格要稍高,其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载重也小,与塑料托盘及木托盘相比,金属托盘由于采用钢材制得,坚固实用,不仅承载能力强,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使用周期长;金属托盘比木托盘更防水防潮,更加环保,比塑料托盘强度高,具有耐磨且耐高温的优势。

3、尽管金属托盘存在上述诸多优势,但是在其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缺陷,其原因是由于金属托盘采用钢材获得,导致托盘自身重量大,而为了保证托盘的承载能力及牢固性现有的多采用钢管加工金属托盘,耗材高,产品成本也相对较高。

4、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托盘需求越来越大。在保证托盘承载性能的前提下,减轻托盘自重,对于节省用材,降低储运成本均有着很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托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托盘,包括基盘及设置在基盘上的多个主承载单元,所述主承载单元与所述基盘之间形成带盘叉取通道,相邻的所述主承载单元之间形成脱盘叉取通道,所述主承载单元包括主承托部及主支撑部,所述主承托部通过所述主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盘上;所述基盘包括基盘框架及设于所述基盘框架内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承托部垂直设置的纵梁;

3、所述主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横部及用于支撑横部的竖部,所述横部与所述主承托部连接,所述竖部与所述基盘框架或纵梁连接,与同一个所述纵梁连接的所述支撑板在沿纵梁的长度方向上不在同一平面内。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载单元与基盘之间的支撑采用支撑板,支撑板的竖部及横部结构,不仅能够对主承托部的支撑,重量轻,而且还对支撑板与基盘的连接位置也进行了改进,在沿纵梁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支撑板并不在同一平面内,多个支撑板的竖部在与纵梁的连接位置处不同,承载在主承托部与基盘之间的支撑板会形成不止一个支撑面,托盘的抗折弯强度得到增高,进一步提高托盘的承载能力。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的,与同一个所述纵梁连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左侧支撑板及右侧支撑板,所述左侧支撑板的竖部与所述纵梁的左侧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板的竖部与所述纵梁的右侧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的横部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主承载单元的主承托部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纵梁的左、右侧面交错布置的支撑板起到反变形作用,使得托盘的抗折弯强度增高,此外多个支撑板交错规布置律在纵梁上也便于托盘生产效率的提高。

8、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承托部两端的支撑杆,所述主承托部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基盘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支撑部不仅有支撑板,还有支撑杆,至少一个的支撑板设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既能满足减轻托盘重量的同时,也能实现对主承托部的支撑,从而满足托盘的承载能力的要求。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采用支撑管。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管内部中空,不仅能满足托盘支撑强度的要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托盘的重量,便于托盘的转运。

12、进一步的,所述主承托部为承托框架或承托面板,所述承托框架或承托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横部的定位槽。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横部与主承托部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明确,横部插装如定位槽内能够增加横部与主承托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框架包括前横梁及后横梁,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前横梁上,所述横部的自由端与所述后横梁连接。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部的前端插装到前横梁的定位槽内后端与后横梁连接,实现支撑板与主承托部之间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横部的自由端设有凸起,所述后横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插槽。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部的自由端与主承托部之间还有插装配合,提高主支撑部与主承托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18、进一步的,所述横部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前横梁定位的台肩。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部插装到前横梁的定位槽内,横部上的台肩还可以对前横梁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主支撑部与主承托部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2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与所述主承载单元的截面相适配的倒l型结构。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承载单元的呈倒l型结构,支撑板则与主承载单元形状一致的倒l型结构,以满足托盘承托部的承载能力要求。

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一体式结构。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支撑板的支撑强度,提高托盘的承载能力。

2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外侧的辅承载单元,所述辅承载单元的内侧与对应的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的承托部之间形成边部货物叉取通道,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与所述基盘之间形成边部带盘叉取通道,所述边部货物叉取通道与所述边部带盘叉取通道相连通。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货物在托盘上码垛时可以以辅承载单元作为边部依据,无需刻意偏码货物,货物码放更方便快捷,也便于叉车的叉齿稳定叉取转运货物。

26、进一步的,所述辅承载单元包括辅承托部及辅支撑部,所述辅承托部包括辅承横梁,所述辅承横梁通过所述辅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盘上,所述辅支撑部包括辅支撑杆和/或辅支撑板。

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辅承横梁与辅支撑部形成呈一字型辅承载单元对边部货物的码放提供支撑及码放边界,辅支撑部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杆状,如支撑管。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托盘,包括基盘(1)及设置在基盘(1)上的多个主承载单元(2),所述主承载单元(2)与所述基盘(1)之间形成带盘叉取通道,相邻的所述主承载单元(2)之间形成脱盘叉取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单元(2)包括主承托部(21)及主支撑部,所述主承托部(21)通过所述主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盘(1)上;所述基盘(1)包括基盘框架(11)及设于所述基盘框架(11)内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承托部(21)垂直设置的纵梁(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所述纵梁(12)连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左侧支撑板(22)及右侧支撑板(23),所述左侧支撑板(22)的竖部(201)与所述纵梁(12)的左侧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板(23)的竖部(201)与所述纵梁(12)的右侧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22)、右侧支撑板(23)的横部(200)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主承载单元(2)的主承托部(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部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承托部两端的支撑杆(24),所述主承托部(21)通过所述支撑杆(24)与所述基盘(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4)采用支撑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托部(21)为承托框架或承托面板,所述承托框架或承托面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横部(200)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框架包括前横梁(211)及后横梁(212),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前横梁(211)上,所述横部(200)的自由端与所述后横梁(2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部(200)的自由端设有凸起(202),所述后横梁(21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起(202)相适配的插槽;和/或所述横部(20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前横梁(211)定位的台肩(2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与所述主承载单元(2)的截面相适配的倒l型结构;和/或所述支撑板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2)外侧的辅承载单元(3),所述辅承载单元(3)的内侧与对应的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2)的承托部之间形成边部货物叉取通道,边部的所述主承载单元(2)与所述基盘(1)之间形成边部带盘叉取通道,所述边部货物叉取通道与所述边部带盘叉取通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承载单元(3)包括辅承托部及辅支撑部(32),所述辅承托部包括辅承横梁(31),所述辅承横梁(31)通过所述辅支撑部(32)设置在所述基盘(1)上,所述辅支撑部(32)包括辅支撑杆和/或辅支撑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托盘,包括基盘及设置在基盘上的多个主承载单元,所述主承载单元包括主承托部及主支撑部,所述主承托部通过所述主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盘上;所述基盘包括基盘框架及设于所述基盘框架内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承托部垂直设置的纵梁;所述主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横部及用于支撑横部的竖部,所述横部与所述主承托部连接,所述竖部与所述基盘框架或纵梁连接,与同一个所述纵梁连接的所述支撑板在沿纵梁的长度方向上不在同一平面内。本技术主支撑部采用支撑板,不仅重量轻,能够对主承托部的支撑,而且在沿纵梁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支撑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托盘的抗折弯强度得到增高,提高托盘的承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邢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贝福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9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