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米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在大米加工时多采用人工水洗的方式以清除其中的泥沙、灰尘和微生物,这样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清洗效果差,清洗完成的大米自身会附着有水滴,这些水滴一般直接跟随大米进入到下一步加工流程中,不仅会影响下一步加工流程,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大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连通有漏斗,所述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转杆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均匀分布在转杆的外端面,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设置在转杆的外侧,所述滚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对称分布在滚筒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设置在滚筒的外侧,所述转杆的底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输送箱连通,所述输送箱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杆,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棉板,所述外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米管,且出米管与输送箱连通,所述外壳的底端右侧连通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内侧开设有米槽,所述米槽均匀分布在滚筒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清洗箱和输送箱均是由60目的不锈钢网状筛板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第一电磁阀的下方,所述外壳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右端与滤网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外壳的底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贯穿外壳的左端,且回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滚筒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滚筒、毛刷等构件,可以先将大米送入至滚筒内进行一次清洗,之后经由滚筒使大米均匀分布在清洗箱内,由毛刷对大米进行清洗,使清洗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且通过滚筒、毛刷使大米进行两次清洗过程,增大清洗效果,使清洗更加完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输送箱、过滤棉板等构件,可以通过输送箱对大米输送时对大米沥干,减少大米出料后附着的水分,且清洗后的水源在经过滤网和过滤棉板过滤后,可以通过水泵重新进行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过滤棉板、3-出米管、4-输送杆、5-输送箱、6-刮杆、7-清洗箱、8-转杆、9-漏斗、10-第一电机、11-固定杆、12-毛刷、13-回水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机、16-滤网、17-排污管、18-水泵、19-控制器、20-滚筒、21-第二电磁阀、22-固定板、2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连通有漏斗9,所述外壳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杆6,这种设置通过刮杆6对固定板22刷动,避免大米在固定板22上残留,所述转杆8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均匀分布在转杆8的外端面,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20,所述滚筒20设置在转杆8的外侧,这种设置使转杆8可以通过固定杆11带动滚筒20转动,所述滚筒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2,所述毛刷12对称分布在滚筒20的外侧,所述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箱7,所述清洗箱7设置在滚筒20的外侧,所述转杆8的底端与固定板2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5,所述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21,所述固定板22通过第二电磁阀21与输送箱5连通,这种设置通第二电磁阀21使清洗箱7内的大米可以掉落至输送箱5内,所述输送箱5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杆4,所述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棉板2,这种设置通过过滤棉板2对水源过滤,使水源可以二次使用,所述外壳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所述外壳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米管3,且出米管3与输送箱5连通,所述外壳1的底端右侧连通有排水管23。

所述滚筒20的内侧开设有米槽,所述米槽均匀分布在滚筒20的内侧,这种设置通过米槽使滚筒20在转动时将内部的大米均匀的从米槽处散开,所述清洗箱7和输送箱5均是由60目的不锈钢网状筛板构成,这种设置使水流可以穿过清洗箱7和输送箱5,大米无法穿过,所述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固定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设置在第一电磁阀14的下方,所述外壳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的右端与滤网16固定连接,这种设置通过滤网16对水流内的灰尘和泥垢进行过滤,并可从排污管17处排出,所述外壳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输入端与外壳1的底端连通,所述水泵18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水管13,所述回水管13贯穿外壳1的左端,且回水管13的出水口设置在滚筒20的上方,这种设置通过水泵18将水源重新输送至固定板22上方,实现水源的再次利用。

所述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5的型号均为ylt160m-4电机,所述水泵18的型号为df25-50×5水泵,所述控制器19的型号为cp1h-ex40dt-d-sc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14和第二电磁阀15的型号均为zcs-16qdn250电磁阀。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前通过外接电源供电,通过控制器19对装置进行控制,首先从漏斗9内向外壳1内注入水源,使水源处于固定板22上方,之后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带动转杆8转动,从漏斗9内倒入需要清洗的大米,大米会掉落至滚筒20内,转杆8转动时会通过固定杆11带动滚筒20转动,使滚筒20在大米倒入后对大米进行一次清洗,之后滚筒20在转动时,会将大米均匀的从滚筒20内开设的米槽散出,使大米均匀分布在清洗箱7内,之后滚筒20转动会带动毛刷12转动,对清洗箱7内的大米进行二次清洗,清洗完成后,启动第一电磁阀14,使水源从第一电磁阀14处流动至外壳1的底端,流下的水源会经过滤网16,将大米中夹杂的泥沙和灰尘过滤,连通排污管17,可以将泥沙和灰尘排出,之后打开第二电磁阀21,固定板22上的大米会通过第二电磁阀21掉落至输送箱5内,转杆8转动会带动刮杆6转动,使固定板22顶端的大米全面从第二电磁阀21处掉落,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输送杆4转动,将输送箱5内的大米输送至出米管3处,实现大米的排出,完成清洗过程,大米在被输送杆4输送的同时被沥干,减少大米附着的水量,沥下的水滴会穿过输送箱5掉落至外壳1的底端,清洗完成后,关闭第一电磁阀14和第二电磁阀21,启动水泵18,水泵18会将外壳1底端经过过滤棉板2过滤的水源输送至固定板22上方,使水源再次利用,从漏斗9处倒入大米,即可重复清洗过程,当装置不使用时,连通排水管23,可以将外壳1内的水源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连通有漏斗(9),所述外壳(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杆(6),所述转杆(8)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均匀分布在转杆(8)的外端面,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20),所述滚筒(20)设置在转杆(8)的外侧,所述滚筒(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2),所述毛刷(12)对称分布在滚筒(20)的外侧,所述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箱(7),所述清洗箱(7)设置在滚筒(20)的外侧,所述转杆(8)的底端与固定板(2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5),所述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21),所述固定板(22)通过第二电磁阀(21)与输送箱(5)连通,所述输送箱(5)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杆(4),所述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棉板(2),所述外壳(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9),所述外壳(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米管(3),且出米管(3)与输送箱(5)连通,所述外壳(1)的底端右侧连通有排水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0)的内侧开设有米槽,所述米槽均匀分布在滚筒(2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7)和输送箱(5)均是由60目的不锈钢网状筛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固定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设置在第一电磁阀(14)的下方,所述外壳(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的右端与滤网(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输入端与外壳(1)的底端连通,所述水泵(18)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水管(13),所述回水管(13)贯穿外壳(1)的左端,且回水管(13)的出水口设置在滚筒(20)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米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洗箱,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滚筒、毛刷等构件,可以由滚筒使大米均匀分布在清洗箱内,使清洗过程无需人工进行,且通过滚筒、毛刷使大米进行两次清洗过程,增大清洗效果,使清洗更加完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迎祥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