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运输平车,具体的说是一种轨道子母运输平车。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养护工作,即将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件转运至养护窑内进行养护,但是现有技术中,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件大多是先将其堆垛在预定位置,之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堆垛的构件通过转运工具(平车等)将其转运至养护窑,当养护完成后,工作人员再通过转运工具将构件转运至堆垛位置,这样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费时费力,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且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人力,加快生产效率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包括工作平台以及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子母转运车,所述子母转运车包括子母大车以及子母小车,所述子母大车包括连接模组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模组两侧的大车模组,每组所述大车模组上均设有第一运动机构,每组所述大车模组上均设有小车运动凹腔,所述小车运动凹腔内设有所述子母小车,所述子母小车上设有第二运动机构,所述子母小车内设顶升机构。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平台位以及设于所述平台位上的养护工位、堆垛工位,所述养护工位以及堆垛工位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模组,所述平台位上经过所述养护工位、堆垛工位固定连接有纵向轨道,所述平台位上对应所述支撑模组设有横向轨道,所述第一运动机构与所述纵向轨道匹配,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横向轨道匹配。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车模组还包括大车模组外箱,所述大车模组外箱上设有所述小车运动凹腔,所述小车运动凹腔内固定连接有小车轨道,所述小车轨道上设有所述子母小车,所述大车模组外箱上设有大车动力腔,所述大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运动机构。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大车驱动装置、大车运动轨轮以及位置检测模组,所述大车模组外箱上转动连接有至少四组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所述大车运动轨轮与所述纵向轨道相匹配,所述大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大车驱动装置,所述大车驱动装置与至少两组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动力连接,所述大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位置检测模组。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车模组外箱上位于所述大车动力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所述大车运动轨轮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对应每组所述从动齿轮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子母小车还包括小车模组外箱,所述小车模组外箱上设有小车动力腔,所述小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小车轨道相匹配。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小车驱动装置以及小车运动轨轮,所述小车模组外箱上转动连接有至少四组的所述小车运动轨轮,所述小车运动轨轮与所述小车轨道匹配,所述小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小车驱动装置,所述小车驱动装置与至少两组的所述小车运动轨轮动力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举升油缸、油泵、液压同步阀、油箱以及举升梁,所述小车动力腔内靠近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举升梁,所述小车动力腔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油箱、油泵以及液压同步阀,所述油箱、油泵、液压同步阀以及两组所述举升油缸之间管路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模组包括连接外箱、升压变压器以及取电滑块,所述连接外箱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大车模组外箱,所述连接外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升压变压器,所述纵向轨道采用低压供电轨道,所述取电滑块与所述低压供电轨道相匹配;
11、所述小车模组外箱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卷线盘,所述弹簧卷线盘上收卷有供电线,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小车驱动装置、油泵电连接,所述供电线、大车驱动装置、位置检测模组均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电连接。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模组包括三组支撑台,三组所述支撑台之间设有两组取放运动槽,每组所述取放运动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横向轨道,每组所述取放运动槽对应一组所述子母小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子母转运车中的子母大车可在纵向轨道上进行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子母大车携带子母小车在堆垛工位以及养护工位之间进行转运,当子母大车对应堆垛工位中的一组支撑模组时,通过子母小车可沿横向轨道进入支撑模组的取放运动槽内,之后通过顶升机构将位于支撑模组上的构件进行顶升拿取,子母小车再携带构件运动回子母大车上,由子母大车携带构件沿纵向轨道运动的对应养护工位的支撑模组,最后子母小车再将构件沿横向轨道放置在养护工位的支撑模组上,通过这样的装置可实现构件在堆垛工位与养护工位之间进行转运,以此减少人力,加快工作效率。
1.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包括工作平台以及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子母转运车,所述子母转运车包括子母大车(2)以及子母小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大车(2)包括连接模组(20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模组(201)两侧的大车模组(202),每组所述大车模组(202)上均设有第一运动机构,每组所述大车模组(202)上均设有小车运动凹腔(203),所述小车运动凹腔(203)内设有所述子母小车(3),所述子母小车(3)上设有第二运动机构,所述子母小车(3)内设顶升机构(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平台位(101)以及设于所述平台位(101)上的养护工位(102)、堆垛工位(103),所述养护工位(102)以及堆垛工位(103)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模组(104),所述平台位(101)上经过所述养护工位(102)、堆垛工位(103)固定连接有纵向轨道(108),所述平台位(101)上对应所述支撑模组(104)设有横向轨道(107),所述第一运动机构与所述纵向轨道(108)匹配,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横向轨道(107)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模组(202)还包括大车模组(202)外箱,所述大车模组(202)外箱上设有所述小车运动凹腔(203),所述小车运动凹腔(203)内固定连接有小车轨道(205),所述小车轨道(205)上设有所述子母小车(3),所述大车模组(202)外箱上设有大车动力腔(206),所述大车动力腔(206)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运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大车驱动装置(207)、大车运动轨轮(208)以及位置检测模组(209),所述大车模组(202)外箱上转动连接有至少四组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208),所述大车运动轨轮(208)与所述纵向轨道(108)相匹配,所述大车动力腔(206)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大车驱动装置(207),所述大车驱动装置(207)与至少两组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208)动力连接,所述大车动力腔(206)内固定连接有所述位置检测模组(2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模组(202)外箱上位于所述大车动力腔(20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组所述大车运动轨轮(208),所述大车运动轨轮(208)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10),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11),所述第一传动轴(211)上对应每组所述从动齿轮(210)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12),所述主动齿轮(212)与所述从动齿轮(210)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小车(3)还包括小车模组外箱(302),所述小车模组外箱(302)上设有小车动力腔(303),所述小车动力腔(303)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以及顶升机构(301),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小车轨道(205)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小车驱动装置(304)以及小车运动轨轮(305),所述小车模组外箱(302)上转动连接有至少四组的所述小车运动轨轮(305),所述小车运动轨轮(305)与所述小车轨道(205)匹配,所述小车动力腔(303)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小车驱动装置(304),所述小车驱动装置(304)与至少两组的所述小车运动轨轮(305)动力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01)包括举升油缸(306)、油泵(307)、液压同步阀(308)、油箱(309)以及举升梁(310),所述小车动力腔(303)内靠近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举升油缸(306),所述举升油缸(306)的活塞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举升梁(310),所述小车动力腔(303)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油箱(309)、油泵(307)以及液压同步阀(308),所述油箱(309)、油泵(307)、液压同步阀(308)以及两组所述举升油缸(306)之间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组(201)包括连接外箱(213)、升压变压器(214)以及取电滑块(215),所述连接外箱(213)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大车模组(202)外箱,所述连接外箱(213)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升压变压器(214),所述纵向轨道(108)采用低压供电轨道,所述取电滑块(215)与低压供电轨道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子母运输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组(104)包括三组支撑台(105),三组所述支撑台(105)之间设有两组取放运动槽(106),每组所述取放运动槽(106)内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横向轨道(107),每组所述取放运动槽(106)对应一组所述子母小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