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9  19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1、内窥镜系统结合了内窥镜、显示系统和电脑工作站为一体。通过显像系统的信号将内窥镜影像输入电脑进行数字化处理,实时显示图像,可进行图像冻结、采集、存储、内建专业医学词库便于编写病例,快速生产图文并茂的检查报告。

2、目前,内窥镜的光源主机将光源模块设置在安装体的中间位置,导致光源模块的热量集中在光源主机的内部,无法通过散热装置有效分散至外界,进而影响内窥镜的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以解决光源模块散热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包括:

3、安装体,安装体上表面位于安装体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区域和第二散热区域;

4、壳体,壳体组装于安装体外周;壳体与安装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置腔;

5、功能模块组,功能模块组安装于容置腔内,包括安装于第一散热区域的光源模块、光源散热装置以及安装于第二散热区域的激光器、激光器散热装置。

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工作中容易发热的部件光源模块以及激光器分别设置在安装体两侧的第一散热区域和第二散热区域,并将光源模块和激光器间隔开,有利于将光源模块和激光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确保光源模块和激光器的发光性能,减少了因散热不均产生的局部发热对内窥镜系统成像效果的负面影响,且结构紧凑,利于运输。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体的上表面在第一散热区域和第二散热区域之间形成安装区域,功能模块组还包括叠放在安装区域的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光源散热装置以及激光器散热装置电连接;驱动模块与光源模块以及激光器电连接。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叠放,可以简化安装体内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的安装结构,节省安装空间,有利于安装体小型化发展。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功能模块组还包括导光束插接机构、电源散热装置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源散热装置电连接;驱动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10、导光束插接机构、光源模块、光源散热装置顺次安装在第一散热区域;电源散热装置、电源模块、激光器、激光器散热装置顺次安装在第二散热区域。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电源散热装置和电源模块也安装在第二散热区域,有利于将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还可以避免电源模块产生的高压对其它功能模块组的影响。控制模块能够通过驱动模块控制电源散热装置以及激光器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导光束检测传感器;导光束检测传感器安装于导光束插接机构处,用于检测导光束是否插入导光束插接机构;控制模块与导光束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束检测传感器检测导光束是否插接导光束插接机构,方便使用。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源模块包括冷光灯板以及安装在冷光灯板外侧的外罩;冷光灯板与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连接;

15、光源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热管和第一散热风扇;散热器紧贴冷光灯板,热管与散热器连接;第一散热风扇安装在热管朝向壳体一端。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冷光灯板外侧安装外罩,能够防止灯光溢出造成光污染。光源散热装置的散热器紧贴冷光灯板,能够快速将冷光灯板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长距离的散开,最后经第一散热风扇吹出安装体外,散热效果好。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激光器处,用于监测激光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光灯板处,用于监测冷光灯板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激光器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冷光灯板的温度,并上传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激光器散热装置对激光器的散热能力,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一散热风扇对冷光灯板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内窥镜冷光源主机的整机散热效果。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第一壳板组件、第二壳板组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沿第一散热区域的外边缘和第二散热区域的外边缘包裹安装体四周面;第一壳板组件和第二壳板组件分别对应封闭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露出的两面。

2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板组件、第二壳板组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合封闭安装体,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使用。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板组件包括壳板主体以及顺次安装在壳板主体外侧的显示模块、导光束插接口、按键模块;壳板主体内侧还安装有转接板模块;转接板模块集成显示模块的接口以及按键模块的接口;控制模块通过转接板模块与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电连接。

2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板模块集成显示模块的接口以及按键模块的接口,使显示模块的接口以及按键模块的接口能在转接板模块处完成组装,并且第一壳板组件与功能模块组只需要通过转接板模块连接,简化了连接关系,易于装配。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安装在安装体靠近导光束插接机构处,且正对导光束插接口。

2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散热风扇正对导光束插接口,能够精准对导光束插接机构与导光束的连接处进行吹风散热。

2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摄像头、摄像头主机、导光束以及上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导光束一端与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连接,另一端与内窥镜连接;内窥镜冷光源主机通过导光束为内窥镜提供光源;摄像头一端与内窥镜卡接,用于获取内窥镜的光学信号而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号,摄像头另一端与摄像头主机通信连接,用于将图像信号通信传输到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

26、有益效果:因为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具有与内窥镜冷光源主机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组还包括导光束插接机构(201)、电源散热装置(207)和电源模块(208);所述控制模块(205)与所述电源散热装置(207)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06)与所述电源模块(20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导光束检测传感器(3);所述导光束检测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导光束插接机构(201)处,用于检测导光束是否插入所述导光束插接机构(201);所述控制模块(205)与所述导光束检测传感器(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202)包括冷光灯板(2021)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光灯板(2021)外侧的外罩(2022);所述冷光灯板(2021)与所述控制模块(205)以及所述驱动模块(20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激光器(211)处,用于监测所述激光器(21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冷光灯板(2021)处,用于监测所述冷光灯板(2021)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20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第一壳板组件(401)、第二壳板组件(402)、第一盖板(403)和第二盖板(404);所述第一盖板(403)和所述第二盖板(404)沿所述第一散热区域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二散热区域的外边缘包裹所述安装体(1)四周面;所述第一壳板组件(401)和所述第二壳板组件(402)分别对应封闭所述第一盖板(403)和所述第二盖板(404)露出的两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板组件(401)包括壳板主体(4011)以及顺次安装在所述壳板主体(4011)外侧的显示模块(4012)、导光束插接口(4013)、按键模块(4014);所述壳板主体(4011)内侧还安装有转接板模块(4015);所述转接板模块(4015)集成所述显示模块(4012)的接口以及所述按键模块(4014)的接口;所述控制模块(205)通过所述转接板模块(4015)与所述显示模块(4012)以及所述按键模块(4014)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还包括第二散热风扇(5);所述第二散热风扇(5)安装在所述安装体(1)靠近所述导光束插接机构(201)处,且正对所述导光束插接口(4013)。

9.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摄像头、摄像头主机、导光束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冷光源主机;所述导光束一端与所述内窥镜冷光源主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连接;所述内窥镜冷光源主机通过所述导光束为所述内窥镜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一端与所述内窥镜卡接,用于获取所述内窥镜的光学信号而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号,所述摄像头另一端与所述摄像头主机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图像信号通信传输到所述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其中,该内窥镜冷光源主机,包括:安装体,安装体上表面位于安装体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区域和第二散热区域;壳体,壳体组装于安装体外周;壳体与安装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功能模块组,功能模块组安装于容置腔内,包括安装于第一散热区域的光源模块、光源散热装置以及安装于第二散热区域的激光器、激光器散热装置。本技术将光源模块以及激光器分别设置在安装体两侧的第一散热区域和第二散热区域,有利于将光源模块和激光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减少了局部发热对内窥镜系统成像效果的负面影响,且结构紧凑,利于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徐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30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