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



背景技术:

同步电动机(synchronousmotor)是由直流供电的励磁磁场与电枢的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转矩,以同步转速旋转的交流电动机。现有的高速同步电动机存在设备复杂,维修困难的特点,同时现有的高速同步电动机散热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腿部护理过程中工作强度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器人本体、第一支架、腿部、壳体、云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杆,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四角均焊接有腿部,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云台,壳体的一端嵌入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杆;

所述腿部包括第二支架、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杆、固定块、第一移动块、转轴、第三支架、第四支架、滚轮、第四伺服电机、横块、第三伺服电机、第三滚珠丝杆、第二移动块和第五支架,第二支架焊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杆,第二滚珠丝杆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焊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滚珠丝杆上套接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滚轮,第四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与滚轮轴连接,第二支架的底端焊接有横块,横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上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杆,第三滚珠丝杆上套接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通过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第三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丝杆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云台对应第一滚珠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丝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上均开设有丝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安装有弹簧避震器。

优选的,所述弹簧避震器安装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表面镀有防腐漆层。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平地使用时,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不工作,第四伺服电机工作,第四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滚轮转动,使得机器人本体通过滚轮进行移动,当在非结构化地面进行爬行时,第四伺服电机停止工作,第二伺服电机工作将第一移动块向下移动,第一移动块向下使得第三支架绕第一移动块向上转动,第三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二移动块向前移动,第二移动块向前移动推动第六支架,使得第三支架的向左上方翘起,第二移动块再后移通过第六支架拉动第三支架,第一移动块上移拉动第三支架的一端上移,使得第三支架触地,类似于人行走,安装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杆,可使得云台在第一滚珠丝杆上进行移动,便于云台位置的调节。

有益效果:1、结构更加紧凑、负载能力更强,在控制策略上更加简单,单腿结构中由于大腿、小腿的关节转动由滚珠丝杠带动滑块做平移运动驱动,所以系统对驱动电机的要求较低;

2、减小对车体的冲击荷载,第四伺服电机和滚轮的安装位置都固定在第四支架上,形成轮部单元,将弹簧避震器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当车轮受到冲击载荷时,可通过避震器弹簧的压缩或者伸长,使传递到车体的冲击载荷较小,运行过程变得平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腿部三维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云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滚珠丝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第一支架;3、腿部;4、壳体;5、云台;6、第一伺服电机;7、第一滚珠丝杆;8、第二支架;9、第二伺服电机;10、第二滚珠丝杆;11、固定块;12、第一移动块;13、转轴;14、第三支架;15、第四支架;16、弹簧避震器;17、滚轮;18、第四伺服电机;19、横块;20、第三伺服电机;21、第三滚珠丝杆;22、第二移动块;23、第五支架;24、第六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5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第一支架2、腿部3、壳体4、云台5、第一伺服电机6和第一滚珠丝杆7,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的四角均焊接有腿部3,第一支架2的中部设置有壳体4,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云台5,壳体4的一端嵌入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6,壳体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杆7;

所述腿部3包括第二支架8、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滚珠丝杆10、固定块11、第一移动块12、转轴13、第三支架14、第四支架15、滚轮17、第四伺服电机18、横块19、第三伺服电机20、第三滚珠丝杆21、第二移动块22和第五支架23,第二支架8焊接在第一支架2上,第二支架8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杆10,第二滚珠丝杆10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焊接在第二支架8上,第二滚珠丝杆10上套接有第一移动块12,第一移动块12通过转轴13安装有第三支架14,第三支架14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支架15,第四支架15的内部安装有滚轮17,第四支架15的一侧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18,第四伺服电机18与滚轮17轴连接,第二支架8的底端焊接有横块19,横块19的一端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20,第三伺服电机20上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杆21,第三滚珠丝杆21上套接有第二移动块22,第二移动块22通过转轴13分别安装有第五支架23和第六支架24,第五支架23和第六支架24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第三支架14上。

所述第一滚珠丝杆7通过轴承与壳体4连接,云台5对应第一滚珠丝杆7位置处开设有丝孔,便于安装固定。

所述第一移动块12和第二移动块22上均开设有丝孔,便于配合使用。

所述第三支架14与第四支架15之间安装有弹簧避震器16,安装的弹簧避震器16可有效的进行减震。

所述弹簧避震器16安装的数量为两个,提高减震效果。

所述第一支架2的表面镀有防腐漆层,使得第一支架2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平地使用时,第二伺服电机9和第三伺服电机20不工作,第四伺服电机18工作,第四伺服电机18工作带动滚轮17转动,使得机器人本体1通过滚轮17进行移动,当在非结构化地面进行爬行时,第四伺服电机18停止工作,第二伺服电机9工作将第一移动块12向下移动,第一移动块12向下使得第三支架14绕第一移动块12向上转动,第三伺服电机20工作带动第二移动块22向前移动,第二移动块22向前移动推动第六支架24,使得第三支架14的向左上方翘起,第二移动块22再后移通过第六支架24拉动第三支架14,第一移动块12上移拉动第三支架14的一端上移,使得第三支架14触地,类似于人行走,安装的第一伺服电机6和第一滚珠丝杆7,可使得云台5在第一滚珠丝杆7上进行移动,便于云台5位置的调节。

有益效果:1、结构更加紧凑、负载能力更强,在控制策略上更加简单,单腿结构中由于大腿、小腿的关节转动由滚珠丝杠带动滑块做平移运动驱动,所以系统对驱动电机的要求较低;

2、减小对车体的冲击荷载,第四伺服电机18和滚轮17的安装位置都固定在第四支架15上,形成轮部单元,将弹簧避震器16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支架14和第四支架15上,当车轮受到冲击载荷时,可通过避震器弹簧的压缩或者伸长,使传递到车体的冲击载荷较小,运行过程变得平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第一支架(2)、腿部(3)、壳体(4)、云台(5)、第一伺服电机(6)和第一滚珠丝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的四角均焊接有腿部(3),第一支架(2)的中部设置有壳体(4),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云台(5),壳体(4)的一端嵌入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6),壳体(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杆(7);

所述腿部(3)包括第二支架(8)、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滚珠丝杆(10)、固定块(11)、第一移动块(12)、转轴(13)、第三支架(14)、第四支架(15)、滚轮(17)、第四伺服电机(18)、横块(19)、第三伺服电机(20)、第三滚珠丝杆(21)、第二移动块(22)和第五支架(23),第二支架(8)焊接在第一支架(2)上,第二支架(8)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杆(10),第二滚珠丝杆(10)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焊接在第二支架(8)上,第二滚珠丝杆(10)上套接有第一移动块(12),第一移动块(12)通过转轴(13)安装有第三支架(14),第三支架(14)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支架(15),第四支架(15)的内部安装有滚轮(17),第四支架(15)的一侧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18),第四伺服电机(18)与滚轮(17)轴连接,第二支架(8)的底端焊接有横块(19),横块(19)的一端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20),第三伺服电机(20)上连接有第三滚珠丝杆(21),第三滚珠丝杆(21)上套接有第二移动块(22),第二移动块(22)通过转轴(13)分别安装有第五支架(23)和第六支架(24),第五支架(23)和第六支架(24)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第三支架(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7)通过轴承与壳体(4)连接,云台(5)对应第一滚珠丝杆(7)位置处开设有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12)和第二移动块(22)上均开设有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14)与第四支架(15)之间安装有弹簧避震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避震器(16)安装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表面镀有防腐漆层。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的轮腿式森林防火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工序是采用人工贴合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的铝镍复合带,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比较低和良品率不高,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的问题,其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四角均焊接有腿部,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云台,壳体的一端嵌入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杆;所述腿部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焊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结构更加紧凑、负载能力更强,在控制策略上更加简单,减小对车体的冲击荷载,运行过程变得平顺。

技术研发人员:顾伟宏;李泽楷;王琢;王皓;李继鑫;蔡德恩;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