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天线调节,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基站多频电调天线应用越来越广泛,多频段多端口电调天线应用日益增加,为实现多路移相器的下倾角调节,需每路移相器配备独立传动及驱动电机。天线中的移相器是由传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都会配备一套驱动电机。对于2频以上的电调天线,一般需要配备多组电机来调整其下倾角。
2、传统的板状天线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而底座又固定在地面上,导致天线一经安装后则无法再次通过调整底座进而调整天线的方向,导致天线在不同场所使用时,信号强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的板状天线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而底座又固定在地面上,导致天线一经安装后则无法再次通过调整底座进而调整天线的方向,导致天线在不同场所使用时,信号强度受到影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天线主体,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顶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天线主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连接座上端与安装板固定,所述转盘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
3、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齿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圈固定设置在转盘外周,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齿板和第二齿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并与齿板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与转轴固定,所述齿板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5、优选的,所述齿板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杆滑动贯穿的通孔。
6、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多个环状分布的滚珠,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多个滚珠滚动的凹槽。
7、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端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齿圈和转盘转动,转盘通过支撑座和连接座带动天线主体转动,使天线主体转动到合适的方向角度,调节非常方便。
10、2、通过气缸的输出轴带动齿板前后移动,齿板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连接座进行转动,连接座带动安装板和天线主体进行转动,使天线主体转动到合适的下倾角度,调节非常方便。
1.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天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转动设置有支撑筒(3),所述支撑筒(3)顶端固定设置有转盘(4),所述安装座(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盘(4)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转盘(4)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8),所述支撑座(18)上转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7),所述天线主体(2)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连接座(7)上端与安装板(8)固定,所述转盘(4)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侧壁固定设置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输出轴设置有驱动转轴(6)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1)和齿圈(12),所述第一齿轮(11)固定设置在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齿圈(12)固定设置在转盘(4)外周,所述第一齿轮(11)与齿圈(1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齿板(13)和第二齿轮(14),所述气缸(10)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9)并与齿板(13)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齿轮(14)与转轴(6)固定,所述齿板(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3)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5),所述支撑板(9)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杆(15)滑动贯穿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3)底端设置有多个环状分布的滚珠(16),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用于多个滚珠(16)滚动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上端贯穿设置有螺栓(17),所述连接座(7)通过螺栓(17)与安装板(8)连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