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河岸插板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5  21


本技术属于板桩,具体涉及新型河岸插板桩。


背景技术:

1、板桩设置在河岸,能够对河岸形成保护作用,防止河岸由于水流冲刷造成塌方,避免河岸附近水土流失。插板桩作为常见的河岸板桩,采用插接的方式施工安装,施工效率高,连接方式简单,成本低。但是,现有的插板桩,仅仅依靠立柱上的插槽和桩板进行插接,连接处容易受到水流冲击等作用导致损坏,导致桩板脱落,失去护岸作用。同时,现有的插板状折弯角度小,无法与曲折的河岸完全贴合,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二次挖土填埋才能形成与河岸贴合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河岸插板桩,包括有若干依次排列的立柱,立柱之间设有若干插板,所述插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转轴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插板,转轴的直径大于连接板的厚度,所述立柱上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所述左连接端上和右连接端上分别设有若干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插槽,插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插槽的上端连通立柱的上端面并形成对插口,插槽的下端与立柱的下端面不连通并与立柱的下端面形成间距,插槽的一侧通过连接口连通立柱的一侧,所述转轴分别可转动的插入插槽内,所述连接板活动穿过相应连接口。

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左连接端上设有三条插槽,三条插槽内分别插满转轴。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左连接端上设有三条插槽,每条插槽内插有一根转轴,三条插槽内的转轴从前往后依次增加,中间插槽内的转轴下方设有一根位于插槽中的支撑轴,最后一条插槽内的转轴下方设有两根依次位于插槽中的支撑轴。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前后相邻所述插板之间具有间隙。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立柱由混凝土和钢筋骨架制成,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有若干钢板,插槽分别由钢板弯曲成型而成,所述插板由混凝土和钢筋架制成,所述转轴和连接板由金属一体成型,连接板与钢筋架焊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折弯设置,使得插板桩能够适应曲折河岸的复杂环境,减少施工后二次填土施工量。插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牢度高,不易被磨损,提高了插板桩的使用寿命,同时兼顾了插板桩的美观性。



技术特征:

1.新型河岸插板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依次排列的立柱,立柱之间设有若干插板,所述插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转轴,转轴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插板,转轴的直径大于连接板的厚度,所述立柱上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所述左连接端上和右连接端上分别设有若干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插槽,插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插槽的上端连通立柱的上端面并形成对插口,插槽的下端与立柱的下端面不连通并与立柱的下端面形成间距,插槽的一侧通过连接口连通立柱的一侧,所述转轴分别可转动的插入插槽内,所述连接板活动穿过相应连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端上设有三条插槽,三条插槽内分别插满转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端上设有三条插槽,每条插槽内插有一根转轴,三条插槽内的转轴从前往后依次增加,中间插槽内的转轴下方设有一根位于插槽中的支撑轴,最后一条插槽内的转轴下方设有两根依次位于插槽中的支撑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所述插板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混凝土和钢筋骨架制成,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有若干钢板,插槽分别由钢板弯曲成型而成,所述插板由混凝土和钢筋架制成,所述转轴和连接板由金属一体成型,连接板与钢筋架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河岸插板桩,包括有若干立柱,立柱之间设有若干插板,插板的两端分别分别设有转轴,转轴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插板,立柱上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左连接端上和右连接端上分别设有若干插槽,插槽的下端与立柱的下端面不连通并与立柱的下端面形成间距,插槽的一侧通过连接口连通立柱的一侧,转轴分别可转动的插入插槽内,连接板活动穿过相应连接口。本技术的新型河岸插板桩,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折弯设置,使得插板桩能够适应曲折河岸的复杂环境,减少施工后二次填土施工量。插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牢度高,不易被磨损,提高了插板桩的使用寿命,同时兼顾了插板桩的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宏伟,钟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鼎混凝土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