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基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2  22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软基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1、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在建筑时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软基处理,又叫软地基处理,是建筑之前如果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筑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至设计的要求的过程。

2、如专利cn212612399u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包括支架、夯实块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绕线辊以及钢丝绳,第一电机驱动绕线辊进行转动,钢丝绳绕设且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辊,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夯实块固定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清刷板、驱动件以及运动组件,清刷板与夯实块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驱动件用于驱动清刷板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运动组件用于驱使清刷板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

3、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装置通过钢丝绳带动夯实块自由落体运动对软基进行夯实作业工作效率比较低,夯实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为此,我们设计一种软基处理结构,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基处理结构,用于解决软基处理效率低和夯实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包括底座和承载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装配有承载板,所述底座和承载板之间装配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装配有加热机构;

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柱、固定块、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轴、支撑架、凸轮、固定杆、联动条、u型架和夯击锤,所述承载板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支柱,所述底座和支柱固定,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承载板和支撑架固定,所述主轴的一端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条,所述联动条的一端内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有夯击锤,所述底座和夯击锤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固定架、电加热器和强力风机,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一侧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一侧固定有强力风机,所述底座和强力风机固定。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端角均固定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推拉把手。

7、优选的,所述夯击锤的两端均固定有导向块,所述支柱和导向块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一侧固定有防护箱。

9、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固定有拉动把手。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且位于加热箱的正下方位置固定有细防护网,所述细防护网的下方固定有粗防护网。

11、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2、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能够通过夯击锤的往复上下运动实现高频反复对软基的捶打,实现软基硬化,提升了本装置的高效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可以通过电加热器和强力风机形成持续的热风吹向软基,使得软基里的水分加速蒸发,进而加快实现对软基的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承载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装配有承载板(2),所述底座(1)和承载板(2)之间装配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装配有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15)、固定架(16)、电加热器(17)和强力风机(18),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加热箱(15),所述加热箱(15)的内部一侧固定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的一侧固定有电加热器(17),所述加热箱(15)的一侧固定有强力风机(18),所述底座(1)和强力风机(1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个端角均固定有自锁万向轮(19),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推拉把手(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锤(14)的两端均固定有导向块(21),所述支柱(3)和导向块(2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一侧固定有防护箱(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箱门(23),所述箱门(23)的一侧固定有拉动把手(2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加热箱(15)的正下方位置固定有细防护网(25),所述细防护网(25)的下方固定有粗防护网(2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基处理结构。本技术包括底座和承载板,底座的顶部装配有承载板,底座和承载板之间装配有升降机构,底座的一侧装配有加热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柱、固定块、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轴、支撑架、凸轮、固定杆、联动条、U型架和夯击锤。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能够通过夯击锤的往复上下运动实现高频反复对软基的捶打,实现软基硬化,提升了本装置的高效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可以通过电加热器和强力风机形成持续的热风吹向软基,使得软基里的水分加速蒸发,进而加快实现对软基的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福,林光辉,林培辉,刘发贵,武江南,吴宝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打捞局
技术研发日:2023120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7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