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4  27


本技术涉及滑动杆打磨,具体为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1、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锈是一个化学术语,通常指金属表面所产生的氧化物,常见的有,铁锈,铜锈,铝锈等等,但未必所有金属的氧化物都称为锈,概言之,常见的金属才会用锈来指示其氧化物,一般所谓生锈是指其锈改变其物质原有型态与质感,如铁锈或碱式碳酸铜等,不过若只视生锈为金属氧化的话,大部分金属都会生锈,部分如铝氧化后会产生致密氧化物,反过来可保护内层金属。

2、专利公开号:cn216543089u,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滑动杆先端安装用工装。这种便于滑动杆先端安装用工装,用于滑动杆套筒和滑动杆先端的安装,具有外方管,外方管左端安装有底座组件,滑动杆套筒置于外方管内腔,底座组件卡住滑动杆套筒左端;外方管右端安装有压入组件;所述压入组件包括套设在滑动杆先端左端的套筒组件,外方管右端固定有第二端盖,套筒组件与第二端盖螺纹连接,转动套筒组件将滑动杆先端)压入滑动杆套筒右端内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滑动杆先端通过压入组件与滑动杆套筒装配,可以很好地保证滑动杆套筒与滑动杆先端的同心度。

3、但是对比案例中的滑动杆使用过程,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导致杆表面出现大量的锈迹或者出现许多的颗粒状,导致滑动杆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了滑动杆的工作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具备表面打磨处理的优点,解决了滑动杆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导致杆表面出现大量的锈迹或者出现许多的颗粒状,导致滑动杆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包括:

3、滑动杆本体;

4、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腔和滑动杆本体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圈、第一卡块、第一圆形块、输出杆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

5、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的左侧和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横板、支撑板、复位弹簧、矩形板和打磨石条,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石条,所述打磨石条的顶部和滑动杆本体的底部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动杆本体表面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圆形块,所述第二圆形块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和气缸的左侧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的底部和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实心杆,所述实心杆的底部贯穿空心杆的底部和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和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输出杆、第一圆形块、第一卡块、第一固定圈、滑动杆本体和打磨石条配合使用,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输出杆旋转,输出杆旋转带动第一圆形块、第一卡块、第一固定圈和滑动杆本体跟随旋转,滑动杆本体旋转通过底部的打磨石条进行打磨,提高了滑动杆的工作质量。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固定圈、第二卡块、第二圆形块、操作块和气缸的设置,能够辅助滑动杆本体工作,避免了滑动杆本体无法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本体(1)表面的左侧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圈(4),所述第二固定圈(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5),所述第二卡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圆形块(6),所述第二圆形块(6)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操作块(7),所述操作块(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0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的右侧和气缸(8)的左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板(10),所述支撑垫板(10)的底部和横板(302)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杆(11),所述空心杆(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实心杆(12),所述实心杆(12)的底部贯穿空心杆(11)的底部和和支撑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支撑块(13)的底部和横板(302)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杆的表面处理结构,包括:滑动杆本体;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腔和滑动杆本体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圈、第一卡块、第一圆形块、输出杆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出杆。本技术通过电机、输出杆、第一圆形块、第一卡块、第一固定圈、滑动杆本体和打磨石条配合使用,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输出杆旋转,输出杆旋转带动第一圆形块、第一卡块、第一固定圈和滑动杆本体跟随旋转,滑动杆本体旋转通过底部的打磨石条进行打磨,提高了滑动杆的工作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汪平,李愧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宁力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