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5  22


本技术涉及儿童坐姿矫正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矫姿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矫姿器安装有弹性背带,以供使用者将矫姿器穿戴于后背处。背带的连接段为闭合式环状结构,在产品出厂前已经与矫姿器本体相连接,导致背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拆卸更换,所以无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体型的使用者更换不同型号的背带进行矫姿使用;另一方面,背带多为织物,使用中易脏污,若无法拆卸清洗,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姿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矫姿器的背带不可拆卸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矫姿器,包括:

3、矫姿器本体,所述矫姿器本体具有底板和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底板的一表面,所述底板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背带的连接部;

4、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背带,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5、可选地,所述通孔沿第一直线方向沿伸,所述第一开口沿第二直线方向沿伸,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间设有夹角。

6、可选地,沿所述连接部的外轮廓方向,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部分结构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二直线方向沿伸。

7、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背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侧边。

8、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面的表面为曲面。

9、可选地,所述底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筋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可选地,所述通孔边缘设有倒角结构。

11、可选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外壳所在的表面

12、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外壳的一表面相平齐。

13、可选地,所述底板上所述外壳的一表面沿所述外壳的轮廓方向凸设有挡边。

14、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公开的矫姿器本体可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带组合使用,具体地,本申请公开了矫姿器本体,所述矫姿器本体具有底板和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底板的一表面,所述底板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背带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背带,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实际应用中,背带容置于通孔内,满足穿戴需求;背带可从第一开口处进行拆装更换操作,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体型的使用者更换不同型号的背带进行矫姿使用,极大地增加了矫姿器的适配性和使用灵活性。背带在赃污后可拆卸清洗,美化产品外观和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矫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第一直线方向沿伸,所述第一开口沿第二直线方向沿伸,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间设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部的外轮廓方向,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凸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部分结构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二直线方向沿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背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面的表面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加强筋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边缘设有倒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外壳所在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外壳的一表面相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矫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外壳的一表面沿所述外壳的轮廓方向凸设有挡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矫姿器,包括:矫姿器本体,所述矫姿器本体具有底板和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底板的一表面,所述底板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背带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背带,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实际应用中,本申请矫姿器本体可供现有技术中的背带容置于通孔内,满足穿戴需求;背带可从第一开口处进行拆装更换操作,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体型的使用者更换不同型号的背带进行矫姿使用,极大地增加了矫姿器的适配性和使用灵活性。背带在赃污后可拆卸清洗,美化产品外观和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冬,郭聪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跃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8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