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从而对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以及红外透过率特性进行分析的仪器。由于其信噪比高、重现性好、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在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薄膜样品的红外光谱时,一般使用固体样品架来进行薄膜样品的夹持,通过左右两个固定架进行样品的固定,通过调节固定架的之间的距离进行不同尺寸样品的固定。
现有技术中的固体样品架对样品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为避免薄膜样品发生卷曲,需要多次调节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操作不便;且薄膜样品易受环境污染,每次检测完毕后需及时对固体样品架进行清洗,避免固体样品架生锈对薄膜样品造成污染,费时费力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进行试验时需要清洗、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包括:包括插设在红外光谱仪样品仓的插板和用于固定样品的样品环;
其中,所述插板上设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孔,所述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所述样品环的表面设置有胶黏层,样品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在所述样品环的所述表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样品环包括固定环和固定在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端面上的多个支腿,所述多个支腿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
所述胶黏层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另一侧端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腿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端面上,另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且与所述卡接部成锐角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插板的厚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支腿在所述固定环的端面上均匀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红外光谱仪的光斑的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样品环为塑料材质制件或橡胶材质制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制样环,所述制样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板上;
其中,所述制样环包括环体和固定在所述环体上的切割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割部固定在所述环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环体远离所述切割部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手持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环体的外径尺寸不大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包括插设在红外光谱仪样品仓的插板和用于固定样品的样品环,插板上设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孔,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所述样品环的表面设置有胶黏层,样品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在所述样品环的所述表面上,通过设于样品环表面的胶黏层进行红外光谱仪的样品的固定,操作方便且保障样品平整;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的内壁上,完成一次样品检测后,即可更换样品环,免去清洁样品架的步骤,节约测试时间,避免样品污染,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样品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样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插板;
110:透光孔;
120:插接部;
130:安装部;
140:限位部;
20:样品环;
210:胶黏层;
220:固定环;
230:支腿;
231:连接部;
232:卡接部;
30:制样环;
310:环体;
320:切割部;
40:样品。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外红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当用品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震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的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的制备方法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市面上也能购买到各种适宜的样品架、样品台等工具。当测薄膜样品的红外光谱时,一般使用普通的固体样品架来夹持,但是薄膜样品一般都是比较薄,容易卷曲,为避免薄膜样品发生卷曲,需要多次调节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操作不便;且薄膜样品易受环境污染,每次检测完毕后需及时对固体样品架进行清洗,避免固体样品架生锈对薄膜样品造成污染,费时费力且操作不便。同样针对不规则的固体样品,现有技术中的固体样品架需要多次调节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操作不便。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包括插设在红外光谱仪样品仓的插板10和用于固定样品40的样品环20;其中,插板10上设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孔110,样品环20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样品环20的表面设置有胶黏层210,样品40通过胶黏层210固定在样品环20的表面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即可以适用于薄膜样品也可以适用于固体样品,尤其是不规则的固体样品,下述均通过薄膜样品进行具体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如故2所示,插板10为塑料材质平板,包括插接部120和安装部130,插接部120为一长条形面板,插接部120的尺寸与红外光谱仪样品仓和测试室的固定座相适配,用于插入该固定座进行固定,采用塑料材质平板,成本低廉,经济实用。
安装部130用于安装样品环20,安装部130的中部设有透光孔110。
可选地,插接部120的两端设有限位部140,实际应用中,插接部120插入红外光谱仪测试室的固定座,限位部140搭接在固定座顶部使得透光孔110与红外光谱仪的红外光的光斑对准。
为了使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完全的从透光孔中射出,可选地,透光孔110的孔径大于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尺寸。应理解的是,透光孔110可以为下述的任一种:圆孔、方孔或矩形孔。
可选地,样品40可以为薄膜样品或者固定样品,即本实施例中的样品固定装置可以用于固体样品,也可以用于固定薄膜样品,下面以薄膜样品为例进行说明。
由于薄膜样品较薄,为了保障样品的固定的平整性,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进行薄膜样品的固定,进一步地,为了保障避免薄膜样品的污染,可以通过在样品环20上设置胶黏层210进行薄膜样品的固定,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110上,每完成一次检测即可以更换样品环20,免去清洁样品架的步骤,节约测试时间,避免样品污染。
可选地,样品环20的胶黏层210可以为粘性胶片、双面胶等,样品环20还未固定薄膜样品前,该胶黏层210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保护膜,使用时将该保护膜揭下即可。
可选地,样品环20为塑料材质制件或橡胶材质制件,成本低廉且便于从透光孔110中取出。
可选地,样品环20的外径尺寸可调,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薄膜样品的固定。
可选地,样品环20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透光孔110的内壁上设有沿透光孔110轴线方向的多个定位槽,样品环20远离胶黏层210的表面上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至少两个定位柱,其中,两个定位柱之间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空隙。实际应用中,样品环20的定位柱自透光孔110的上方插入定位槽,实现样品环20在圆周方向的固定,完成测试后,将样品环20从定位槽中抽出即可。
进一步地,多个定位槽沿透光孔110的轴线方向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均布。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样品环20远离胶黏层210的表面上设有两个与样片环20的表面倾斜设置的固定腿,两个固定腿的共面;初始位置时,两个固定腿与样品环20连接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透光孔110的内径,两个固定腿远离样品环2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透光孔110的外径,且两个固定腿均为橡胶材质。实际应用中,挤压两个固定腿,使得两个固定腿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透光孔110的内径,样品环20的两个固定腿放入透光孔110内进行,松开两个固定腿,此时两个固定腿恢复至初始位置,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实现了样品环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样品固定装置用于试验时,首先将插板10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将需要进行红外光谱仪测试的薄膜样品制样为预设尺寸大小的待检测薄膜样品40,选取与待检测薄膜样品的尺寸匹配的样品环20,将样品环20卡接在插板10的透光孔110上,将待检测薄膜样品固定在样品环20的胶黏层上,完成待检测薄膜样品在样品环20上的固定,然后把安装好薄膜样品的插板10插入红外光谱仪测试室固定座的固定槽中,直至固定槽的顶部接触到插板10的定位部140,即完成插板10的安装,此时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可以完整的穿过薄膜样品,进行薄膜样品的红外光谱仪测试试验。当试验结束后,取下插板10,然后将样品环20自透光孔110中取出,将插板10放回红外光谱仪样品仓即可,不需要清洗插板10,节约测试时间;同时每次在进行薄膜样品固定的时候,再将薄膜样品粘贴在样品环20上,保障薄膜样品固定平整,且可以有效避免样品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包括插设在红外光谱仪样品仓的插板和用于固定样品的样品环,插板上设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孔,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所述样品环的表面设置有胶黏层,样品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在所述样品环的所述表面上,通过设于样品环表面的胶黏层进行红外光谱仪的样品的固定,操作方便且保障样品平整;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的内壁上,完成一次样品检测后,即可更换样品环,免去清洁样品架的步骤,节约测试时间,避免样品污染,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样品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在图1所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样品环的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样品环20包括固定环220和固定在固定环220的一侧端面上的多个支腿230,多个支腿230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胶黏层210设置在固定环220的另一侧端面上。
固定环220通过支腿230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实际应用中,为了保障支腿230固定的稳定性,可选地,多个支腿230在固定环220的端面上均匀排布。具体地,多个支腿230绕固定环220的轴线在固定环220的第一端面上圆周均布,胶黏层210设置在固定环220的另一侧端面上,即第二端面上,当支腿230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时,胶黏层210位于固定环220的上表面,便于进行薄膜样品的固定,可选地,样品环20有两个支腿230,且两个支腿230成180°均布在固定环220的第一端面上。
为了保障红外光谱仪的光斑能完整的照射在薄膜样品上,可选地,固定环220的内径尺寸大于红外光谱仪的光斑的尺寸,当薄膜样品通过胶黏层210固定在固定环220的第二端面上时,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可以完整的从薄膜样品上透射出来,进行薄膜样品的检测。
实际应用中,支腿230可拆卸的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为了保障支腿230的固定的稳定性,可选地,支腿230包括连接部231和卡接部232;连接部23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220的一侧端面上,另一端与卡接部232连接,且与卡接部232成锐角设置。进一步地,连接部232的长度与插板10的厚度相同。应理解的是,连接部232的长度与设置透光孔110处插板10的厚度相同。
连接部231用于与固定环220的第一端面连接,并抵靠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卡接部232与连接部232成锐角设置,用于卡接在透光孔110的远离固定环220的端面上,实现支腿230和固定环220的固定。可选地,卡接部232为三角形,当支腿230卡接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时,连接部231与透光孔110的轴线平行,保障卡接固定的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下面以本实施例样品固定装置具体试验步骤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样品固定装置用于试验时,首先将插板10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将需要进行红外光谱仪测试的薄膜样品制样为预设尺寸大小的待检测薄膜样品,选取与待检测薄膜样品的尺寸匹配的样品环20。
然后,挤压样品环20的支腿230使两个支腿230穿过透光孔110,向下按压固定环220,当卡接部232卡接在透光孔110的下端面,连接部231抵靠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且连接部231平行于透光孔110的轴线的时候时,即完成样品环20的固定,此时固定环220的第一端面与插板10接触,固定环设置胶黏层210的第二端面平行于插板10。
再者,揭下胶黏层210的上表面覆盖的保护膜,将待检测薄膜样品固定在样品环20的胶黏层上,完成待检测薄膜样品在样品环20上的固定。
最后,把安装好薄膜样品的插板10插入红外光谱仪测试室固定座的固定槽中,直至固定槽的顶部接触到插板10的定位部140,即完成插板10的安装,此时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可以完整的穿过薄膜样品,进行薄膜样品的红外光谱仪测试试验。
当试验结束后,取下插板10,然后将样品环20自透光孔110中取出,将插板10放回红外光谱仪样品仓即可,不需要清洗插板10,节约测试时间;同时每次在进行薄膜样品固定的时候,再将薄膜样品粘贴在样品环20上,保障薄膜样品固定平整,且可以有效避免样品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样品环包括固定环和固定在固定环的一侧端面上的多个支腿,多个支腿卡接在透光孔的内壁上;胶黏层设置在固定环的另一侧端面上。通过支腿的卡接部和连接部的设置,实现了固定环的可靠安装;可在保障支腿环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固定环的外径尺寸,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薄膜样品;进一步,支腿的连接部的长度与插板的厚度保障当支腿卡接在透光孔的内壁上时,固定环与插板的表面接触,此时固定环设置胶黏层的端面与插板平行,便于进行薄膜样品的固定,保障薄膜样品固定平整。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样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例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新增了制样环,并对制样环进行了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制样环30,制样环30可拆卸的设置在插板10上;其中,制样环30包括环体310和固定在环体310上的切割部320。
实际应用中,在进行薄膜样品固定前,将需要进行红外光谱仪测试的薄膜样品制样为预设尺寸大小的待检测薄膜样品。可选地,切割部320为设置在环体310第一端面上的刀片,且该刀片的刀刃远离所述环体,实际应用中,手持环体,向下挤压刀片,即可实现薄膜样品的切割。可选地,环体310的外径尺寸不大于固定环220的外径尺寸。故通过该制样环切割获得的待检测薄膜样片的尺寸不大于固定环220的外径尺寸。
可选地,刀片可以在环体310的第一端面上环周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
具体地,切割部320固定在环体310的一侧端面上,为了使操作者更加方便的握持制样环30,可选地,环体310远离切割部320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手持部。可选地,手持部上套设有防滑件,具体地,防滑件可以为防滑垫、防滑圈或者设置手持部外壁上的防滑凸起。
为了便于进行制样,制样环30可拆卸设置在插板10上。制样环30可以套接、卡接或者通过螺纹固定在插板10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制样环30的安装位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不与透光孔110干涉,且不影响样品环20的安装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插板10上表面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径与制样环30的内径相适配,可以环体310套设在该固定柱上,固定柱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垫,当环体310套设在固定柱上时,不会产生滑动,实现了制样环30的固定,且便于进行环体的拆卸。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环体310为塑料制件或橡胶制件,环体310远离切割部320的端上设有手持部,插板10的侧端面上设有放置制样环30的放置槽,该放置槽的长度尺寸比环体310的外径尺寸小1-2mm,且放置槽的深度大于切割部320的长度;实际应用中,挤压环体310将制样环30放置在放置槽中,由于放置槽的长度尺寸小于环体310的外径,实现制样环30的固定,使用时,通过手持部将制样环30从放置槽中取出。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下面以本实施例样品固定装置具体试验步骤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样品固定装置用于试验时,首先将插板10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其中制样环30可拆卸的安装在插板10上。
将需要使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的薄膜样品放置在插板10上,取下制样环30,将切割部320向下按压该制样环30,得到与切割部320的大小相适配的待检测薄膜样品。选取与待检测薄膜样品的尺寸匹配的样品环20。
后续的步骤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挤压样品环20的支腿230使两个支腿230穿过透光孔110,向下按压固定环220,当卡接部232卡接在透光孔110的下端面,连接部131抵靠在透光孔110的内壁上,且连接部131平行于透光孔110的轴线的时候时,即完成样品环20的固定,此时固定环220的第一端面与插板10接触,固定环设置胶黏层210的第二端面平行于插板10。
然后,揭下胶黏层210的上表面覆盖的保护膜,将待检测薄膜样品固定在样品环20的胶黏层上,完成待检测薄膜样品在样品环20上的固定。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环体310的平面部分轻压样品环20上的薄膜样品,使其转帖的更加牢固。
最后,把安装好薄膜样品的插板10插入红外光谱仪测试室固定座的固定槽中,直至固定槽的顶部接触到插板10的定位部140,即完成插板10的安装,此时红外光谱仪的光斑可以完整的穿过薄膜样品,进行薄膜样品的红外光谱仪测试试验。
当试验结束后,取下插板10,然后将样品环20自透光孔110中取出,将插板10放回红外光谱仪样品仓即可,不需要清洗插板10,节约测试时间;同时每次在进行薄膜样品固定的时候,再将薄膜样品粘贴在样品环20上,保障薄膜样品固定平整,且可以有效避免样品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还包括制样环,制样环可拆卸的设置在插板上;其中,制样环包括环体和固定在环体上的切割部,该切割部为刀刃,实际应用中,用户手持环体,向下按压切割部,实现薄膜样品的切割,制样方便快捷,提高了红外光谱仪试验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在红外光谱仪样品仓的插板和用于固定样品的样品环;
其中,所述插板上设有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孔,所述样品环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所述样品环的表面设置有胶黏层,样品通过所述胶黏层固定在所述样品环的所述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环包括固定环和固定在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端面上的多个支腿,所述多个支腿卡接在所述透光孔的内壁上;
所述胶黏层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另一侧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端面上,另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且与所述卡接部成锐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与所述插板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腿在所述固定环的端面上均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红外光谱仪的光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环为塑料材质制件或橡胶材质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制样环,所述制样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板上;
其中,所述制样环包括环体和固定在所述环体上的切割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固定在所述环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环体远离所述切割部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手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制样环,所述制样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插板上;
其中,所述制样环包括环体和固定在所述环体上的切割部;
所述环体的外径尺寸不大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尺寸。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