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隔声板,具体是一种楼板减震隔声板。
背景技术:
1、在城市中,环境振动和环境噪声一直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但环境振动本身又具有不同于噪声的特点。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环境振动及其固体声在楼层中传播是城市环境振动又一新的特点,它对高层建筑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干扰。现有大多数民用建筑的楼板都采用钢筋混凝土隔声板,这一类的隔声板对于撞击声的隔音效果差;现有技术中,楼板减震隔声需在楼板的减震层上再浇筑一层细的混凝土层,或是直接添加减震板垫进行减震,制作成本较高,并且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支撑性,还难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2、公开号为cn2121296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浮筑楼板保温隔声板。其包括紧贴在浮筑楼墙脚的侧板,以及与侧板卡合连接的楼板,楼板包括第一楼板以及与其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楼板,第一楼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向下凸出的连接柱,第二楼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与连接柱配合的柱形孔,第二楼板内设有一与柱形孔连通的矩形空腔;连接柱外围套设有弹簧,矩形空腔内设有钢丝网,弹簧的上端抵靠在第一楼板的下表面,弹簧的下端与钢丝网焊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稳定、隔音减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其结构设定的稳定性较差,利用弹簧进行减震缓冲进而提高隔声板的减震效果,当弹簧在缓解缓冲力时会因自身的回弹力进行晃动并传播至钢丝网上,而钢丝网的底部是与楼板直接连接的,在缓冲的过程中长时间会对隔声板整体质量有所影响,使用寿命会缩短。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制作成本低的楼板减震隔声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板减震隔声板,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减震隔声板减震效果较低,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板减震隔声板,包括装饰层、设置在装饰层下端的细混凝土层、设于所述细混凝土层下端的防水层、设于所述防水层下方的减震垫、设于减震垫下方的隔音层以及设于隔音层下方的加固层;所述减震垫包括设置在减震垫表面的防震凸起,通过在减震垫上设置防震凸起将震动力进行缓冲,相较于传统的一层防震垫防震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影响到板层的使用寿命;
5、所述隔音层包括上下层叠的隔音垫以及依次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隔音垫相互靠近的一面的横隔音垫和隔音条;所述横隔音垫呈三角状,上层所述隔音垫上的横隔音垫与下层所述隔音垫上的横隔音垫错位设置。
6、优选的,所述隔声板的侧壁上包覆有侧隔音垫。
7、优选的,所述防震凸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防震凸起均匀的排列在减震垫表面。
8、优选的,所述减震垫与防震凸起均由聚氨酯橡胶制成。
9、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由聚乙烯防渗膜制成。
10、优选的,所述楼板层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11、(三)有益效果
12、该减震隔声板能够有效的对震动力与环境噪音进行减小,当震动力从受力面装饰层传输至下端时,通过在减震垫上设有减震凸起对受到的震动力进行减小,产生的振动被会减振材料削弱,能量会被吸收并消耗,最终达到隔音减振的效果,通过横隔音垫与侧隔音垫的相互配合,使声音在传递的过程中被吸收消耗,进而提高整体的隔音效果,相较于传统的隔声板的制作,此隔声板将减震垫与隔音垫结合,降低耗材的同时也提高了制作效率,并且通过混凝土层与加固层的使用,使隔声板整体的支撑性能更强,保证了隔声板隔音效果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强,提高整体的实用性能。
1.一种楼板减震隔声板,包括楼板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层(7)上依次层叠设置有加固层(6)、隔音层(5)、减震垫(4)、防水层(3)、细混凝土层(2)以及装饰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减震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板的侧壁上包覆有侧隔音垫(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减震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凸起(4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防震凸起(41)均匀的排列在减震垫(4)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减震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4)与防震凸起(41)均由聚氨酯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减震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由聚乙烯防渗膜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减震隔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层(7)由混凝土浇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