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1、金属冲压,是靠压力机和冲压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2、冲压模具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模具头通常安装在活动部分上,模具头根据工件的形状特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要求进行设计,因此需要针对加工工件的需求更换不同的模具头;同时模具头在使用一端时间后产生磨损和变形也需要及时替换,以满足加工精度的需求。
3、目前,模具头与冲压模具的活动部分采用螺栓连接,虽然安装紧固但是在拆卸时需要将冲压模具由整体压力机上取下,十分不便;同时螺栓在冲压模具上反复旋入旋出,容易导致两者之间产生滑丝,从而影响冲压设备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以提高冲压模具上更换模具头的便捷性。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包括:
3、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和两个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对称的设置于下模的两侧,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缓冲弹簧;
4、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上模和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柱相配合;所述上模包括夹持机构和连接套,所述夹持机构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模具头,所述夹持机构将连接套夹持固定。
5、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连接套匹配,所述插接槽的两侧设置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的扇面与插接槽的侧壁连通,所述扇形槽内设置有凸轮轴,所述扇形槽两端的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凸轮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凸轮轴转动的锁紧装置。
6、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组蜗杆和涡轮,两个所述涡轮固定设置于凸轮轴上,两根所述蜗杆相邻的一端上均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两个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之间设置有驱动圆锥齿轮,所述驱动圆锥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圆锥齿轮上沿轴线设置有贯穿第一端盖的加力杆插槽。
7、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和连接槽,所述模具头的上端设置于连接槽内并与连接套螺栓连接,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合。
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和连接座两者相邻的一面上均设置有蜗杆安装槽。
9、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与凸轮轴相配合的卡槽。
10、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时,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定位槽的底部抵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动座上设置夹持机构,连接套上设置模具头,夹持机构将连接套夹持固定实现了模具头方便的拆装,避免了螺栓在反复拆装中导螺栓孔滑丝的情况发生。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涡轮蜗杆组成的锁紧装置,涡轮设置于两个凸轮轴上,两个凸轮轴反向转动使其突出部与连接套抵紧,从而实现了夹持固定连接套的功能;涡轮蜗杆结构的自锁性,有效的避免了在连接套在冲压工作中松脱。
1.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连接套匹配,所述插接槽的两侧设置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的扇面与所述插接槽的侧壁连通,所述扇形槽内设置有凸轮轴,所述扇形槽两端的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凸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凸轮轴转动的锁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组蜗杆和涡轮,两个所述涡轮固定设置于凸轮轴上,两根所述蜗杆相邻的一端上均设置有从动圆锥齿轮,两个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之间设置有驱动圆锥齿轮,所述驱动圆锥齿轮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圆锥齿轮上沿轴线设置有贯穿第一端盖的加力杆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和连接槽,所述模具头的上端设置于连接槽内并与所述连接套螺栓连接,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连接座两者相邻的一面上均设置有蜗杆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与凸轮轴相配合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将所述连接套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时,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定位槽的底部抵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