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急救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5  40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包。


背景技术:

1、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急救包能在医护人员未到时提供急救帮助,在转运急救的过程中,在将病人抬上救护车之前,需要有各种医疗器械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身体各项参数,这时候就需要急救包去装载这些医疗器械,便于医生现场急救。

2、传统急救包结构较为简单仅包含储物结构和携带结构,缺乏内部支撑和固定结构,在急救包意外摔落或挤压时,急救包内部物品容易受到碰撞和挤压,会使得物品损坏或变形,急救包的防护性能较差,无法有效保障急救物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急救包的结构,使得急救包装载的急救物品在携带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急救包的防护性能,从而有效保障急救物品的安全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侧和所述包本体的收容腔腔壁贴合;所述支架内具有内腔,所述支架采用硬质材料;所述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的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背离所述内腔一侧的压紧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的扎带。

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底板和背板和支撑杆;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顶侧边缘,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远离顶板的一侧边缘;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边缘均具有折边结构;所述支撑杆为l型杆。

6、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和所述底板表面存在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背板在所述镂空孔的边缘设置有折边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侧连接于所述底板且顶侧朝所述内腔延伸的两倾斜且对称的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设有至少一限位孔,两所述限位板的限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扎带穿过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与两所述限位板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撑座均固定装配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支撑座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位置的下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压紧部包括块状体和压紧件,所述块状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块状体与所述顶板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压紧件安装于所述块状体靠近通孔处并穿过通孔。

11、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内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紧固旋钮和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滑动片和朝下弯折连接于滑动片一端的钩片,所述滑动片设置有一孔洞,所述紧固旋钮的螺柱穿过所述孔洞且连接于所述顶板。

12、进一步的,所述包本体设置有便于观察支架的内腔的透明窗口。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提手和肩带,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肩带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肩带固定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三角环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包本体的内壁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多个储物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急救包,有益效果在于:在急救包内部设置硬质支架,支架起支撑急救包包本体的作用,且支架不易变形,使得急救包受到挤压时能保持一定形状,避免内部物品受挤压而损坏;支架采用硬质材料也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为急救包提供更好的防护;急救包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急救包内部急救物品,避免了急救物品发生移位碰撞造成损坏。因此,这种设计提升了急救包的防护性能,保障了急救物品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侧和所述包本体的收容腔腔壁贴合;所述支架内具有内腔,所述支架采用硬质材料;所述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用于固定急救物品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内腔且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内腔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底板、背板和支撑杆;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顶侧边缘,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远离顶板的一侧边缘;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边缘均具有折边结构;所述支撑杆为l型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底板表面存在至少一个镂空孔,所述背板在所述镂空孔的边缘设置有折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侧连接于所述底板且顶侧朝所述内腔延伸的两倾斜且对称的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的扎带,所述限位板设有至少一限位孔,两所述限位板的限位孔一一对应,所述扎带穿过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与两所述限位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的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撑座均固定装配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支撑座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安装位置的下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的背离所述内腔一侧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包括块状体和压紧件,所述块状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块状体与所述顶板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压紧件安装于所述块状体靠近通孔处并穿过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内腔的一侧还设置有紧固旋钮和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滑动片和朝下弯折连接于滑动片一端的钩片,所述滑动片设置有一孔洞,所述紧固旋钮的螺柱穿过所述孔洞且连接于所述顶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和肩带,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肩带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肩带固定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与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三角环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具有收容腔的包本体,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支架,支架的外侧和包本体的收容腔腔壁贴合;支架内具有内腔,支架采用硬质材料;多功能急救包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于支架的朝向内腔的一侧的固定部、安装于支架的背离内腔一侧的压紧部以及连接于支架的朝向内腔的一侧的扎带。支架不易变形,使得急救包受到挤压时能保持一定形状,避免内部物品受挤压而损坏;支架采用硬质材料也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为急救包提供更好的防护;急救包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急救包内部急救物品,避免了急救物品发生移位碰撞造成损坏。因此,这种设计提升了急救包的防护性能,保障了急救物品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伟,陈清龙,尹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9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