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膜的太阳能电池前板。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通常由前板、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片、背板等结构组成;背板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受水汽侵蚀,防止组件内部氧化,需具备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耐高低温、耐腐蚀性等。前板大多采用玻璃,其强度高、透光性好。玻璃前板具有重量较重、不能发生大的弯曲的缺点。高分子材料作为前板材料代替玻璃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高分子复合前板一般采用氟碳树脂和pet基膜复合而成透明前板。
2、cn 108511548 b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高阻隔性背板,包括粘结层、基材层、紫外吸收层与耐候层,所述粘结层粘合在基材层的一面上,基材层的另一面通过第一胶黏层与紫外吸收层的一面粘接在一起,紫外吸收层的另一面通过第二胶黏层与耐候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基材层包括第一基材板件与第二基材板件;所述紫外吸收层包括第一自粘性保护膜、第二自粘性保护膜与吸收涂层;所述耐候层包括膜基材与膜涂层,膜涂层将膜基材包裹其中。耐候层的膜基材由玻璃纤维制成,膜涂层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
3、cn 102867872 b公开了一种含poe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该背板包括耐候层、粘结层、结构增强层、poe胶膜层;所述的poe胶膜层的各组分为:poe、poe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引发剂、紫外光吸收剂、紫外光稳定剂、抗氧剂。所述的紫外光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该现有技术针对的是背板防紫外线的问题,并不需要考虑大剂量紫外光辐射问题,同时也不需要考虑透光性问题。另外,含紫外光吸收剂的膜层外侧的粘接层、结构增强层等也得不到保护。
4、上述现有技术都是针对太阳能电池背板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一般认为背板和前板结构类似,因而通常将背板技术同样应用于前板。然而,背板设置在电池板的背面,更多的是起到支撑作用,对透光性要求不高,而且由于并不受太阳的直射,因而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远小于前板。
5、另外,高分子复合前板最外侧的氟碳树脂价格昂贵,膜层厚度相对较薄,因此需要考虑对其进行保护。通常的保护方案一般是在氟碳树脂表面涂覆保护涂层,然而由于氟碳树脂的表面能极低,与大多数材料都不容易牢固粘接,在氟碳树脂表面涂覆保护涂料很容易在清除灰尘的时候被剐蹭掉。例如,一般的太阳能电池通常架设在阳光充足的野外,周边通常缺少水源,要用水对太阳能电池表面进行冲洗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只能够用工具在太阳能电池的前板上干擦,因此表面的保护涂层很容易被擦拭掉,要想修复失效的涂层只能更换整个前板,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膜的太阳能电池前板,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护膜的太阳能电池前板,至少包括pet膜,pet膜通过粘接剂层与氟碳树脂保护膜粘接成一体;所述氟碳树脂保护膜朝向太阳的外侧可剥离地附着有一层保护膜;所述pet膜背离太阳的内侧也附着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基材层和附着在基材层的一侧表面的防辐射涂层;附着在氟碳树脂保护膜的外侧的保护膜通过胶黏剂层将基材层与氟碳树脂保护膜连接在一起;附着在pet膜的内侧的保护膜通过胶黏剂层将基材层与pet膜连接在一起。
3、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防辐射涂层的厚度为2-4μm,基材层的厚度为10-30μm,胶黏剂层的厚度为3-5μm。
4、优选地,所述pet膜的厚度为100-200μm,粘接剂层的厚度为3-5μm,氟碳树脂保护膜的厚度为10-20μm。
5、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前板通过附着防辐射性能优异的保护膜,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前板的耐候性,保护膜可以很方便的从太阳能电池前板上剥离下来进行更换,而且还具备优异的透光性能并具备较好的均一性。
1.一种具有保护膜的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前板至少包括pet膜,pet膜通过粘接剂层与氟碳树脂保护膜粘接成一体;所述氟碳树脂保护膜朝向太阳的外侧可剥离地附着有一层保护膜;所述pet膜背离太阳的内侧也附着有一层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基材层和附着在基材层的一侧表面的防辐射涂层;附着在氟碳树脂保护膜的外侧的保护膜通过胶黏剂层将基材层与氟碳树脂保护膜连接在一起;附着在pet膜的内侧的保护膜通过胶黏剂层将基材层与pet膜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防辐射涂层的厚度为2-4μm,基材层的厚度为10-30μm,胶黏剂层的厚度为3-5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的厚度为100-200μm,粘接剂层的厚度为3-5μm,氟碳树脂保护膜的厚度为10-2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