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铸造,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
背景技术:
1、有些制品因为结构的需要,在设计模具时模具内部不带复位杆,导致打料机构不可以通过模具复位杆复位。
2、中国专利zl202320216753.0,公开了一种具备顶针复位限位功能的模具结构,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设备中顶出结构自动复位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模胚,所述模胚包括有下模胚与上模胚,所述下模胚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方铁,对称方铁之间设置有位于底板上的顶针板,且对称方铁的顶部安装有b板,b板的顶部设置有后模仁,后模仁中部设置有行位,所述b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凹形边锁。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针板、复位杆、复位旋转杆和复位挡板的组合形成顶针复位结构,进而实现对模具进行合模时的顶针板先行自动复位。
3、这种复位功能的实现需要在模具结构制造时即设计对应结构,复位功能需要借助下模复位杆,先行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此打料机构不需借助下模复位杆使顶针板复位。
2、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包括打料油缸、打料固定板、打料移动板、打料杆、连杆机构;
3、打料油缸固定设置在打料固定板上,打料油缸移动端安装打料油缸连接头,打料移动板与打料油缸连接头固定连接。
4、打料杆穿过打料移动板,能够在打料移动板内旋转,打料杆下方端部为t型结构,顶针板上设有t型槽,通过t型结构旋转,能够与t型槽形成锁紧状态或退出状态。具体是打料杆旋转90°后可以通过t型结构与模具顶针板上的t型槽锁紧;在需要更换模具时再旋转90°,使打料杆退出t型槽。
5、进一步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电推缸,第一连接杆与打料杆相对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杆通过电推缸控制旋转。通过电推缸驱动使得打料杆可以同时旋转90°,另一侧两个打料杆连接方式相同。
6、进一步的,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电推缸自由端连接;第一连接杆通过旋转轴与第二连接杆旋转连接。
7、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包括中空管,通过中空管套设在打料杆上,打料杆上端通过螺母锁紧。
8、进一步的,连杆机构还包括调节连接杆,调节连接杆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上连接电推缸;打料杆包括4个,每两个打料杆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9、进一步的,调节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两端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调节调节连接杆的长度。
10、进一步的,打料杆穿过打料移动板处安装旋转垫片。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两个打料杆之间通过转向连接杆四、转向连接杆、转向连接杆二、转向连接杆三、转向连接五连接,并通过电推缸驱动使得打料杆可以同时旋转90°,打料杆与模具顶料板处的t型槽卡紧,在打料油缸伸出时,实现模具的打料;在打料油缸缩回时可以使模具顶料板自动复位,不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在模具合模后通过模具下模的复位杆复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些制品因为结构的需要,在设计模具时模具内部不带复位杆,可以实现在打料油缸复位时带动模具顶料板自动复位。
1.一种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料油缸、打料固定板、打料移动板、打料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电推缸自由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连接杆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包括中空管,通过中空管套设在打料杆上,打料杆上端通过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还包括调节连接杆,调节连接杆两端通过旋转轴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上连接电推缸;打料杆包括4个,每两个打料杆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两端设有螺纹,通过螺纹调节调节连接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板可自动复位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打料杆穿过打料移动板处安装旋转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