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2  22


本申请涉及车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


背景技术:

1、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2、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机床高度与角度固定,使得对车床在检查和维护时都非常不方便,极大的影响了检查和维护的效率,并且维修时也极其的不便,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3、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车床高度与角度固定影响正常检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均以所述底座对称分布,所述底座的侧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一侧,两个所述滑块之间一侧均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通过两个所述滑块和两个所述顶板升降连接有连接板。

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腔体,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且所述蜗杆延伸至所述连接板外部。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蜗杆一侧,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连接板外部。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之间进行紧密啮合,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转动槽。

7、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车床本体。

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9、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时,带动两侧的滑块相向运动,继而使得滑块带动顶板方式角度的变化,从而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使得对车床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将蜗轮与连接座进行连接,使得带动蜗轮进行转动时,继而带动连接座在转动槽的内部中进行转动,从而对车床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对车床本体的高度与角度进行调节,继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车床本体进行检修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且所述螺纹杆(4)延伸至所述底座(1)外部,所述螺纹杆(4)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5),且两个所述滑块(5)均以所述底座(1)对称分布,所述底座(1)的侧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杆(4)一侧,两个所述滑块(5)之间一侧均转动连接有顶板(6),所述底座(1)通过两个所述滑块(5)和两个所述顶板(6)升降连接有连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腔体(13),所述连接板(7)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蜗杆(9),且所述蜗杆(9)延伸至所述连接板(7)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蜗杆(9)一侧,所述连接板(7)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且所述连接杆(11)延伸至所述连接板(7)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杆(11)转动连接有蜗轮(10),所述蜗轮(10)和所述蜗杆(9)之间进行紧密啮合,所述连接板(7)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4)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杆(11)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板(7)通过所述连接杆(11)和所述连接座(12)转动连接有车床本体(1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床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均以所述底座对称分布;本申请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时,带动两侧的滑块相向运动,继而使得滑块带动顶板方式角度的变化,从而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使得对车床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杆将蜗轮与连接座进行连接,使得带动蜗轮进行转动时,继而带动连接座在转动槽的内部中进行转动,从而对车床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车床本体进行检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军,高红圣,胡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谦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780.html

最新回复(0)