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结构。
背景技术:
1、市政工程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比如常见的有排水渠,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现有的技术中,包括:过水槽,以及设置在过水槽顶部的盖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盖板上的排水口,雨水通过排水口进入到过水槽中,再通过过水槽,将雨水排放到下水道中。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城市中存着这各种各样的垃圾以及枯萎的树叶等,若这些垃圾随着雨水通过排水渠一起流进下水道中,上游的杂质逐渐向下游堆积,造成水渠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水渠中的杂质收集,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结构,包括水渠和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水渠内,水流从所述水渠的进水口进入经过所述过滤箱过滤后从所述水渠出水口排除;
3、所述过滤箱上沿所述水渠铺设方向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过滤箱的第一过滤孔,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过滤箱内腔分割为互不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上方,所述第一过滤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过滤箱朝向所述水渠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渣口,所述第一进渣口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过滤箱远离所述水渠进水口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孔位于所述第一进渣口下方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渠中水流所携带的杂质,沉淀于水体底部的杂质通过第一过滤孔过滤,堆积于过滤箱朝向水渠进水口的一侧,漂浮于水体上方的杂质从第一进渣口进入到第二空腔内,掉落在分隔板上,经过第二过滤孔过滤,杂质堆积在第二空腔内,人员可在多个水渠节点设置多个过滤箱,避免水渠内的杂质逐渐堆积造成水渠堵塞,后续人员只需要定期清理过滤箱内的杂质,减少水渠堵塞。
5、可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设有格挡板,所述格挡板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渣口下方,所述格挡板将所述第二空腔分为互不连通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二过滤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渣口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所述格挡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渣口,所述第二进渣口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到第四空腔内的杂质经过第二进渣口掉落至第三空腔内,在水量过大时,第三空腔内的水位上升至第四空腔时,格挡板将部分杂质阻拦在第三空腔内,减少杂质外溢。
7、可选的,所述格挡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渣口未与所述第三空腔最高点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挡板与过滤箱内壁之间形成夹角,当第三空腔内的水位上升至第四空腔时,漂浮的杂质堆积在格挡板与过滤箱形成的夹角处,增加格挡板的阻拦效果。
9、可选的,所述格挡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的第三过滤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空腔内的水位上升至第四空腔时,防止格挡板与过滤箱之间形成气腔。
11、可选的,还包括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用于清理所述过滤箱朝向所述水渠进水口一侧堆积的沉积物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长期使用后,过滤箱朝向水渠进水口处的一侧底壁堆积有大量堆积物造成第一过滤孔堵塞,通过清理组件对此处的堆积物进行清理。
13、可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积物板和第一悬浮块,所述积物板在所述过滤箱上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积物板一侧与所述过滤箱靠近所述水渠进水口一侧抵接,在常态且位于水中时,所述积物板依靠其自身重力与所述水渠内底壁抵接;
14、所述第一悬浮块与所述积物板连接,所述第一悬浮块能够漂浮在水体表面;
15、当所述积物板被所述第一悬浮块带动上浮至所述积物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渣口最低端齐平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过滤孔被封堵。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过滤孔被堵塞时,水位上升至第一悬浮快时,第一悬浮快带动积物板向上运动直至与第一进渣口齐平时,在水流的带动下,积物板上的堆积物冲落至第三空腔内,以此对第一过滤孔处的堆积物进行清理。
17、可选的,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固定于所述积物板靠近所述水渠底壁的一侧,所述积物板与所述水渠底壁接触时,所述隔水板嵌设于所述水渠内,当所述积物板随所述第一悬浮块上升时,所述隔水板对所述第一过滤孔进行封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悬浮快上升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悬浮快上浮到积物板与第一进渣口齐平,积物板上升过程中带动隔水板上升,隔水板将第一过滤孔进行堵塞。
19、可选的,还包括泄水组件,所述积物板上沿所述积物板在所述过滤箱上的滑动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第四过滤孔,所述泄水组件包括密封条和第二悬浮块,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第四过滤孔内,所述密封条一端与所述第四过滤孔上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悬浮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悬浮块在所述隔水板上沿所述第四过滤孔开设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悬浮块能在水体中上浮;
20、当所述积物板位于所述水渠底壁时,所述第二悬浮块依靠其自身重力位于所述第四过滤孔底部,所述密封条将所述第四过滤孔封堵,当所述积物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渣口最低处齐平时,所述第二悬浮块与所述隔水板远离所述过滤箱一侧的水接触,带动所述密封条向上收缩。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积物板上升至与第一进渣口齐平时,第二悬浮块与水体接触,上浮带动密封条上移,第四过滤孔打开,过滤箱朝向水渠进水口一侧的水位降低,积物板依靠自身重力落入到水渠底壁,恢复正常工作。
1.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渠(1)和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水渠(1)内,水流从所述水渠(1)的进水口进入经过所述过滤箱(2)过滤后从所述水渠(1)出水口排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内设有格挡板(25),所述格挡板(25)位于所述第二空腔(222)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渣口(23)下方,所述格挡板(25)将所述第二空腔(222)分为互不连通第三空腔(251)和第四空腔(252),所述第二过滤孔(24)与所述第三空腔(251)连通,所述第一进渣口(23)与所述第四空腔(252)连通,所述格挡板(25)上开设有第二进渣口(253),所述第二进渣口(253)与所述第三空腔(2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板(25)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渣口(253)未与所述第三空腔(251)最高点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板(25)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空腔(251)和所述第四空腔(252)的第三过滤孔(25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组件(3),所述清理组件(3)用于清理所述过滤箱(2)朝向所述水渠(1)进水口一侧堆积的沉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3)包括积物板(31)和第一悬浮块(32),所述积物板(31)在所述过滤箱(2)上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积物板(31)一侧与所述过滤箱(2)靠近所述水渠(1)进水口一侧抵接,在常态且位于水中时,所述积物板(31)依靠其自身重力与所述水渠(1)内底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3)还包括隔水板(33),所述隔水板(33)固定于所述积物板(31)靠近所述水渠(1)底壁的一侧,所述积物板(31)与所述水渠(1)底壁接触时,所述隔水板(33)嵌设于所述水渠(1)内,当所述积物板(31)随所述第一悬浮块(32)上升时,所述隔水板(33)对所述第一过滤孔(21)进行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渠(1)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组件(4),所述积物板(31)上沿所述积物板(31)在所述过滤箱(2)上的滑动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第四过滤孔(331),所述泄水组件(4)包括密封条(41)和第二悬浮块(42),所述密封条(41)位于所述第四过滤孔(331)内,所述密封条(41)一端与所述第四过滤孔(331)上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悬浮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悬浮块(42)在所述隔水板(33)上沿所述第四过滤孔(331)开设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悬浮块(42)能在水体中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