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3  21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光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增加底板刚性的砂光机。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平板砂光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日常打磨家具、抛光钢材等过程的打磨抛光类工具。通常情况下,平板砂光机中的设置有散热风扇和集尘风扇,其中,散热风扇旋转形成的气流对整机进行散热;集尘风扇旋转形成的气流将加工产生的尘屑甩出,以完成砂光机的磨削过程。

2、现有技术中的砂光机,可参阅于2016年11月30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734299u号,其揭露了:一种砂光机,其底座朝向砂光组件一侧设有筋条,便于底座垫的粘结,且增强了底座的强度。但上述针对筋条结构并未有过多的阐述,故而如何有效处理增加底座的强度,消除共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3、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砂光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底板刚性且消除共振的砂光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组件及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具有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壁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有分割线,所述分割线将所述底板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所述象限内均具有自所述底板凸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被配置为镜像分布,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分割线倾斜布置。

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凹陷的底板空腔,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邻近于所述底板空腔的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分割线的其中之一。

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加强筋还包括结合于所述主加强筋的第一副加强筋和第二副加强筋,所述第一副加强筋与所述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副加强筋与所述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

5、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副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副加强筋沿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底板呈镜像分布。

6、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还具有结合于所述底板空腔的轴承空腔,所述轴承空腔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偶数,且均匀分布。

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还具有邻近于所述底板空腔的吸尘口及邻近于所述吸尘口的流道口,所述流道口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副加强筋和第二副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底板呈镜像分布。

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凸伸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台阶部到所述底板的底面的比值为40%-50%。

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台阶部具有自端面凸伸的凸筋,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导尘圈,所述导尘圈结合于所述凸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底板上增设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被配置为镜像分布,至少一部分第一加强筋相对于分割线倾斜布置,增加底板的刚性,消除共振,避免出现底板扭转变形的风险,提高用户的操作舒适度。具体的,第一副加强筋与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第二副加强筋与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可以有效避开引起底板共振的频率区域,并且能做到底板谐响应刚度效果和刚性最强,设计更加合理且可靠性更高;进一步的,第一副加强筋和第二副加强筋沿主加强筋在底板呈镜像分布,使得底板上的第一加强筋均匀分布,增加底板的刚性,有效的消除共振,机壳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整机的运行更加平稳,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组件及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具有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壁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有分割线,所述分割线将所述底板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所述象限内均具有自所述底板凸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被配置为镜像分布,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分割线倾斜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凹陷的底板空腔,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邻近于所述底板空腔的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分割线的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还包括结合于所述主加强筋的第一副加强筋和第二副加强筋,所述第一副加强筋与所述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副加强筋与所述主加强筋形成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副加强筋沿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底板呈镜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具有结合于所述底板空腔的轴承空腔,所述轴承空腔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偶数,且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具有邻近于所述底板空腔的吸尘口及邻近于所述吸尘口的流道口,所述流道口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副加强筋和第二副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主加强筋在所述底板呈镜像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凸伸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台阶部到所述底板的底面的比值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具有自端面凸伸的凸筋,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导尘圈,所述导尘圈结合于所述凸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内的驱动组件及由驱动组件驱动的底板组件,底板组件具有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底板;底板的相对两边壁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有分割线,分割线将底板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均具有自底板凸伸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被配置为镜像分布,至少一部分第一加强筋相对于分割线倾斜布置。本技术通过在底板上增设第一加强筋,增加底板的刚性,消除共振,避免出现底板扭转变形的风险,提高用户的操作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强,李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8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