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水平面“阳角”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因施工工艺、入仓强度、设计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分区、分块浇筑的情况,如渠道底板混凝土的分缝、路面混凝土的分幅、柱体混凝土的分层以及部分建设物外轮廓的边角等均会出现水平面的“阳角”,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拆除后混凝土前期强度较低同时受交叉作业干扰,施工人员不注意极易造成边角破坏。对于高流水流区、永久外露面等对外观质量要求比较高的部分,边角破坏会形成外观质量缺陷即使通过后期的缺陷处理也会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
某水电泄洪洞工程上平段流速26~29m/s,龙落尾段流速29~50m/s,流速高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高,不平整度要求达到4mm和3mm(2m靠尺检测),对于泄洪洞底板施工缝位置为流道的最薄弱部位,若该部位发生破坏会对底板混凝土造成严重的冲刷破坏,而施工缝最容易出现破坏的位置为水平“阳角”,泄洪洞上平段底板共有施工缝462条,施工过程中边角极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解决作业过程中,混凝土水平面的“阳角”被破坏,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包括与混凝土棱角抵靠的直边保护装置,直边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角钢,第一角钢一侧与摩擦板连接,摩擦板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所述第一角钢两端设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内设有扣环,所述多块直边保护装置通过扣环连接。
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拐角保护装置,拐角保护装置与混凝土拐角处的棱角抵靠。
优选方案中,所述拐角保护装置包括第二角钢,第二角钢一侧与摩擦板连接,摩擦板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所述第二角钢两端设有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内设有扣环。
优选方案中,所述扣环的结构为u型卡环两端弯曲与轴连接形成闭环。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型槽与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u型槽内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方案中,所述直边保护装置与拐角保护装置抵靠,第一u型槽与第一u型槽形成闭环,所述扣环上的轴卡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通过扣环连接直边保护装置与拐角保护装置。
优选方案中,所述摩擦板上设有警示牌。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角钢与第二角钢的外侧设有反光警示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较低,把直边保护装置放置在容易被破坏的混凝土棱角上,第一角钢内侧一面抵靠在混凝土,起到一个定型作用,第一角钢外侧两面均贴有反光警示条,对作业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与第一角钢连接的摩擦板,利用摩擦力混凝土表面进行固定不需要额外增加固定装置,摩擦板上设有的警示牌,对作业人员起到提醒作用,摩擦板底面设有的柔性透水垫板,与混凝土之间进行柔性接触,不会破坏成型的混凝土,透水性能好,使用该装置不会影响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应对不同的混凝土棱角形状,可使用拐角保护装置,拐角保护装置与直边保护装置可通过扣环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可覆盖面广,方便拆卸,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边保护装置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拐角保护装置结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环结构视图;
图中:混凝土1;直边保护装置2;第一角钢201;警示牌202;摩擦板203;柔性透水垫板204;第一u型槽205;第一卡槽206;扣环3;轴301;u型卡环302;反光警示条4;拐角保护装置5;第二角钢501;第二卡槽502;第二u型槽50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包括与混凝土1棱角抵靠的直边保护装置2,直边保护装置2包括第一角钢201,第一角钢201一侧与摩擦板203连接,摩擦板203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204,所述第一角钢201两端设有第一u型槽205,第一u型槽205内设有扣环3,所述多块直边保护装置2通过扣环3连接,由此结构,第一角钢201内一侧抵靠在混凝土1端面上,起到固定定型作用,柔性透水垫板204抵靠在混凝土1另一端面,柔性接触不会破坏端面,透水性能好也不影响对混凝土1进行保湿防护,单个直边保护装置2只能保护有限的混凝土1棱角,通过多个直边保护装置2组合使用,即可增大保护覆盖面积,且单个方便运输携带,拆卸也很方便。
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拐角保护装置5,拐角保护装置5与混凝土1拐角处的棱角抵靠,由此结构,混凝土1棱角形状,不仅仅只要直边,常见的还有直角和圆弧等,所以按照混凝土1棱角形状进行匹配设计出拐角保护装置5,对混凝土1起到全方位的保护。
优选方案中,所述拐角保护装置5包括第二角钢501,第二角钢501一侧与摩擦板203连接,摩擦板203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204,所述第二角钢501两端设有第二u型槽503,第二u型槽503内设有扣环3。
优选方案中,所述扣环3的结构为u型卡环302两端弯曲与轴301连接形成闭环,由此结构,结构简单,固定连接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型槽205与内设有第一卡槽206,所述第二u型槽503内设有第二卡槽502,由此结构,扣环3上的轴301卡入卡槽内,防止松动滑落,起到连接紧固作用。
优选方案中,所述直边保护装置2与拐角保护装置5抵靠,第一u型槽205与第一u型槽205形成闭环,所述扣环3上的轴301卡在第一卡槽206和第二卡槽502内,通过扣环3连接直边保护装置2与拐角保护装置5,由此结构,多个直边保护装置2或多个拐角保护装置5通过扣环3卡入卡槽内连接固定,方便快捷,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强度更大,保护性能更好。
优选方案中,所述摩擦板203上设有警示牌202,由此结构,警示牌202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制,如“警告!混凝土未干,请勿踩踏”,用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范。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混凝土(1)棱角抵靠的直边保护装置(2),直边保护装置(2)包括第一角钢(201),第一角钢(201)一侧与摩擦板(203)连接,摩擦板(203)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204),所述第一角钢(201)两端设有第一u型槽(205),第一u型槽(205)内设有扣环(3),所述多块直边保护装置(2)通过扣环(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拐角保护装置(5),拐角保护装置(5)与混凝土(1)拐角处的棱角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拐角保护装置(5)包括第二角钢(501),第二角钢(501)一侧与摩擦板(203)连接,摩擦板(203)上设有柔性透水垫板(204),所述第二角钢(501)两端设有第二u型槽(503),第二u型槽(503)内设有扣环(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扣环(3)的结构为u型卡环(302)两端弯曲与轴(301)连接形成闭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u型槽(205)与内设有第一卡槽(206),所述第二u型槽(503)内设有第二卡槽(502)。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直边保护装置(2)与拐角保护装置(5)抵靠,第一u型槽(205)与第一u型槽(205)形成闭环,所述扣环(3)上的轴(301)卡在第一卡槽(206)和第二卡槽(502)内,通过扣环(3)连接直边保护装置(2)与拐角保护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摩擦板(203)上设有警示牌(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摩擦性混凝土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角钢(201)与第二角钢(501)的外侧设有反光警示条(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