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双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双足行走是一种较晚才出现的技术,具有更像人的运动方式,能更好地模仿人的行为,取代人的工作,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市面上同类型的双足机器人,从整体造型和结构上来说,一种是由pcb拼凑而成,比较单一,外形不美观;另一种是由片状亚克力或者木板组装而成,组装过程十分复杂,不适合新手。从功能上来说,市面上现有的同类型双足机器人功能比较简单,可玩性不高,大多数在电源管理上,没有增加电源保护电路,还需要拆卸电池充电,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双足机器人,具有唱歌、跳舞、避障等功能,功能多样,而且造型美观,操作方便,可玩性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双足机器人,包括脚板、脚垫、第一舵机、腿部支撑板、第一侧板、超声波支撑板、第二侧板、喇叭、超声波传感器、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电池盒、控制板、底板、上板、第二舵机和tf卡;
脚板设有两个;脚垫设置在脚板底部;脚板上设置安装架,腿部支撑板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控制脚板沿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一舵机;
腿部支撑板上端与底板转动连接,且底板上设有用于控制腿部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转动的第二舵机;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竖直安装在底板两端;超声波支撑板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正面;上板倾斜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端;底板、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超声波支撑板以及上板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放置仓;
控制板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放置仓内,控制板上设有用于传输手机信号的蓝牙模块,控制板上设有控制系统;
喇叭设有两个,且两个喇叭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上和第二侧板上;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超声波支撑板正面,超声波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安装在底板正面,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电池盒设置在放置仓内,电池盒分别与第一舵机、第二舵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喇叭以及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放置仓内还设有存储插槽;tf卡插接在存储插槽内。
优选的,脚垫为硅胶材质,且脚垫与脚板形状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卡扣;两个喇叭分别卡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卡扣上。
优选的,超声波支撑板上设有卡扣;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卡接在超声波支撑板的卡扣上。
优选的,电池盒内置有锂电池。
优选的,控制板上设有电源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系统中的内置程序控制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旋转,进而控制腿部支撑板以及脚板进行动作来实现双足机器人的运动以及舞蹈功能,控制板上的控制系统控制喇叭输出tf卡内的音频文件,实现唱歌功能,通过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双足机器人前方和左右两侧是否有障碍物,从而实现避障功能和跟随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信号连接进行控制,操作方便,可玩性强,功能丰富,而且整体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双足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双足机器人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脚板;2、脚垫;3、第一舵机;4、腿部支撑板;5、第一侧板;6、超声波支撑板;7、第二侧板;8、喇叭;9、超声波传感器;10、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1、电池盒;12、控制板;13、底板;14、上板;15、第二舵机;16、tf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双足机器人,包括脚板1、脚垫2、第一舵机3、腿部支撑板4、第一侧板5、超声波支撑板6、第二侧板7、喇叭8、超声波传感器9、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电池盒11、控制板12、底板13、上板14、第二舵机15和tf卡16;
脚板1设有两个;脚垫2设置在脚板1底部;脚板1上设置安装架,腿部支撑板4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控制脚板1沿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一舵机3;
腿部支撑板4上端与底板13转动连接,且底板13上设有用于控制腿部支撑板4沿水平方向转动的第二舵机15;
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竖直安装在底板13两端;超声波支撑板6安装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正面;上板14倾斜设置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上端;底板13、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7、超声波支撑板6以及上板14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放置仓;
控制板12设置在底板13上并位于放置仓内,控制板12上设有用于传输手机信号的蓝牙模块,控制板12上设有控制系统;
喇叭8设有两个,且两个喇叭8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5上和第二侧板7上;超声波传感器9设置在超声波支撑板6正面,超声波传感器9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安装在底板13正面,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电池盒11设置在放置仓内,电池盒11分别与第一舵机3、第二舵机15、超声波传感器9、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喇叭8以及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放置仓内还设有存储插槽;tf卡16插接在存储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系统中的内置程序控制第一舵机3和第二舵机15旋转,进而控制腿部支撑板4以及脚板1进行动作来实现双足机器人的运动以及舞蹈功能,控制板12上的控制系统控制喇叭8输出tf卡16内的音频文件,实现唱歌功能,通过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以及超声波传感器9来检测双足机器人前方和左右两侧是否有障碍物,从而实现避障功能和跟随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信号连接进行控制,操作方便,可玩性强,功能丰富,而且整体造型美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脚垫2为硅胶材质,且脚垫2与脚板1形状尺寸相适配,增加脚板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智能双足机器人走路和跳舞的动作更加规范标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上均设有卡扣;两个喇叭8分别卡接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卡扣上,不仅组装方便,还省去了多余的固定螺丝,节约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超声波支撑板6上设有卡扣;两个超声波传感器9卡接在超声波支撑板6的卡扣上,方便组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盒11内置有锂电池,无需拆卸电池,可以直接通过usb接口充电,充电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板12上设有电源保护电路,可以对锂电池的过充、过放和短路情况进行保护。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板(1)、脚垫(2)、第一舵机(3)、腿部支撑板(4)、第一侧板(5)、超声波支撑板(6)、第二侧板(7)、喇叭(8)、超声波传感器(9)、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电池盒(11)、控制板(12)、底板(13)、上板(14)、第二舵机(15)和tf卡(16);
脚板(1)设有两个;脚垫(2)设置在脚板(1)底部;脚板(1)上设置安装架,腿部支撑板(4)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控制脚板(1)沿竖直方向转动的第一舵机(3);
腿部支撑板(4)上端与底板(13)转动连接,且底板(13)上设有用于控制腿部支撑板(4)沿水平方向转动的第二舵机(15);
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竖直安装在底板(13)两端;超声波支撑板(6)安装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正面;上板(14)倾斜设置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上端;底板(13)、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7)、超声波支撑板(6)以及上板(14)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放置仓;
控制板(12)设置在底板(13)上并位于放置仓内,控制板(12)上设有用于传输手机信号的蓝牙模块,控制板(12)上设有控制系统;
喇叭(8)设有两个,且两个喇叭(8)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5)上和第二侧板(7)上;超声波传感器(9)设置在超声波支撑板(6)正面,超声波传感器(9)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安装在底板(13)正面,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电池盒(11)设置在放置仓内,电池盒(11)分别与第一舵机(3)、第二舵机(15)、超声波传感器(9)、红外收发一体传感器(10)、喇叭(8)以及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放置仓内还设有存储插槽;tf卡(16)插接在存储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脚垫(2)为硅胶材质,且脚垫(2)与脚板(1)形状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上均设有卡扣;两个喇叭(8)分别卡接在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卡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支撑板(6)上设有卡扣;两个超声波传感器(9)卡接在超声波支撑板(6)的卡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电池盒(11)内置有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板(12)上设有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