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栽培时,需要对食用菌进行浇水,现有的浇水方式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浇水,来保持食用菌的湿度,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使用者的栽培成本,并且浇水管只有一个出水口,导致浇水不均匀,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l型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斜撑板,斜撑板上端与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斜撑板下端与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斜撑板外侧固定安装数个反向l型的支架,支架顶面固定安装蓄水盆,蓄水盆的上方设有种植盆,种植盆与蓄水盆通过斜撑固定连接,斜撑的上端与种植盆外壁固定连接,斜撑的下端与蓄水盆的内壁固定连接,种植盆的下端位于蓄水盆内,种植盆的底面开设数个排水孔,其中两侧的排水孔内穿过虹吸管,虹吸管的上端位于种植盆内部,虹吸管的下端位于蓄水盆的内部底面,蓄水盆和种植盆均与虹吸管内部相通,支撑架下方的顶面固定安装水箱,斜撑板的另一侧开设条形槽,条形槽内固定安装中空杆,水箱内设有水泵,中空杆的下端与水泵固定连接,中空杆与水箱内部相通,中空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支管,支管位于种植盆的上方,支管与中空杆内部相通,支管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连接管,连接管的前后两端为封闭端,连接管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喷头,喷头与种植盆相对应,支撑架的内侧与斜撑板的内侧通过数根横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所述的种植盆内部底面固定安装隔泥网。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所述的支撑架与墙体通过锚固钉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所述的支撑架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数个扶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所述的种植盆的上方设有透明的盖体,盖体能够与种植盆相配合,盖体的底面开设放置槽,放置槽内部顶面固定安装带有独立电源的灯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所述的盖体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两根导向杆,种植盆顶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横向的导向槽,左右相邻的两根导向杆的下端位于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并能沿导向槽移动,导向槽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支架上端的一侧开设条形透槽,盖体能够穿过条形透槽并能沿条形透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便于对食用菌进行浇水,并且能够长期保持食用菌的湿度,降低的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多个出水口能够使浇水均匀,有助于食用菌的生长,能够多层食用菌进行种植,便于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当食用菌需要进行浇水时,通过水泵工作,水箱内的水通过中空杆流到连接管内,连接管内的水通过支管流到喷头内,喷头内的水能够喷洒在种植盆内的食用菌上,就实现了对食用菌的浇水,当水浇的较多时,种植盆内的水会通过排水孔流到蓄水盆内,当种植盆内缺水时,虹吸管利用虹吸作用,把蓄水盆内的水吸入到种植盆内,能够再次利用,从而便于对食用菌进行浇水,并且能够长期保持食用菌的湿度,降低的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通过多个喷头能够使浇水均匀,有助于食用菌的生长;通过横板能够便于用户沿支撑架向上爬,从而能够便于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横板能够使支撑架与斜撑板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连接更加紧固和牢靠,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斜撑板、3-支架、4-蓄水盆、5-种植盆、6-斜撑、7-喷头、8-排水孔、9-虹吸管、10-水箱、11-支管、12-条形槽、13-中空杆、14-水泵、15-横板、1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包括l型的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斜撑板2,斜撑板2上端与支撑架1上端固定连接,斜撑板2下端与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斜撑板2外侧固定安装三个反向l型的支架3,支架3顶面固定安装蓄水盆4,蓄水盆4的上方设有种植盆5,种植盆5与蓄水盆4通过斜撑6固定连接,斜撑6的上端与种植盆5外壁固定连接,斜撑6的下端与蓄水盆4的内壁固定连接,种植盆5的下端位于蓄水盆4内,种植盆5的底面开设六个排水孔8,其中两侧的排水孔8内穿过虹吸管9,虹吸管9的上端位于种植盆5内部,虹吸管9的下端位于蓄水盆4的内部底面,蓄水盆4和种植盆5均与虹吸管9内部相通,支撑架1下方的顶面固定安装水箱10,斜撑板2的另一侧开设条形槽12,条形槽12内固定安装中空杆13,水箱10内设有水泵14,中空杆13的下端与水泵14固定连接,中空杆13与水箱10内部相通,中空杆13的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支管11,支管11位于种植盆5的上方,支管11与中空杆13内部相通,支管11的底面固定安装四个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前后两端为封闭端,连接管16的底面固定安装六个喷头7,喷头7与种植盆5相对应,支撑架1的内侧与斜撑板2的内侧通过四根横板15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便于对食用菌进行浇水,并且能够长期保持食用菌的湿度,降低的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多个出水口能够使浇水均匀,有助于食用菌的生长,能够多层食用菌进行种植,便于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当食用菌需要进行浇水时,通过水泵14工作,水箱10内的水通过中空杆13流到连接管16内,连接管16内的水通过支管11流到喷头7内,喷头7内的水能够喷洒在种植盆5内的食用菌上,就实现了对食用菌的浇水,当水浇的较多时,种植盆5内的水会通过排水孔8流到蓄水盆4内,当种植盆5内缺水时,虹吸管9利用虹吸作用,把蓄水盆4内的水吸入到种植盆5内,能够再次利用,从而便于对食用菌进行浇水,并且能够长期保持食用菌的湿度,降低的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通过多个喷头7能够使浇水均匀,有助于食用菌的生长;通过横板15能够便于用户沿支撑架1向上爬,从而能够便于对食用菌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横板15能够使支撑架1与斜撑板2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连接更加紧固和牢靠,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盆5内部底面固定安装隔泥网。当种植盆5内水浇多了时,水会通过隔泥网、流到种植盆5底部的排水孔8内,再流到蓄水盆4内,这样能使流出的水不带有大量泥土,从而不会随意弄脏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1与墙体通过锚固钉固定连接。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锚固钉将支撑架1与墙体固定,能够使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2个扶手。当使用本装置用户踩横板15沿着支撑架1向上爬时,用户抓住扶手能够提高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盆5的上方设有透明的盖体,盖体能够与种植盆5相配合,盖体的底面开设放置槽,放置槽内部顶面固定安装带有独立电源的灯体。当使用本装置时,盖体与种植盆5相配合,能够对种植盆5进行密封,灯体工作,能够对种植盆5内部进行保温,便于食用菌的生长,并且通过盖体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盖体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两根导向杆,种植盆5顶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横向的导向槽,左右相邻的两根导向杆的下端位于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并能沿导向槽移动,导向槽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支架3上端的一侧开设条形透槽,盖体能够穿过条形透槽并能沿条形透槽移动。当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导向杆在导向槽内移动,能够对盖体起到导向的作用,盖体穿过条形透槽并沿条形透槽移动,能够对盖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1.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斜撑板(2),斜撑板(2)上端与支撑架(1)上端固定连接,斜撑板(2)下端与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斜撑板(2)外侧固定安装数个反向l型的支架(3),支架(3)顶面固定安装蓄水盆(4),蓄水盆(4)的上方设有种植盆(5),种植盆(5)与蓄水盆(4)通过斜撑(6)固定连接,斜撑(6)的上端与种植盆(5)外壁固定连接,斜撑(6)的下端与蓄水盆(4)的内壁固定连接,种植盆(5)的下端位于蓄水盆(4)内,种植盆(5)的底面开设数个排水孔(8),其中两侧的排水孔(8)内穿过虹吸管(9),虹吸管(9)的上端位于种植盆(5)内部,虹吸管(9)的下端位于蓄水盆(4)的内部底面,蓄水盆(4)和种植盆(5)均与虹吸管(9)内部相通,支撑架(1)下方的顶面固定安装水箱(10),斜撑板(2)的另一侧开设条形槽(12),条形槽(12)内固定安装中空杆(13),水箱(10)内设有水泵(14),中空杆(13)的下端与水泵(14)固定连接,中空杆(13)与水箱(10)内部相通,中空杆(13)的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支管(11),支管(11)位于种植盆(5)的上方,支管(11)与中空杆(13)内部相通,支管(11)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前后两端为封闭端,连接管(16)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喷头(7),喷头(7)与种植盆(5)相对应,支撑架(1)的内侧与斜撑板(2)的内侧通过数根横板(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盆(5)内部底面固定安装隔泥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与墙体通过锚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数个扶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盆(5)的上方设有透明的盖体,盖体能够与种植盆(5)相配合,盖体的底面开设放置槽,放置槽内部顶面固定安装带有独立电源的灯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两根导向杆,种植盆(5)顶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横向的导向槽,左右相邻的两根导向杆的下端位于相对应的导向槽内并能沿导向槽移动,导向槽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支架(3)上端的一侧开设条形透槽,盖体能够穿过条形透槽并能沿条形透槽移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