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智能车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头枕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智能化的发展,车辆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为如今集出行、娱乐、休闲生活一体的移动载体。目前市场上的车辆座椅的头枕,主要是起简单的支撑功能。车辆内的音响布设过于单一,用户无法单独体验。音乐头枕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分区独立的体验环境。由于音乐头枕中的音响线束需要通过物理线连接座椅靠背中座椅线束,会导致音乐头枕无法从座椅靠背中取下。这样,会导致座椅靠背无法放平,从而影响用户的睡眠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头枕和车辆,可以实现头枕插入座椅靠背或者从座椅靠背中拔出,满足了用户的听音效果以及睡眠体验,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包括插接件,该插接件包括信号传输结构和座椅线束,该信号传输结构抵接头枕杆的内壁,该座椅线束与该信号传输结构连接。
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座椅靠背中设置插接件,可以使得信号经过座椅线束、插接件上的信号传输结构、头枕杆传输至头枕中的音响,从而可以实现头枕从座椅靠背中拔出或者插入。这样,在满足用户听音效果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用户的睡眠体验。
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座椅靠背还包括头枕导套,该头枕杆能够向该头枕导套中插入,也可以从该头枕导套中拔出。
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在座椅靠背中的位置固定。
6、示例性的,该头枕导套包括开孔,头枕杆可以通过该开孔插入或者拔出。该插接件可以设置在该开孔的下方。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结构与该头枕杆的内壁之间可以通过磁力连接。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还包括卡接结构,在该插接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该卡接结构与该头枕杆的内壁卡接。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接件上设置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可以与头枕杆的内壁卡接。这样,在用户调节头枕杆向上运动或者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插接件随着头枕杆运动,避免了插接件从头枕杆中脱落,有助于保证信号通过座椅线束、信号传输结构、头枕杆传输至头枕的音响,从而保证在头枕杆移动过程中用户的听音体验。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处于第一状态,包括:该插接件位于该头枕杆的内壁中。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卡接结构位于该信号传输结构的下方。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和下插接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和锁止砌块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布置在该头枕杆外侧,在该插接件处于第二状态时,该插接件带动该下插接结构运动且在该下插接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触发该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以使得该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卡接结构卡接。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可以带动下插接结构运动且在下插接结构插入上插接结构时触发该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从而使得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卡接结构卡接,卡接结构与头枕杆的内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消失,从而实现在该头枕杆从座椅靠背中的同时,该插接件留在该座椅靠背中。这样,方便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放平后与后排座椅的坐垫相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睡眠空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睡眠体验。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处于第二状态,包括:该插接件随着该头枕杆向上运动。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位于该下插接结构的外侧,该上插接结构与头枕杆之间包括空间,该下插接结构能够在该空间中移动。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与该头枕杆之间的横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该下插接结构的横向尺寸,以使得该下插接结构能够在该空间中移动。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与该头枕杆之间的横向尺寸大于该下插接结构的横向尺寸时,该上插接结构与该头枕杆之间的横向尺寸与该下插接结构的横向尺寸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这样,在上插接结构与下插接结构之间的尺寸较小时,可以保证下插接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该横向锁止机构可以受到上插接结构的挤压,从而可以使得横向锁止机构挤压锁止砌块结构。
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与头枕导套固定连接。
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卡接结构包括支臂和弹簧,该支臂的上端绕该插接件上的固定点转动,该支臂的下端与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插接件固定连接。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插接件插入头枕杆中时,卡接结构中的弹簧受到压缩,支臂与头枕杆的内壁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插接件可以与头枕杆的内壁卡接。
2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上包括多个卡接结构。示例性的,该插接件上包括2个卡接结构,这2个卡接结构可以对称设置。
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座椅靠背包括下插接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包括锁止砌块结构且该下插接结构与该插接件固定连接,该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头枕杆套节或者通过磁力连接,在该锁止砌块结构处于第三状态时,该锁止砌块结构带动该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该第一方向由该座椅的底部指向该座椅的顶部。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头枕杆套节或者通过磁力连接,可以使得在头枕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锁止砌块结构带动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向上或者向下运动,避免了插接件从头枕杆中脱落,有助于保证信号通过座椅线束、信号传输结构、头枕杆传输至头枕的音响,从而保证在头枕杆移动过程中用户的听音体验。
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锁止砌块结构处于第三状态,包括:该头枕杆未从座椅靠背中拔出。
2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锁止砌块结构包括凹陷部,该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该上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该横向锁止机构与该凹陷部相配合,在该锁止砌块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该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凹陷部,以使得该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停止运动。
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锁止砌块结构在带动下插接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可以触发上插接结构中的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中的凹陷部,从而使得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停止运动。这样,可以在实现该头枕杆从座椅靠背中拔出的同时,该插接件留在该座椅靠背中。方便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放平后与后排座椅的坐垫相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睡眠空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睡眠体验。
2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的一侧与头枕杆贴合。
2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可以与头枕导套固定连接。在锁止砌块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横向锁止机构可以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从而使得该锁止砌块结构、下插接结构和插接件停止运动。这样,头枕杆可以从头枕导套中拔出。
2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在锁止砌块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横向锁止机构可以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此时,上插接结构、锁止砌块结构、下插接结构和插接件可以在锁止砌块结构和头枕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继续向上移动。在该上插接结构接触到头枕导套时,上插接结构停止运动,从而使得该锁止砌块结构、下插接结构和插接件停止运动。这样头枕杆可以从头枕导套中拔出。
3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上插接结构与该头枕杆之间形成空间,该锁止砌块结构能够在该空间中移动。该锁止砌块结构与该上插接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锁止砌块结构可以顺利插入该上插接结构。
3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凹陷部为锁止砌块结构上设置的开孔,该横向锁止机构的尺寸与该开孔的尺寸相配合,从而便于在锁止砌块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横向锁止机构通过该开孔挤压锁止砌块结构。
3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插接结构中包括空间,该空间中可以容纳该插接件。
3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结构为可伸缩簧片。
3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上包括多个可伸缩簧片。
35、示例性的,该插接件上包括4个可伸缩簧片。
3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该插接件未插入该头枕杆时,该可伸缩簧片的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小于该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且该可伸缩簧片的第二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该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该第一横截面为靠近该座椅靠背顶部的横截面。
3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伸缩簧片的顶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保证头枕杆在插入座椅靠背中时,插接件可以顺利插入该头枕杆中;可伸缩簧片中除顶部以外的其他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使得在该插接件插入该头枕杆后,该可伸缩簧片可以与头枕杆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得信号通过座椅线束、可伸缩簧片、头枕杆传递至头枕中的音响。
3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枕,该头枕包括音响、音响线束和头枕杆,该音响线束的一端连接该音响且该音响线束的另一端连接该头枕杆,该头枕杆通过该音响线束向该音响传输信号。
3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头枕中的音响线束一端连接音响且另一端连接头枕杆。这样,无需将音响线束与座椅靠背中的线束连接,方便头枕从座椅靠背中拔出。在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放平后与后排座椅的坐垫相接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睡眠空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睡眠体验。
40、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音响线束的另一端连接该头枕杆的内壁,该头枕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
4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头枕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绝缘材料,可以避免在信号传输时对用户造成伤害。
4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系统,该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头枕,该座椅靠背包括插接件,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杆,该插接件包括信号传输结构和座椅线束,该信号传输结构抵接该头枕杆的内壁,该座椅线束与该信号传输结构连接。
43、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插接件还包括卡接结构,在该插接件插入该头枕杆中时,该卡接结构与该头枕杆的内壁卡接。
44、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和下插接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和锁止砌块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布置在该头枕杆外侧,在该头枕杆从该座椅靠背中拔出时,该插接件带动该下插接结构运动且在该下插接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触发该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锁止砌块结构,以使得该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卡接结构卡接。
45、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卡接结构包括支臂和弹簧,该支臂的上端绕该插接件上的固定点转动,该支臂的下端与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插接件固定连接。
46、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座椅靠背包括下插接结构,该下插接结构包括锁止砌块结构且该下插接结构与该插接件固定连接,该锁止砌块结构与该头枕杆套节或者通过磁力连接,在该头枕杆从该座椅靠背中拔出时,该锁止砌块结构带动该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该第一方向由该座椅的底部指向该座椅的顶部。
47、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锁止砌块结构包括凹陷部,该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该上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该横向锁止机构与该凹陷部相配合,在该下插接结构插入该上插接结构时,该横向锁止机构挤压该凹陷部,以使得该下插接结构以及该插接件停止运动。
48、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结构为可伸缩簧片。
49、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该插接件未插入该头枕杆时,该可伸缩簧片的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小于该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且该可伸缩簧片的第二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该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该第一横截面为靠近该座椅靠背顶部的横截面。
5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系统,该座椅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座椅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头枕。
51、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载体,该移动载体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座椅,或者,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头枕,或者,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的座椅系统。
5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载体为车辆。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信号传输结构和座椅线束,所述信号传输结构抵接头枕杆的内壁,所述座椅线束与所述信号传输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还包括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和下插接结构,所述下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和锁止砌块结构,所述下插接结构布置在所述头枕杆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支臂和弹簧,所述支臂的上端绕所述插接件上的固定点转动,所述支臂的下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包括下插接结构,所述下插接结构包括锁止砌块结构,所述下插接结构与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锁止砌块结构与所述头枕杆套节或者通过磁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砌块结构包括凹陷部,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上插接结构,所述上插接结构包括横向锁止机构,所述横向锁止机构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结构为可伸缩簧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接件未插入所述头枕杆时,所述可伸缩簧片的第一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且所述可伸缩簧片的第二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头枕杆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横截面为靠近所述座椅靠背顶部的横截面。
9.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音响、音响线束和头枕杆,所述音响线束的一端连接所述音响且所述音响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头枕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头枕杆的内壁,所述头枕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
11.一种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以及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头枕。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