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饭煲,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1、目前,电饭煲已经基本成为每个家庭和餐厅必备的电器,传统的电饭煲为一体结构,部分上盖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探测内部温度,但上盖连接在壳体上不能取出,不利于上盖的清洁,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上盖可分离的电饭煲,此类电饭煲内胆固定在主体上,通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胆的底面,这种结构容易造成感温效果不准,因为温度传感器不能有效地探测内胆内部的温度,此类结构的产品在通过温控煮饭或煮粥时可能出现温控偏差,导致煮饭煮糊或不熟或煮粥溢出等问题,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饭煲,包括主体、上盖、底座,所述的主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的内胆固定在外壳中,内胆与外壳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的上盖可分离设于主体顶部,所述的内胆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内胆的侧壁设有开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通过开孔固定并延伸到内胆的内侧;所述的内胆底部设有发热管;所述的主体可分离设于底座上,所述的底座设有控制系统。
4、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热管紧密贴合并固定在内胆底部。
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体底部设有上连接器,上连接器与发热管相连接,所述的底座设有与上连接器匹配的下连接器,所述的主体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底座。
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有的连接线在内胆外侧与外壳内侧之间分布。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设有连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提手。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探头紧贴固定在内胆的开孔中并使之密闭。
1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延伸到内胆中的探头可精确探测电饭煲在使用时内部的温度,相比安装在内侧底部或侧面的传感器,该结构的温度检测精度更好,对比安装在盖体上的传感器,本结构可实现盖体的完全分离,便于盖体的清洁,更加精准的温度探测,可以精准监控煮饭或煮粥的温度变化过程,实现加热温度的控制,起到更好的烹饪效果,防止过热煮糊、溢出或热量不足煮不熟的情况发生。
1.一种电饭煲,包括主体(100)、上盖(200)、底座(300),所述的主体(100)包括内胆(110)和外壳(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110)固定在外壳(120)中,内胆(110)与外壳(120)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的上盖(200)可分离设于主体(100)顶部,所述的内胆(110)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30),内胆(110)的侧壁设有开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30)的探头(131)通过开孔固定并延伸到内胆(110)的内侧;所述的内胆(110)底部设有发热管(140);所述的主体(100)可分离设于底座(300)上,所述的底座(300)设有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管(140)紧密贴合并固定在内胆(1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00)底部设有上连接器(150),上连接器(150)与发热管(140)相连接,所述的底座(300)设有与上连接器(150)匹配的下连接器(310),所述的主体(100)通过上连接器(150)和下连接器(310)连接底座(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30)设有的连接线(132)在内胆(110)外侧与外壳(120)内侧之间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00)设有连接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20)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提手(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131)紧贴固定在内胆(110)的开孔中并使之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